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共和制度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最早应该是出自于西周。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昏庸无道,引发国人暴动,被驱逐后,大臣共同推举了召公周公二相执政(也有说法是推举共和伯)执政,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是共和元年。共和制度在西周时期存在了14年,直到周宣王继位结束。

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罗马共和国

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共和泛指公民的公共事务,他强调国家的事务由全体公民来处理,因此相对于君主制度,它的国家元首是由公民选举而来的,并非是世袭制的皇权。共和制度虽然是在现代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在被广泛提起的,但在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共和制度时期,莫过于罗马共和国时代,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苏拉和马略,古罗马时期著名政治家,苏拉独裁统治严重摧毁了罗马共和制度

罗马共和国最终被罗马帝国所取代,由此可见其共和制度本身与现代仍然有较大差别,尤其是到了罗马共和国统治末期,由于各个阶层之间充满了矛盾,尤其是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无法根本调和。罗马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独裁是公元前82年,苏拉在贵族支持下,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而其后的前三头和后三头同盟。加剧了罗马共和制度的瓦解,不过要说敲响共和制丧钟的一次历史事件,无疑还是喀提林事件

喀提林事件

公元前63年,执政官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家里发生了一件十分严重的事件,有刺客悄悄潜入他家里打算刺杀他,然而这次刺杀并不成功,刺客落荒而逃。随后发现遭甙刺杀的并非只有他一人,还有一部分元老院贵族家里同样也遇到了刺客。通过细致的调查,西塞罗锁定了一个人

路西乌斯·塞尔吉乌斯·喀提林。因为他刚刚在和西塞罗竞争执政官的过程中遭到了失败。

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西塞罗,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后被安东尼暗杀

西塞罗本人是一个奴隶主骑士家庭,是一个贵族出身。西塞罗自幼梦想投身政治洪流,但由于早期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一度为几大家族所掌控,西塞罗想要投身政治十分困难,

出于步入政治的需要,西塞罗选择积极研究相关法律,并从事律师。也因为有律师这段生活经历,西塞罗极其擅长雄辩。由于曾为辩护不惜得罪了独裁官苏拉的宠臣,西塞罗一度远走他乡,直到苏拉死后才回到罗马。由于曾经身为律师,西塞罗的声望与日俱增,最终在选举中击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了执政官。

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喀提林选举失败后妄图发动政治革命来谋求自己政治地位

落选的喀提林本身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由于早年曾追随苏拉,因此得以升迁高位,历任大法官、裁决官、阿卡利家省总督。不过由于苏拉的倒台,加上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政策,喀提林两次参加竞选执政官,却两次都落选,事实上败给西塞罗,喀提林本身并不冤枉,但这样一来想要谋求一定政治地位的他以后再想通过选举上位非常困难,于是喀提林打算刺杀西塞罗,并暗中勾结一部分贵族发动政治革命。

西塞罗演说

刺杀虽然失败,不过喀提林显然并不慌张,首先这次刺杀并未有实质的证据表明他一定参与其中,另外一点本身喀提林还有众多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因而在两天后元老院会议,喀提林不仅照常出现,甚至还与别人谈笑风生。不过西塞罗出现后,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他站在元老院演说的台子上,怒斥喀提林以及其党羽在生活作风上的腐败,使得喀提林脸色十分难堪。

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西塞罗在元老院连续发表四篇演说痛斥喀提林及其党羽

喀提林也出声为自己辩护,很显然西塞罗个人雄辩的能力极大的影响了元老院会议上的风向,喀提林备受指责颜面扫地,不得不狼狈逃出了罗马。前往意大利北部准备找支持自己的没落贵族以及一部分苏拉的党羽发动军事行动。而在罗马的部分喀提林的党羽则被捕杀,虽然后来喀提林兴兵来犯,但也不是罗马共和军的对手,最终兵败被杀。

从整个喀提林事件来看,很显然只是罗马共和国历史上微不足道的小事,即便是西塞罗本人也因执政期内无所作为,仅一年就下台。但是他背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了罗马共和制度的垮台。

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古罗马贵族奢靡腐化的生活

一、贵族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从西塞罗和喀提林二人之间的矛盾来看,不难看出当时贵族与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纷争而发生的问题。从更早一些时候的苏拉独裁,到后来的前三头和后三头同盟,都能看到在利益驱使下的贵族,置平民的生存于不顾。而这种矛盾成为后来罗马共和国后期主要的矛盾之一,并因此引发了罗马共和国向帝国时代的转变。

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西塞罗本人是一个共和制的坚实拥趸者,同时也是一个法学家,然而由于其法学认识远远超出同时代,要知道在当时国家的统治者出于需要,经常跳过法律来严惩那些违背统治者意愿的人,无论是苏拉独裁时代,还是西塞罗在惩戒喀提林事件参与者中(甚至还因为排斥犹太人而非法吞并了他们的基金),以至于西塞罗本人遭到了公民党人立法反对。

罗马共和制下的问题

在特殊的时代限制下,罗马共和制有其独一无二的先进性,但同样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在喀提林事件中所展现出贵族与贵族、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外,还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生产力关系的逐渐发展中,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无论是公元前2世纪爆发的西西里奴隶起义,亦或是后来的斯巴达克斯起义,都充分说明了一点,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除了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外,更造成双方之间矛盾加剧。

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同盟者战争是罗马被征服的意大利居民为谋求罗马公民权利而爆发的一次战争

二、罗马共和制下的三元奴隶制度问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民众拥有三个等级,除了最低等的奴隶外,排在第二等的平民没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罗马在扩张初期曾对征服地区普及罗马法,被征服的民众一度与罗马居民享受同等公民待遇,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一部分被征服的地区居民不享有罗马公民的待遇,以至于引发战争,如公元前91年爆发的同盟者战争

敲响罗马共和制的丧钟:喀提林事件,各方利益冲突下的必然结果

凯撒是共和时代最后一任独裁官,因其对共和制度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凯撒大帝

三、独裁者与共和者的矛盾冲突。共和制度的簇拥者首推西塞罗,是旧制度的维护者,而凯撒、庞贝、安东尼等等无疑是独裁者的代表。西塞罗为了维护共和制,不得不在几个人之间跳来跳去,最终酿成自身悲剧命运,事实上在西塞罗时代,罗马共和制度下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已然深入骨髓,即便是西塞罗极力维护,却根本无济于事。

结束语

事实上西塞罗本身是一个思维十分超前的法学家,他主张人人平等,法律对所有人都应该具有适用性,这也是共和制的基础。然而由于所处的时代,本身贵族在治理国家上具有无与伦比的权利地位,使得他这一法律的根本主张得不到贯彻,如果立法的人手握权力,那么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法令的形式,刻意去针对某人,从而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这样一来法律成为了当权者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而不是像西塞罗本身认为的那样“依靠法律本性来施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