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多了位“女管家”,走到哪里都有人夸

“我们的管家来了!”家属院的居民看到她来了,在楼上亲热地喊道。

她什么都管,无论是在卡点,还是在家属院,老人摔倒了、居民家口罩没有了、天然气用完了、菜吃完了、院子里的垃圾和杂物……她都要管一管。

她叫龚鸿燕,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委政法委政治安全股股长、妇委会主任,负责政法委包保小区老百货公司家属院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疫情发生后,看着一个个飞速上涨的数据,她的心里非常着急:“我做些什么呢?”“双报到”的号角吹响后,龚鸿燕主动来到老街社区报到当志愿者,“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三神殿、文风亭、米粮街等路口,留下了她的足迹。

劝阻外出居民120多人

她严格履行“守门员”“战斗员”“宣传员”职责。老街上了年岁的人多,遇到他们,她总是笑眯眯地给老人们讲政策,“疫情期间,不要出门有病毒,易传染,传上了可就是大麻烦……”许多老人听了解释,都自觉原路回家了。她说,“老街老人多,单家独户的,出来惯了,他们没有微信,也不会网上采购,只要给他们讲清道理,会听的。”就这样,劝返了一个又一个外出的居民。在卡点值守的十多天时间里,她先后劝阻外出居民120多人,未发生一起干群矛盾。

“哪个有困难,我就帮忙管!”帮老奶奶抬米,联系社区扶倒地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对她都佩服有加,老街社区的朱书记在微信群里夸赞她:“志愿者龚鸿燕在老街防控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期间可以称其起到表率模范作用,不仅对管控点把关负责,遇到居民困难及时出手相助!”


上门全方位排查病患

2月13日,根据谷城县指挥部的安排,县委政法委负责包保老百货公司家属院疫情防控工作,单位安排她在家属院负责。家属院是个典型的“三无小区”,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小区环境极差。居民们东挖一块,西搭一处,加上随意丢的垃圾,拾的废品,本来不大的院子变得更小了,更脏了。新建没几年的二院也因常年无人管理,垃圾遍地都是。天气一热,院子里到处都是蚊虫苍蝇,居民们根本不敢开窗。这样的环境,防控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小区多了位“女管家”,走到哪里都有人夸


她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全方位排查病患。要一家家上门走访,发放温度计、宣传单……她和专班的同志们坚持挨家挨户查下去。摸清了住户基本信息、联系方式、体温情况,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赢得了时间。

“谁需要口罩,我来帮忙买。”

“您的菜已经到了,麻烦下来拿一下,还有其他需要,随时微信联系我。”

每天,微信群、家属院都可以看到她活跃的身影,给居民写信,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居民不要出门,督促居民测量上报体温,记录他们的生活需求,带领专班的同志们给院内外、楼梯道消毒。微信群成了她和居民们联系的纽带。药没了,天然气用完了,没口罩了,菜吃完了,体温计打碎了,身体不舒服去看病……居民们都会找她。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时候,为了给居民买口罩,她有时会跑五、六家药店才能买到。尽管很麻烦,她总是笑呵呵的帮忙解决。

家属院有两家老人没有微信,每天她都会问问老人们的情况,或是上门,或是打电话,体温多少,家里缺什么,天冷了提醒老人注意保暖,生活用品缺了赶紧帮忙采购,自费为老人买新鲜的蔬菜,问候得比老人的子女还要勤,让老人觉得虽然封闭管理了,但是并不孤单。

一样样的买,一家家的送,一次次关心,一件件解决,帮助家属院的居民们度过了一样都不缺的隔离期。


牵头组建楼栋居民自治小组

一天上午,她接到居民李向东举报:“院里无吴秋菊一人,你们排查登记有误。”她立即联系社区和包保专班同志入户核实,核实后安排吴秋菊与李向东见面。李向东看到自己冤枉了包保专班,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一个院住了好多年,彼此却不熟悉对方,我们要多加联系才行呀!”


举报信事件让她萌发了一个想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动居民中的党员、热心人士参与管理。在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她牵头组建楼栋居民自治小组,民主选举楼栋长,充实疫情防控力量。刚开始,她在群里倡议,没有一个人报名。她找了几位威信高的热心人士,找他们了解情况、谈心,动员他们参选。在她的劝说下,选出三位楼栋长。她又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商议家属院未来发展前景。她把楼栋长作为居民自治的连结点,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如今,楼栋长们已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了,中午主动来到大门口替换值守同志换班吃饭,教育住户不乱丢垃圾,劝阻人外出,帮助年岁大的人网购生活用品,微信群里也变得和谐了,热心助人的居民也越来越多,遇到问题也能主动解决了,“楼长制”已初步展现了居民自治的活力。

做好环境清洁消毒

“院子是大家公用的场地,不是个人的,有用的东西赶紧拿回家……”

“院子干净了,住着也舒服呀……”


小区多了位“女管家”,走到哪里都有人夸


她一家家讲道理,一户户做工作,耐心劝住户拆除院内违建物,劝了一家又一家。嗓子疼了,声音沙哑了,她依然没有放弃。听了她暖心的话语,多年拔不动的钉子户在她的劝说下,态度终于从抗拒变成了理解,菜园的主人邹桂荣老人说,“你这样辛苦为我们,小菜园我拆。”

春季正是蚊虫滋生的季节,环境清洁消毒是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她带领专班的同志们坚持定期给院内外、楼梯道消毒。院内堆积如山的垃圾、乱摆乱放的杂物、私搭乱建的小菜园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家属院的居民,也困扰着这位“女管家”。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蚊虫多了起来,她和楼栋长商议解决办法,楼栋长们听了直摇头,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年来一直无人管,也管不成,好几家住户都因此搬走了。


“没人管,我来管。”她主动挑头,多方协调,取得领导支持,请来环卫车辆,劝说钉子户,发动居民清扫。听说打扫卫生,在楼栋长的带动下,许多住户顾不上吃早饭就下来了,几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也加入院内卫生打扫的大军,一直干到中午十二点才回家。下午还不到两点,城管运垃圾的车来了,大家又下楼了。经过努力,在疫情防控这个特殊时刻,共清扫各类垃圾十几车,一个个各自为营的小仓库、小菜地拆走了,拥堵的大门口宽敞了,二十多年来的“垃圾山”消失了,二院的垃圾池拆除了……困扰家属院多年的民生难题在当天解决了。


许多住户专门走到她面前,偷偷竖起大拇指,“今天不是你在这儿帮忙指挥,我们算是拆不了,动不了的!我们都为你点赞啊,你全是为了我们啊!”菜园的主人邹桂荣菜园虽然没了,但仍然高兴地说,“二十多年的老底子(垃圾)出走了,感谢政府,感谢政法委,感谢龚主任,这院变亮敞了,我们的心也跟着一起变亮敞了啊!”写举报信的李向东也专门制作了感谢图片、抖音上传到微信群里表达对她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