集中最强‘火力’战疫情——听张家口市新冠肺炎康复患者讲述治疗期间的战“疫”故事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胡程利 通讯员 董蕊芳)2月24日,经过十多天的救治,宋某、阴某某等4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符合出院标准,走出了隔离病房——这是张家口市第十二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截至当天,在医疗、护理、影像、检验等专家、医护人员的精心观察、治疗和护理下,全市已有32人战胜“疫魔”,收获新生。

同心战“疫”,除胜方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将市传染病医院定为市级定点救治医院,抽调全市骨干医护力量奔赴一线……一幕幕难忘的过往、一场场紧张的抢救、一句句贴心的话语,见证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也刻在了每一位康复患者的心里。

“我不知道你是谁”——

小朱,我市第二例新冠肺炎治愈病例。从1月31日转入市传染病医院确诊,到2月14日康复出院,她在隔离病房里度过了半个月的时光。

“最想感谢的就是各位白衣护士。”小朱说,从入院第一天,护士们就对她照顾有加。三餐送到跟前,不时和她聊天,还鼓励她加油,一定能挺过去。“虽然隔着防护衣,看不清对方的脸,也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但看着护目镜后面的那一双双眼睛,就让我多了一份与病魔斗争的信心。”

“啥也不要想,有我们呢!”住院期间,这是斌子(化名)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他说,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后,自己不论身体和精神都遭受着折磨。或许是看出了自己的不安,每次抽血、送药、检查时,护士们都会握一下他的手,或轻拍他的肩膀,特别是护士长杨宏伟,常用这样一句话鼓励着自己。

“我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但对她的声音很熟悉。”斌子说,当自己康复出院,走出隔离病房,脑海中第一个想法就是想看一看护士们防护衣下的模样,于是忍不住走走停停,四处张望。直走到楼门口,终于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蒙面侠”: “回家好好休养,祝你身体健康。”

“我敢肯定,那个就是杨护士长!”斌子说,对方没有回答,但对着他做了一个必胜的手势——他觉得,那就是最好的回答。

后来,斌子在自己出院后的第一条朋友圈中写道:“因为有你们,我们才更坚强。相信明天会更好!”

“我知道你为了谁”——

隔离病房的内外,有时只隔着一扇窗,有时却隔着生与死。

“要不是那么多医护的努力抢救,我可能走不出那间病房。”57岁的老代已经出院半月,作为曾经的全省最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对于隔离病房里的那些人和事,他更多是从儿子的口中得知。

从1月30日到2月1日,老代经历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72小时。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核心专家组连续三天不眠不休,几乎应用了呼吸重症抢救的所有治疗方式,可老代的血氧饱和度还是提不上来。向省专家组求援、向国家专家组求援……最终在气管插管后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专家组通过肺保护充气策略辅助肺复张、维持水电解质酸解平衡、器官系统保护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奇迹般将老代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我觉得很幸运,也是专家们的不放弃给了我生命的奇迹。”老代说。

与老代一样,申老太也曾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

2月7日晚,申老太的血氧饱和度紧急性下降,出现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成为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她此时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为避免发生生命危险,气管插管必须一次成功。连夜,一附院麻醉科李国利副主任医师被抽调进入市传染病医院,站到了申老太的面前……

“好像身上挂着许多管子,记不得医生说了啥,也没看清他长什么样子。”对于那天的情景,申老太早已记不清楚。她只记得,那次插管成功了,她获得了“再活一次”的机会……

“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从牙膏牙刷,到床单被罩,都是每个房间里一套,准备得一应俱全。”出院多日的赵英(化名),还在一直念着医院的好。她说,自己患有多年的糖尿病,虽然身处隔离病房,但医院对每一位患者都考虑的很周到,“单说一日三餐,糖尿病人有糖尿病人的,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的,不吃辣的也有……” 不仅如此,日常治疗外,每天三餐前空腹、餐后两小时、睡觉前,护士还会给她进行前后7次的血糖测量,并给予用药指导。

李兵(化名)从住进隔离病房开始,就一直睡不着觉,“特别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一闭上眼睛就忍不住胡思乱想。”后来,不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得空就坐下来宽慰他。“就跟我说,多想想家里的老人孩子,多想想媳妇……”渐渐地,他终于能睡上一夜的囫囵觉了。

这样的事儿有很多——

有人打针怕疼,医院找来护理骨干专人“操刀”;有人吃不惯盒饭,医院买来零食、水果送进病房……

将心比心,发生在隔离病房里的每一个暖心之举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有患者出院后主动掏出1000元支援抗疫;有家属拿出5000元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有人提笔写下感谢信;有人挽起衣袖,“如果我的血浆可以救治其他危重病人,我愿意!”

3月12日,最后两例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我市累计41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实现清零。但发生在离院患者与医护的故事,还在更新、持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