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不好孩子的时间管理

孩子上心理科,老师在教时间管理,谈到了需要遵循SMART原则。


1. 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2. 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3. 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4. 要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evant)5.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其实作为家长,当孩子一步入校园,由于课内和课外课程的增加,时间管理变得势在必行。然后我自己犯的错误,就是只看到时间管理的一面,就是把时间按照别人提供的模板,或者是被点赞最多的模板参考和直接拿来用。


结果导致的后果就是,根本执行不了,成为了摆设和形式主义。思考了下,总结针对我家孩子原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01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情绪是否接受,陷入情绪对抗。

02忽视孩子自身的特点,没有体现个性化。

03动力不足,内驱力不强。


例如孩子经常体会到的是,我完成了作业,你还是不肯给我充分地玩,玩游戏就那十几二十分钟,根本就过不了瘾,所以一提到去写作业,就开始百般对抗。所以现在就尽可能采用了一种游戏设计的方法,让孩子能更好地接受。毕竟我们不能以成人的心态来面对孩子。


有的孩子能一直坐着安静的看书读书,有的孩子坐久了就开始需要起来活动下或者做些别的。像我家娃就需要做一份作业后,需要去蹦蹦,你让他再坚持下来持续写作业,开始情绪四起,一场鸡飞狗跳即将会开启。把事情分块进行,在各类活动中调整,对他来说是更能适应的,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第三方面,可以让孩子加入一些小团体,或者能给予奖励的平台。所以一些网课的程序设计,通过给予金币,送小红花等形式,激发孩子对抗自己惰性的方法,或者和一些小伙伴一起相约打卡,互相监督,比起我们家长督促起来显得更有力量和效果。


时间管理对于我们成人尚且困难,更何况对于孩子,作为家长需要先建立在观察自己孩子实际情况的条件上,再来学习和参考别人的一些优秀方法,一位搬来用,招来的总是更多的挫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