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連續狂瀉,美國的大蕭條是否已經來臨?

幸福地帶2


美國的經濟從克林頓以後就開始吹泡沫,美國精英是有意而為之,不明白的是全世界都在抬轎子,還煞有介事的給美國人塗脂抹粉,什麼高科技,什麼現代化的金融服務業,說白了就是印鈔票。一個工業產值少於中國那麼多GDP比中國多那麼多?反正我不明白,鈔票是紙不是金子,我一直認為美國沒落是快速的,就像一個債務累累企業,只需要一點不慎就可能一瀉千里。出來混肯定要還的,美國不會例外,二百多年了,也夠了。


老周77832


在剛剛,特朗普已在白宮舉行新聞發佈會,表達美國經濟可能會由於此次疫情而陷入衰退。同時他已經預估,疫情可能在7月或者8月或者更晚結束,這可能是非常悲觀的預測了。所以美國的大蕭條可能不一定來臨,但是美國的經濟衰退是已經來臨了。

當然特朗普還是以一貫樂觀自信的態度表示,在病毒消失之後,美國經濟可能出現巨大反彈。這有可能是自己安慰自己,因為美股已經出現了4次熔斷,在美股歷史上是第1次。這種創歷史性的表現將極大影響投資者信心,同樣也宣告了終結美股牛市。

美股的泡沫一旦被戳穿,那整體經濟衰退就非常有可能變成現實。因為在疫情的陰影籠罩下,其實過去隱藏的矛盾全部已經掀開。美股泡沫化,美國企業債務槓桿高企、金融機構高風險、社會各階層撕裂對立。在這4種矛盾被疫情激化後,引發的最終結果就是衰退。正好2020年是美國總統選舉年,如沒有疫情,特朗普可能順利連任,仍然可以掩蓋各種矛盾。但是現在不行了,估計其連任也會充滿變數。

美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已經將衰退的概率由25%上調到35%。後續根據疫情未來結束時間,才能真正判斷出經濟衰退的程度,以及發生概率。

  • 未來如果疫情未來獲得緩解,只對美國3月、4月的旅遊、觀光和娛樂活動的支出造成衝擊,而這部分佔美國GDP的比重約7%。此外,酒店和餐廳生意也會受到影響,而供應鏈的中斷也會減緩企業投資,但其它民生消費品的需求依然暢旺,不受疫情的衝擊。那就看金融市場的負面後果,來決定衰退的程度。
  • 如果疫情在5~6月間結束,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將出現強勁的反彈,民眾的消費行為將持續進行、企業也將修補供應鏈並回復正常生產。換言之,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可能只在第一季最明顯,然後逐季遞減。就業市場可能只出現工時的減少,但多數行業不會有大量的裁員。
  • 如果疫情更大幅度的蔓延,4月之後仍不見好轉的跡象,根據CNN的分析,美國經濟將很可能進入全面性的衰退。因為疫情持續太久將衝擊消費者信心,同時廠商因為供應鏈中斷而來不及出貨也影響物資供應,整體經濟將因消費下滑而受衝擊。

現在特朗普講了,可能要到7月8月才能結束疫情,那只有做好衰退的準備了。會不會引發大蕭條,還得看後續政府是不是仍然是昏招疊出,傲慢自大了。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不請自來。現在判斷美國是否進入大蕭條為時尚早。


美聯儲瘋狂降息,將市場利率調整至零,美股市場又上演了一場高空跳水。3月16日晚間,美股開盤暴跌12%,瞬間觸發熔斷。而這也是6個交易日內,美股遭遇的第三次熔斷,截至美股收盤,道指暴跌近3000點,跌幅逼近13%,創下33年來最大跌幅紀錄。市場之所以如此暴跌,一方面和美聯儲的零利率有關,作為政策手段和貨幣手段一次性使用完畢,市場的恐慌情緒加劇;另一方面美聯儲可以操作的只有量化寬鬆一條路了。第一期7000億美金QE計劃被拋出,但是市場並不買賬,仍然出現第三次熔斷,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美股盤中時間,白宮召開新聞發佈會,朗普宣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指導意見,建議民眾避免參加10人以上的聚會,遠離酒吧、飯館等公共場合,另外,儘量減少出行。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1929-1933,由經濟危機引發的美國大蕭條的過程。

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票市場暴跌,由此引發了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最開始的表現是金融行業的崩潰,例如銀行業。在金融部門出現困境後,繼而引發整個社會生產活動的停滯,工廠倒閉,導致大批工人失業,大批農產品滯銷。


我們來看看引發經濟危機的幾個關鍵詞。股市暴跌、金融行業崩潰、社會活動停滯、工廠倒閉、工人失業、農產品滯銷、


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和特朗普的建議高度吻合呢?當然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新冠疫情影響的週期遠沒有那次經濟危機持續那麼久嗎,經濟危機持續了四年,而新冠疫情的危機只是暫時的。


如果按照世衛組織專家的建議,美國如果從現在開始重視疫情防控,那麼美國的新冠疫情會在3月得到有效的控制,到時候社會開始正常運轉,這個危機就會過去;但是如果這個疫情防控不及時,短暫的危機會醞釀成長期的危機,那麼美國是有可能進入大蕭條時期的。


綜上所述,現在判斷美國是否進入大蕭條為時尚早。如果防疫得到重視,這個短暫的危機會被安全度過;如果放任不管,短期的危機有可能會醞釀成長期的危機,那麼美國是有可能進入大蕭條時期的。


小黑看財經


大蕭條不一定,但是經濟大蕭條是肯定的。這不是我說的,這是特朗普自己承認的。

3.16日下午,特朗普於白宮召開發佈會,公佈了一些防控指導意見,同時特朗普表示: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

從美股今年第一次熔斷就可見美股將由“牛”轉“熊”。要知道美國自從1988年建立熔斷機制以來,在2019年前長達30年的時間裡只發生過一次股市熔斷事件,那就是1997年全球金融危機之時。即使在新世紀最困難的08次貸危機之時,美股也未曾熔斷。

而此次美國股市8天3次熔斷令人大跌眼鏡,就連89歲高齡的股神巴菲特都直呼“活久見”。

(歷史上美股四次熔斷)

美迎來經濟大衰退的原因是什麼?疫情對股市和經濟的理解應該如何定位?

其實此次美股大跌不能歸咎於疫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疫情只是美股暴跌的催化劑

上文提到,即使美股在08次貸危機時都沒有出現熔斷的情況,而美國各地卻在08年時經歷過房價“腰斬”,售價1美元的房源也隨處可見。

我們可以把美股8天3次熔斷的原因歸咎於08年次貸危機“後遺症”+08年後美股11年泡沫累積。

其實,08年次貸危機發生時,美股就應該遭到更強程度的衝擊,但是包括美聯儲在內的美當局採取了一些列的寬鬆化貨幣政策力保美股穩定,加之美國大力推行“頁岩氣”革命才將美股從崩潰的邊緣拉了回來。

但是美聯儲“硬扶”的措施使美股積累了大量的泡沫,包括08年以後的11年裡,美股更是大量充斥著泡沫、風險、高估值,只要一個刺激事件突發,就能將泡沫刺破、風險觸發。

因此,此次美股一瀉千里是必然,疫情只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讓這一時間點更快的來臨而已。

結語

不知道應對這次股市暴跌美國當局和美聯儲是不是還會有“王炸”,就像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國扔出“頁岩氣”革命這張王炸一樣。如果沒有這張“王炸”,那麼美國的經濟大蕭條看來是無法避免了。

而更讓人擔心的是美國的疫情,美國從最初的“不重視、無關緊要”到現在的“全力抗疫”可能說明美當局已經意識到疫情將要嚴重影響美國實體經濟。

經濟衰退呈現從資本市場向實體經濟傳導的趨勢,雙線作戰不知道美國能不能吃得消。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過往很多人唱空美國股市的時候,我都認為他們也許是對的,可是過去十年,美國股票牛了十年。這個疫情爆發以來,剛開始美股股市也很堅挺,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可是後來美國疫情爆發,加上美國政府起初認為疫情就像流感,不必投入太多資源刻意控制,導致美國錯失了最佳的控制期。

美股股市3月份已經經歷了三次因為下跌導致的熔斷,而美國曆史上發生熔斷總共也才4次。這說明美國股市進入了暴跌模式。那麼美國是否會進入大蕭條呢?這個我認為主要看後面疫情控制得進展進行判斷,如果疫情在全球範圍能夠快速得到有效控制,那麼大蕭條可能還不至於。

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內,美國股市都難以穩定下來,接下來還將是大幅度的動盪之中。這個時候全球股市都如此,目前都不適合買股,要買也得快進快出。


月牙亮投


最近,美國三大股指出現了罕見的狂瀉,美股從最高點跌下來已經達到了30%以上。更搞笑的是,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深受股市狂跌之苦。3月8日,當美股有史以來第一次啟動熔斷機制時,巴菲特説這是他活了89歲,第一次見到了美股的熔斷。而到了3月16日,巴菲特又不得不再説,這是他老人家第四次見美股的熔斷。足見美股大跌實屬歷史罕見。

那麼,美股又為何連續狂跌呢?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美股的估值過高,漲了11年,遠遠脫離了經濟面,本來存在著較大泡沫,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有大量獲利盤拋出,美股泡沫隨之破裂。第二,新冠疫情在美國肆虐,以及國際油價大跌,導致市場不看好美國及世界經濟。第三,美聯儲在一個月內連續二次降息,目前把利率降為零。這讓市場擔心,萬一再遇到到利空,美聯儲應對的手段會非常有限。

面對美股的狂跌,很多人紛紛預期美國經濟的大蕭條已經來臨,但是我們認為,美股大跌會使美國經濟受到一些影響,但是要説大蕭條的到來還為時過早:第一,美股狂瀉會導致一些金融機構倒閉,也會使投資者未來消費預期降低。但是,美股下跌到一定程度,跌到合理估值區間,會引來更多的資金進入投資,這樣整個美股市場比過去有泡沫的時期更加安全了。

第二,美股向來不是美國經濟的晴雨表。自2009年,美聯儲實行了四次量化寬鬆政策(QE)後,美股是一騎絕塵,連漲了11年,而美國經濟卻並沒有股市跑得那麼快,這就導致了美股漲幅遠遠脫離了其合理估值。這次恰好利用這個機會,讓美股去泡沫,回到其合理的估值 區間。所以,只要短期內美股不要非理性做空,從長期來看,美國經濟還沒到大蕭條的時候。

第三,美股如果出現持續暴跌,美聯儲就會採取量化寬鬆的行為,市場流動性充裕了,美國企業融資環境反而得到了緩解,企業在短期之內迅速爆發危機的可能性反就減小了。只要美國企業逐步企穩,經濟穩定預期上升,美股就會逐步企穩了。

之前還有一種,只有美債被市場狂拋,美國經濟才會進入大蕭條。而我們認為,這種可能性也不大,美國國債的70%以上,是美國的金融機構所持有。他們集體拋光美債的可能性極小,其他國家持有美債數量有限,難以對美國國債市場產生實質性的威脅。

第四,2008年美國經濟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結果美聯儲展開了四次量化寬鬆政策,向新興經濟國家轉嫁風險,而我們中國拿出了四萬億經濟剌激計劃予以應對,我國經濟是迅速恢復了,但是留下的是地方政府債臺高築、房地產泡沫繼續吹大,當時還錄得6.9%的國內通脹記錄。但是美國經濟卻沒過幾年又有了較快的復甦。像美國這樣的市場經濟國家,經濟即使遭遇大蕭條、大衰退,也還有自愈的功能。

美股出現狂瀉,只能説明市場並不看好美國經濟的未來,認為美國經濟進入通縮時期,但並不代表美國經濟就進入到大蕭條中。實際上,如果美股出現大的調整,既有利於美股去泡沫,又有利於融資環境的改善,更有利於跌出真正的投資價值來。就算未來美國經濟出現大的蕭條,經濟也會過幾年出現復甦,美國經濟是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的。


不執著財經


是的,利率直接到零,下調存款準備金,回購7000億美元債券,已經累積釋放了1.9萬億美元,美聯儲已經沒有工具了,接下去就是聽天由命!然而市場顯然不給面子,你降你的息,我賣我的資產!這就跟1929大蕭條時期很像,長期的擴張,導致銀根長期處在寬鬆的狀態,沒有縮表,沒有去槓桿,沒有關注資本市場的供需,這次暴跌本質上就是資產報酬率崩潰,市場流動性在枯竭,你印再多的錢也救不了,因為問題不在供給面,而在需求面!接下去就會看到美國,債市,股市,樓市,連環爆,一個很大的系統性風險真在登陸,美國經濟根本無法做到軟著陸!


阿森財經


美國股市連續暴跌狂瀉,是由於疫情蔓延和原油暴跌相互疊加導致的,尤其是最近疫情預期在7月或8月才可能結束。

美股如此暴跌的原因有三個:

  • 一是,美股估值過高。美股經過十多年的長期上漲,沒有進過很像樣的調整,估值已經被拱到歷史高位,而且由於持續上漲,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這些獲利盤在疫情的不確定影響下,選擇兌現利潤導致暴跌。

  • 二是,槓桿資金平倉踩踏。由於連續暴跌,很多槓桿資金被平倉,只能被動賣出,產生金融踩踏事件,暴跌——平倉——暴跌——平倉,形成了自我循環的負反饋,導致一連串的暴跌。
  • 三是,疫情的蔓延,確實對經濟產生影響,參與者擔心公司因疫情衝擊導致業績不好,選擇賣出。

美股暴跌的最壞結果是金融危機,而目前並未看到有金融機構因為暴跌而可能倒閉。金融危機傳導形成經濟危機,才可能導致大蕭條。這是一連串的內在邏輯。

大蕭條是經濟危機的結果,而經濟危機不一定導致大蕭條。目前只是預測,因疫情影響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這已經是悲觀的預測。而經濟衰退演變到經濟危機那可是差的遠著呢,中間差著債務危機、生產過剩、工人失業過多等經濟現象。

因此由美股暴跌狂瀉還不至於導致金融危機,而目前經濟只是預期會陷入衰退,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都談不上,更談不上大衰退了。退一萬步來講,即使金融危機爆發了,經濟衰退了,也不一定就會大蕭條。畢竟美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這是我的理解,希望能幫助到你。


進階之梯


①股市是個虛擬的市場符號,關鍵要看實體經濟。沒有實體經濟做基礎,股市就如個氣球,10年間氣球吹的很大丶很鼓兒,一旦破裂,只會留下碎片化的氣球皮。

②美國經濟是否陷入大蕭條,決定於美國實體經濟在疫情過後+石油價格戰後、能否快速恢復常態。A/美國頁岩油產業的興衰。B/航空巨頭波音公司領先地位能否保持。C/美國農產品市場能否打開銷路。D/實體工業產業是否大規模迴流美國。E/樓市是否繼續回暖。F/5G通訊丶人工智能丶大數據丶新能源等高科產業能否有突破性進展。G/美國的上下游的產業資金鍊是否會斷鏈。上述問題都存在不確定性。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國龐大軍火工業會繼續興旺(美國開啟了軍備競賽+收穫了大筆外國軍火訂單)。

③美國經濟蕭條不蕭條看美國的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好,股市會上去,實體經濟崩塌,股市再好也是個泡。


趙凡丁201


你好,有人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所以當股市下跌嚴重的時候,肯定國家的經濟也是受到一定影響的,但是你說的大蕭條,我覺得沒那麼嚴重,美股大跌一是這是非冠肺炎的影響,二是美股連續10年長牛,從2009年的6700多點漲到今年的最高點接近3萬點。漲幅驚人。華爾街賺的盆滿缽滿,但是股市都是資金堆高的產物。 由於事件的影響,人性的恐慌情緒。必然會有大多數人把資金挪出來,導致了這次踩踏事件。 但是誰都知道美國的科技,軍事其他重要的方面的重要影響力都沒有受到重大影響。人們照樣生活。 所以大蕭條不會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