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迎大考 "全州县"硬核"战疫战贫工作纪实

众志成城“迎大考” 奋力同奏“为民曲”

——全州县“硬核”战疫战贫工作纪实

广西新闻网全州3月17日讯(通讯员 蒋小维 唐 宏)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这是一次检验全州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考验!

大疫面前,我们点燃自己,汇成照亮前方的熊熊火光。

1月24日,全州发现全区首起输入性家庭聚集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月25日,新增1例与患者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

岁末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作为桂林市人口最多,一肩“挑”两省且年劳务输出量高达36.6万余人的全州县承受着巨大压力。特殊的县情区位撞上节日疫区返乡人员众多让全州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能否守住广西“北大门”,不仅关乎着全州的安全,也事关全市乃至全区战“疫”工作大局。在这场生死阻击战中,该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区、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行动,用硬核担当筑牢抗疫防线,打好战“疫”、战“贫”两场仗,不仅连续52天无确诊病例发生,并且确保脱贫增收不放缓、产业发展朝前赶,续写红土上的新荣光。

生命为号、疫情为令,以“战时”状态应对“大考”

疫情如火,该县“快”字当先,同时间赛跑,与疫情搏击。1月21日,该县连续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指挥部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吹响战斗号角;1月22日,该县组织召开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及时启动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1月23日,该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县长任指挥长的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组建“一办六组”7个防控专班,落实8名县领导直接负责,抽调120领导干部具体负责;县委书记林武民,县长周政英等主要领导坐镇一线、靠前指挥,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于24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应急响应。

“一级响应”就是“一级备战”。一场自上而下、由城及乡、干群并肩的抗疫阻击战在第一时间打响。

——率先在全区启动县域自然村屯网格化群防群治模式。疫情防控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薄弱环节在基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该县坚持干部向基层下沉、资源向基层聚集、措施向基层发力。1月25日,该县率先启动自然村屯设卡制流网格化防控管理模式,在全县设立县、乡、村404个联防联控服务点,细化为3829个“微网格”,按照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四不漏”原则,聚焦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开展立体化防控、拉网式摸排,并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8000余名党员干部和10000余名志愿者充实到网格化防控队伍。对重点区域,通过设立卡点24小时值守,严控人员出入,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扩散。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排查外来及返乡人员9.6万车次、21.9万人次,排查管控武汉、湖北等疫区返乡人员2000余人,发热人员4786人。在进县城、乡镇和村屯的“三进”路口及小区出入口等关键部位节点监测130余万次,共筛查重点人群552人。该县网格化管理模式得到自治区防控专家的高度肯定,并要求在全区各地推广。

——率先在全市设立集中隔离点。疫情发展迅速,行动必须跟上节奏。1月24日,该县防控指挥部发出指令:将县和心医院建立设为全市首个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将百旺大酒店设为疫区旅居史人员隔离观察点,并连夜组织实施改造工作。1月29日,该县第一批27名集中隔离人员顺利入住。该县里迅速成立联合工作组,实行24小时值守,定时对走廊、房间进行消杀,定时为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三餐配送,并协调解决生活用品代购等,帮助他们积极配合做好隔离工作,切实做到隔疫不隔爱、隔离不隔情。

“全州观察点建得好,阻击疫情扩散蔓延作用发挥得充分,做法值得在全区推广。”自治区督查组的同志坦言。

——率先在全市实行禁止聚集性活动制度。禁止聚集性活动,让一切为疫情防控让路。1月24日,该县指挥部制定下发《关于取消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的通知》,在全市率先取消各类游园、晚会、聚餐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关闭所有景区景点、影院、KTV等场所,县内公共交通停运、酒店餐饮业停业。并在自治区专家组的帮助下制定红事停办、白事从简指导意见。严格落实丧事办理报备制度,对辖区内红白事进行排查,组织协管员开展责任告知、宣传引导、劝阻劝停、承诺签约等一系列活动。

“战疫情阻感染大事简办,拒亲戚谢亲友念孝门悲泣”。2月3日,黄沙河镇上张家湾村一张姓兄弟贴出的白纸对联,用非常之举阻非常之疫。据统计,《通知》下发以来,该县共签订白事简办《承诺书》369份,累计劝停红事和白事简办2263桌33408人;制止群体性聚集987次22221人。

上下同欲、共克时艰,全民战疫交出硬核答卷

大疫当前,党员为范。该县通过建立“书记访书记”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原则,着力构建县领导联系乡镇、后盾单位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主心骨和“关键少数”作用,成立由24名县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组建58个“临时党支部”、286支党员抗疫突击队,第一时间下村、进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形成上下贯通、群防群控、快速响应的工作格局。

疫情之下,在党旗飘扬下催生出“榜样力量”。从疫情发生时的严防死守,到全民战争“集结号”的吹响,一个个党员奋勇争先,一支支志愿队伍相继组建,一件件感人故事正在发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书记,安和镇平岗村发现2例确诊病例!”大年三十晚上,因母亲病重正在照顾的县委书记林武民接到电话。

“疫情就是命令,我是党员,我应该回到一线。”林武民说。作为全州抗疫的“火车头”,他咬紧牙关,匆匆告别病危的母亲,强忍住内心的痛楚,第一时间投入抗疫工作。

“哥,你快回来吧,医生说妈妈体内癌细胞已经大量扩散,时日不多了……”此刻,还在抗疫一线的林武民就接到弟弟的电话,林武民陷入两难抉择,一边是病危的母亲,一边是疫情当前。作为县主要领导,林武民毅然扛起疫情防控重任,毅然奋战在岗位上。

“哥,妈妈已经走了。”2月15日,林武民在防控第一线接到母亲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没有吹鼓手,没有花圈,没有葬礼,谢绝亲戚朋友的送行……只有家人参加,一场极其简朴的葬礼,在抗疫战场上格外凝重。简办完母亲的丧事,林武民又匆匆拖着疲惫的身躯义无反顾地回到逆行者的行列,战斗在抗疫前沿……

疫情之下逆行担当,在大考中奋起的,又何止林武民一人。该县县长周政英早出晚归,始终坚守在一线。疫情开始初期,很多人都不知道从何下手,为了防止疫情在辖区扩散传播,从卡点到社区,她坚持每天深入一线,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为了让基层尽快进入防疫状态,她坚持每天必须到乡镇、村屯、社区和三进路口值守点去检查重点人员排查、居家隔离“四包一”制度落实、小区封闭、重点场所消毒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落实。由于过度操劳,她好几次累倒在抗疫一线。大家让她好好休息一下,她却摆摆手,作为一名党员,疫情不退,绝不后退。

不同战场上 他们的每次逆行汇聚必胜信念。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是该县卫健局局长赵瑞文带领卫健系统捍卫生命、集体向疫情宣战的铮铮誓言。该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1500多名医务工作者纷纷主动请缨,递交了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勇当抗疫尖兵;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刘红江,更是在隔离区写下了“疫情火线入党申请书”,把入党申请当成了自己前行的力量……

不同的战场,一样的英雄。在全州,一批批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报道疫情最新动态,推出了一大批有温度、接地气的先进典型。如:“最美新娘蒋舒云”“最可爱的微笑”、全州最美“逆行者”唐英、村党支部书记尹海泉等抗疫事迹,在市级以上媒体刊播736篇,4次荣登央视,转发18000条(次),阅读点击率达2400余万次,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网信、公安等部门更是协同作战,处置“安全逃离武汉家区 安心在家过好年”等网上敏感信息55条,处置网上舆情45起,辟谣186起;一批批外地打工返乡的90后青年们,主动到村头、路口当志愿者,做好乡村管控工作;凤凰镇村民周敏专门用方言制作了防控知识快板《全州大喇叭》,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注入“最强音”……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纪检监察干部们主动监督、靠前监督,紧盯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从快从严从重追责问责12人;组织部门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介先进集体33个,先进个人35名;政法力量全面介入,公检法依法查处影响疫情防控案件167起;县卫健部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科学调配医务力量,落实物资保障,各医疗机构建立规范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定点收治医院县人民医院完善救治机制;县工信等部门全力保障口罩、防护镜、防护服、消毒用品等重要防疫物资供应,严格落实治疗药物、药品试剂、医疗器械等各项调配;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作战,通过设置卡点、交通管制、监测检测、市场管控、公交停运、农村公路封闭等措施,切断疫情传播源头……

守望相助,打好战“疫”战“贫”两场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阻击疫情,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力量迅速汇聚:“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给了我很大帮助,如今发生疫情,我不能忘本,虽然钱不多,也是我和家人的一份心意。”龙水镇辛田村脱贫户蒋玉荣特意到龙水镇政府捐赠2663元善款……

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有100余户脱贫户自发参加抗疫义捐;“我小时候生活中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如今国家有难,也要出一份力!”广西道德楷模人物陶建明,自己掏钱购买口罩和消毒用品,送给防疫一线人员;“我是政协委员,我为抗疫做贡献!”疫情发生后,该县政协在第一时间发出号召,县政协委员唐启主动将自己经营的酒店,作为承接湖北籍人员集中安置点;“我们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出征在抗疫一线,但我们也想用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一分力量”,老党员们主动到老年大学临时党支部捐献“爱心党费”;来自龙水卫生院的退休医生蒋世云献上自己省吃俭用的1万元心意,并期望通过县红十字会把她的心意带给需要帮助的人;春满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米兰香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徐七二食品有限公司、桂林鑫谷源米业先后捐赠优质蔬菜57吨和全州红油即食鲜粉1000件驰援湖北武汉、十堰等地。

截至目前,该县1100多个党支部捐献“爱心党费”突破200万元;县政协委员自发捐款捐物累计40余万元,其中,委员企业桂林山水石业有限公司向该县红十字会捐赠2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6日上午,全州县红十字会累计接受社会捐赠现金50.843万元和口罩等物资价值17.1285万元!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县委书记林武民强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州各部门提前谋划、提前部署、主动作为,做到战“疫”和战“贫”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先后推出多项既“硬核”又“暖心”的举措。

为抓好农民工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2月29日,该县在全国开出首趟县域始发“定制”复工动车专列,全州籍农民工外出广东务工实现“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返岗复工;县工信局共筹措口罩近30万个、防护手套7500副、84消毒液1.24万瓶等紧缺物资助涉农企业生产;县扶贫办积极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确保953户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受疫情影响线下渠道受阻,该县很多原本不愁销路的柑橘、香芋等农产品出现滞销。“不能眼睁睁看着农产品坏在树梢、烂在地里啊!我们可有60%以上的贫困户要靠这个来实现脱贫目标的呀!”县长周政英更是心急如焚。

关键时刻,县里及时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联系外地老板,及时召开产销对接会,与来自全国32个城市的46家采购商进行洽谈,近40万吨滞销水果找到了“娘家”。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疫情要防,地里的活也不能耽误。”为了保证农耕生产,县里专门安排点对点给农户配送,只要需要打个电话就送货上门。

另一边,在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旁一名为“思源”的扶贫车间,记者看到,30余台缝纫机整齐已近满勤,生产线上工人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我们所有工人均回到岗位。”贫困户文金凤说,疫情发生后,“思源”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在做细做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恢复生产。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指导复工企业178家,复工率为90%;复工企业上岗员工6673人,返岗率达80%。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意义重大。全州县将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安排,高质量打赢克服疫情影响的‘阻击战’、完成脱贫任务的“歼灭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能力,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力争取得‘战疫’和‘战贫’的双胜利。”县委书记林武民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