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敢给自己一个定位?

这是我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721天


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但是每个人看到的、听到的却各不相同。就像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会有一千个世界的样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七则》里写到: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这说明,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带着个人主观认知在里面的,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一样,因此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而到了无我之境界的人,相对来说,则看到的世界更接近于真实的世界。但是,一个人要到无我之境,那是凤毛麟角。


我家娃小lemon同学,三岁多了。之前学了数字,认识1到10,带娃出门玩,看到车牌号码有数字,就会指着说这是哪个数字。而再小些,什么数字都不认识的时候,是不会指着车牌上的数字看的。最多,就会看哪里有花?有什么车?什么颜色?等等。后来,又学了几个字母,又会指着字母认了。最近,学了好些汉子,带娃出去,就会看一些商店门口的招牌上的字了,认出了几个,就非常的开心。


小孩子是这样,大人其实也是这样的。只是,我觉得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很多方面还不如小孩子。我们少了许多的好奇心,还有爱学习的这种“空杯”心态。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很了解这个世界,每天按部就班,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看到什么都见怪不怪,也懒得取学习未知的世界,就这样,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就差在这认知上。你说身体和智力上,能差多少呢?一个一米六,一个一米八,能差很大吗?一个考八十分,一个考六十分,能说明什么吗?但是,对一些事物的本质的认知以及行动方向,却差个十万八千里。


很多在这个世界上混得非常平庸的人,都会说行业不景气啊!又没出路了啊!机会错过了,以后越来越难了啊!…… 而面对同样的情况,对这个世界认识更加深刻的人,却总能找到新的机会。


平庸的人看不到机会,其实就跟没学过数字的小孩子不会指着车牌上的数字看一样的道理,因为压根就不认识,看到了也不会有什么注意啊!因此,也就会常常说自己看不到机会。


对自己的定位,也是一样的。没有定位的人,也往往没有自己的使命。也就是说,很迷茫,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才有意义。


人有生命,能让自己活着。而有了使命的话,则能让我们的生命焕发新生。


那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的使命呢?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人。不够聚焦,虽然在这个人生千万条路上,我已经找到了自己在走的路。但是,对于未来,我会走向何方?我并不清楚。常常告诉自己要定位,要定位自己,找到使命,聚焦一个点来深耕,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


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没定位呢?都是人性啊!我也摆脱不了贪嗔痴。现实就是这样,道理都好懂,但是,就是办不到啊!从知道到做到,还差个十万八千里呢?这么说来,知道多少道理,看过多少书,并没有什么好炫耀的。真正运用了多少有效的方法,给生活带来了多少改变,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关心的。


即便我不聚焦,不定位自己,其实我已经被生活强制聚焦了。就像现在的工作,是自己想换就换的吗?我可是要养家糊口的人啊!赚点钱真是太不容易了!工作那么忙,要发展自己的兴趣专长什么的?有时间吗?怎么办?这只能“断舍离”了,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心满意足了。


为什么现在还没定位好?都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为什么还是找不到让自己做一辈子的事呢?


是人的贪婪?总觉得自己能做很多事,做一件事是不是亏大了?无聊?有这个想法,恰恰是什么都做不好的人。真正能做好一件事的人,其他事情大都也能做好。只是策略性的不做,或者少做而已。另外,是非常自信和感恩,因为知道自己所做的那件事有重大的意义。而这就需要深挖了,在一个领域没挖到一个境界,那是很难获得极致的体验的。


那是人的恐惧?的确有,就是这个恐惧啊!害怕自己做了一件事后,其他的都不会了,这以后可咋办啊?其实,反过来讲,什么半吊子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就很有价值吗?现在是互联网社会,越是在一个领域有顶尖水准的人,越能获得更多的流量。而那些什么都懂一点的人,反而是没什么人信任,也很难让人发现的。


既然没人发现,没人认可,那以后的事业生涯有怎么去突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