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學生,家人真的很不瞭解我,當我和他們訴苦時還會說我,感覺生活好迷茫,請問有什麼建議嗎?

JoJo撒哇滴卡


不要老奢望家裡人理解你,這個實際是不可能的。從你離家上大學起,你見的人看的書遇的事,已經和家裡人不同了。即便你父母也大學畢業,但他們那時上的大學及談論的事和現在你的大學及你接觸的事完全不一樣。你還是學生沒有真正進入社會職場,也一樣體會不到父母生活的壓力,所以不要要求家裡人理解你,你一樣不理解家裡人的。

既然雙方都做不到,何不換種心態。只要你做的事,父母能不反對,那就是最大的支持。同樣你也不能老去給父母搗蛋,要求他們做不到的事。

你這麼多愁善感,何不多去交交朋友,多認識些小哥哥小姐姐,他們和你同年齡段,很容易溝通理解的。不要做媽寶,這樣會長不大的[打臉][打臉][打臉]


MaryCC2010


這個我深有感觸

我父母在我1歲時就外出打工,我讀高中的時候才回來,從小就是我爺爺奶奶帶大,我跟我爺爺奶奶感情很好,對父母卻顯得陌生。在高中和大學期間,我們見面的機會更少了,我的很多心事,都不敢向他們述說,家裡又只有我一個,連兄弟姐妹也沒有。記得我高中喜歡一個女孩,表白被拒絕了,心情跌落到了谷底,整天茶不思飯不想,臉上也沒了笑容,我父母問我怎麼了,我感覺心裡的委屈和痛苦憋太久了,也該說出來了。結果得到的答覆卻是現在還是學生,哪有什麼情愛,反而會誤了學習,自己應該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但是他們卻不瞭解我當時有難受,多麼需要安慰和鼓勵。

我喜歡打籃球,也喜歡交朋友,暑假經常在39℃的天氣跟朋友們打一下午,然後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吃飯。父母卻覺得我不應該在籃球上花費太多精力,應該著重放在學習,朋友的話也不要多交,有三兩知己足矣,在外面吃吃喝喝的都是狗肉朋友。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我在籃球場揮灑汗水的酣暢淋漓,也不知道朋友們談笑風生的愜意舒暢。

記得當時和父母矛盾挺大的,又是在叛逆期,感覺在成長的道路上也少了父母的陪伴,對自己並不瞭解,反而加以指責。出身社會後,才會發現好好學習是多麼重要,再好的朋友也會沒了聯繫。現在,我的所有事都會跟他們聊一聊,在家最多的,也是談心裡話。其實,每一代人都會有代溝,可能做事的風格也不會互相理解,但是隻需要相信一點,父母永遠是愛我們的,發生矛盾時,換個角度站在他們的立場想一想,也就容易理解了,一家人才是一家人,外人永遠是外人。題主不妨多跟父母說說自己的真實想法吧,也瞭解一下父母的真實想法,沒有隔閡,一家人的心才能走得近,也才能讓父母瞭解自己。


有夢的小蝸牛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看了你的提問,我想起了昨天的自己,曾經在校園裡我也和家人有一層層的隔閡,總認為家人不懂得自己的煩惱,不尊重子女的訴求,慢慢的也不願和家人溝通,甚至不願回家。後來我認識了一位筆友,我們用書信來傾訴生活,宣洩情感,聊了很多年。正是有這位筆友的傾聽和安撫,我順利渡過了那段很迷茫很焦躁的校園歲月。

現在回過頭來看一下,處於青春期的我們,真的很容易和父母產生代溝。這不是三言兩語三天兩頭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只因年青的我們情感實在太豐富,但生活閱歷和身心尚未成熟,做事往往片斷化,又容易走極端。這時,我們要主動和身邊的同齡人多交朋友,認識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談生活,談感情,談快樂和抱怨,心裡話說開了,明白了,人就會輕鬆很多。

現在很多做父母的,為了生活和孩子四處奔波,嚐盡人情冷暖,有時候,我們做孩子的向他們傾訴一些痛苦,會被他們認為太矯情。不被理解,感到委屈時,我們不妨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體諒下父母,他們也有自己的苦,但他們有向你傾訴嗎?你要相信父母都是愛你的,如果生活中有什麼物質上的需要,向父母說他們肯定幫你的,但情感上的苦惱和迷茫向同齡人傾訴,或許更容易得到答案和慰藉。

如果你在身邊的同齡人中找不到傾聽的對象,你可以向認為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或者像現在這樣向今日頭條的朋友傾訴,尋求幫助,早日擺脫心靈的羈絆。

其實,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一段有很多煩惱很多困惑很多渴望的敏感歲月,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




小夥有話對你說


學生會面臨學習壓力,心理壓力等問題。提問者懂得向他人傾訴自身問題這是值得肯定的,最怕憋在心裡不說憋出病來。提問者向家人傾訴,提問者家人不理解,反而被說。

筆者小時候遇到這樣的一種情況,上學同學欺負我,我向父母傾訴,父母不但不理解還說是我的錯,認為是我惹了別人。可能和我小時候平常非常調皮有關,父母根據我的行為間接猜測我惹了別的同學所以才被欺負的。實則不然,總有一些同學遇事生端,欺負了筆者。筆者小時候也很懊惱,總覺得父母不相信自己。

在這裡,我想問下提問者平常你和家人溝通機會多嗎?

如果提問者經常和家人溝通,家人是很容易通過你的話語理解你的。當你訴苦時你家人可能會更容易站在你的角度思考問題。更別說會出現訴苦反被說的情況。



除此之外,看你訴苦的類型了,如果提問者訴苦學習任務太多了或者不想早點起床學習等不合理的訴苦,你家人肯2定會說你,這時你家人就會說你,而且還是狠狠的打擊你,目的就是想讓你上進等,如果這種情況提問者也不必迷茫。



但是如果不是以上幾種情況,提問者僅僅是覺得身心疲乏,想找個人傾訴,但平常和家人溝通也少,家人除了在學習上有一定的經濟支持,生活上沒麼交涉的話。以下是我幾點建議:

(一)現在和家人創立感情

多和家人溝通,讓家人多瞭解自己在學校的生活情況。多向您家人輸入一些你自己的觀點,讓你家人多瞭解你,清楚你當前的一些想法。把家人變成自己你的知心朋友,把家人變成你心靈的港灣,這樣當你有困難時,就能會很好的獲得家人對你的理解。



(二)自己的內心要強大

家人不理解,自己生活迷茫。有時候和家人傾訴,家人依舊不領情,總覺得無法交流。這樣僅能靠你自己了,自己給自己多點情緒疏導,並告訴自己家人雖不能幫你分擔苦惱,但自己可以給自己做功課,自己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安慰。



(三)結交知心朋友

既然是學生,周圍當然可以有志同道合的同學。和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知心朋友訴苦,我相信你的好朋友或知心朋友會理解你的情況的。而且筆者認為和朋友傾訴更能有效的解決你內心的苦惱。



結語:

很多家長小時候沒有讀過什麼書,情感沒有當代學生那麼細膩,所以呢,家長不能理解也是正常的。希望提問者能看開點,不要因為家人不理解自己而感到生活迷茫。

家人固然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家人說的讓我們心裡覺得不好的話,我們也要看開點,更重要的是,溝通是很重要的。


胖達永永


我也從學生時代過來的,父母當時的想法和我的有很多不同,我也是感覺父母不瞭解我,簡直無法跟他們溝通,我當時也好迷茫,好無助。直到我為人母后的這些年突然明白父母的那些建議是對的,也許當時的方式方法有問題,當時不解其中理,解時已是其中人。

當遇到這些矛盾時,換位思考一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問題,不要侷限在自己固定的思維裡,畢竟父母經驗豐富,多跟父母溝通,這世上最無私的就是父母了,放下成見多聽聽父母的建議,你也許會豁然開朗的。


我願做一棵樹


那就把心裡得真實想法告訴父母相信他們會理解。以前我女兒跟你一樣。可是一番波折下來她得心裡話是最先給我說的。因為在他眼裡自己所有得叛逆不驥母親沒有放棄她。所以首先學會愛父母。理解父母得辛苦與不易!我相信你也會一天天長大。懂事!你說呢


李航得媽媽




父母的想法是,供你吃,供你喝,衣食無憂,怎麼還有那麼多的想法?

父母有的時候是真的不瞭解我們,雖然他們也從年少的時候有走過。因為時代不同,社會背景也不一樣,父母當時的所見所想和我們必然不同。

我也從學生時代走過,初中擔心中考,高中擔心高考,大學擔心畢業工作。其中還摻雜了暗戀,戀愛,分手等一系列感情問題。

到了大學,更多的是對未來的迷茫。不知道會找到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不知道會嫁給一個什麼樣的人,未來的的自己會不會幸福等等。更多的想法是自己能不能適應這個社會,能不能有一番作為。

想的太多,就越憂慮,越迷茫。


如果你還在初中,高中階段,那你目前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畢竟高考成功會讓你步入成功最簡單的方法。擔心都是多餘的,成績才能說明一切。

如果你上了大學,首先要明白一點,迷茫是很正常的,父母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你要自己調整心態,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為未來做準備。

首先,不用和父母訴苦,你長大了,成長中的煩惱要學會自己承受。如果真的很難過,那就找同學朋友好好的聚一聚,聊一聊。大家年齡差不多,成長的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

其次,明白你的專業是什麼?明白你的優點和長處是什麼?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般來說,未來的你從事一件自己喜歡的工作,主觀能動性會更強,也更容易成功。大學畢業後,有很多人不會從事本專業的工作,這也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

然後,大學裡需要考的一些證書,爭取畢業前拿下。譬如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如果你是會計專業,師範類,還需要考取相相關資格證書。如果能成為黨員,那也儘早入黨。所有的這些東西準備好,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最後,要接受自己頹廢的狀態,接受自己迷茫,接受自己的痛苦。所有的這些情緒都來自你的內心,是你的次人格。不要想著去消滅它們,而是要學會自己的壞情緒和平相處。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難題,我們要依次解決問題,而不是沉浸於痛苦中,無法自拔。

無論你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終究要長大成人,在社會的大染缸裡洗禮。我的建議是在年輕的時候好好學習,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本事。這樣無論你走到哪裡,無論發生什麼變故,你都不會太迷茫,你會靠著一技之長生活下去。

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無憂無慮的生活漸行漸遠,真心的祝福你在以後的生活裡保持一顆快樂的心。

站在我的視角,解說你的困惑。

關注我,關注鈴鐺營。


鈴鐺情感營


【超姐觀點】作為學生的你感覺家人不瞭解,應該是你跟父母溝通有問題,不要消沉鬱悶。換個角度思考你就會豁然開朗,天底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也許你訴苦的方式不對;也許是你自己矯情的緣故;也許是你訴苦太多讓父母反感......試著用父母的角度去換位,父母希望你堅強才會說你,希望你能自己解決問題,畢竟父母不可能庇佑你一輩子,你要學會長大,學著自己去面對問題。現在也許跟魚刺一樣梗在嗓子裡的事,過一段你就會覺得那都不叫事!人的情緒會隨著心情變化而改變,做事不要隨心所欲、我行我素,過多的訴苦家長會覺得你是無病呻吟、是嬌氣、是沒事找事,但父母還是愛你的!


父母養育你為的是讓你適應社會能自我生存,作為學生的你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同學間那些雞毛蒜皮的都不是事,心胸放開闊些,多替父母想想,他們每天辛苦勞作,承受各種壓力,品味生活的五味雜陳,無論外面吃多少苦,受多少罪都不跟你訴說,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應該的,這是做父母應盡的義務。你所訴的苦對他們來說不屑一顧,他們說你為的是讓你趕快成熟長大。

父母永遠是最愛你的人,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再誤解父母的愛,儘快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普羅旺斯超姐


在家和父母訴苦不被父母理解,反而被父母說,這些事說明父母和我們可能有代溝了,或是父母的壓力也很大,沒心情搭理我們。\r

我個人記得當我們不被父母理解是,我們應該理解一下父母,畢竟他們賺錢供我們讀書也容易的,我們有苦衷,可以找些很聊得來的知心朋友訴說,因為和我們一個年紀的,我們遇到的困難可能他們也會有,其實互相開導就好了。




項陽日誌


由於所處的時代不同,父母與我們之間往往會存在很難被理解的情況,或許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代溝吧。

不妨試試與自己年紀相仿,但是平時很有自己想法的人聊聊天哇,他們說不定會給你很多啟發。

再或者,試試拿一隻筆寫寫日記,靜靜地和自己對話,問問自己內心究竟苦惱的是什麼。為你祝福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