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说起文房四宝,

很多人都会想到:

笔、墨、纸、砚;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据史料记载,

文房四宝的名字,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把文房四宝,

还叫作“文房四谱”“文房四宝谱”“文房四士”。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文房四宝所指之物,

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文房四宝的含义屡有变化。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譬如,

在南唐时,

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

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纸;

婺源(原属歙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到了宋朝,

文房四宝则是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

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

宣纸(现安徽省泾县,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

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

以及,

歙砚(现安徽县)。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从古至今,

文房四宝在中国书画的发展历史上,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最开始的工具代称,

演变到今天成为书画艺术的象征。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千百年来,

文房四宝以独特的神韵和风采,

精美博深的艺术造型,

引发了使用者的激情和遐想,

为灿烂的中华文化谱写出累累篇章,

具体到每一种工具,

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今天,

和我一起走进徽州,

寻觅徽州制墨技艺,

感受那千年的技艺传承。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徽墨,

也就是所谓的徽州墨,

徽墨自古以来,

都是我国制磨技艺中的精品,

笔、墨、纸、砚是中国文房四宝,

因产于古徽州府,

而得名的“徽墨”,

更是自古以来,

文人墨客的至爱。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古人曾云:

“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徽墨的源头开始于唐末奚超,

五代时李廷珪墨名满天下及其后续影响,

使得歙州从北宋以后,

成为全国制墨业的重镇,

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

“徽墨”之名由此诞生。

徽墨是历史上悠久的书画用墨,

书写时墨色有干、湿、浓、淡、枯之分,

呈现出黑色中的不同灰度

用其书写的字画坚而有光,经久不褪。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作为中国书法和画作最重要的原料,

徽墨中自然也包含着,

很多的学问和哲学,

拜访了不起的匠人,

体验非遗徽墨的的制作。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脑的普及,

书写已成为奢侈的今天,

制墨技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其规模远不如当年盛况,

目前,

从事徽墨制作的老匠人不足百人,

在徽州,

已有1000多年制作历史的徽墨,

也从传统的消耗品逐渐变为“艺术品”。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徽墨制作极其复杂,

其包括很多道工序,

炼烟、取烟、雕墨模、和胶、杵捣、成型,

晾墨、打磨、洗水、描金、包装等程序,

一块徽墨,

从炼烟到制作好需要数年时间,

因此,

制墨的过程也是历练人生的过程。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事实上,

一块好的徽墨,

是制墨师、画家和雕刻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据制墨的老艺人说,

墨模的雕刻难度非常大,

要在方寸墨面之上再现书法、绘画,

不仅手法要拿捏得准,

而且必须按照书法绘画的镜像去雕刻,

如今,

会雕刻墨模的匠人屈指可数,

许多老手艺找不到传承人,

最后逐渐被遗忘。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其实,

无论是徽墨还是其他非遗,

要传承,

最重要的是发展,

这才是传承的根本,

如果不在设计理念上去改变,

就无法生存,

就会出现断代,

所以说我们要变化地去传承。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也许,

正因为如此,

徽墨有着独有的配方和它那精湛的制作工艺,

才造就了徽墨那种,

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

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现在的旅行,研学,

更多的人都把目光聚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

让孩子更多的接触历史,

体验非遗,

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

保护非遗和传承非遗中来,

在时代的更替中,

守着老祖宗的规矩,

是一种珍贵的不合时宜。

走进徽州,寻觅非遗制墨技艺,感受千年文化熏陶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如果,你身边有好的手工非遗,

留言区告诉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