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T的車到底需不需要熱車呢?

中國No1平安


熱車這個概念很早了,那時候的車都還是進氣歧管噴油、帶有霧化器的老式汽車。現在的車子基本都採用了缸內直噴技術,燃油直接通過噴油嘴噴射,不需要經過霧化。帶有霧化器的汽車,因為發動機溫度不達標會導致燃油霧化不徹底,可能會造成拋錨的現象,所以那時候的車子真的需要原地怠速把發動機溫度升高至正常水平。

現在的車子基本不需要熱車,打著火就走反倒對車子有好處,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需要了解一下積碳的形成和機油乳化的原因,積碳就是因為燃燒不徹底,燃油內的膠質物質附著在發動機部件上沉積形成的。機油乳化現象,也就是所謂機油增多。機油增多形成原因有兩個,一個也是低溫,另一個就是低溫短途駕駛。說白了,就是發動機溫度沒有達到工作溫度就停車不再運行了,活塞環把混合油氣刮進了曲軸箱內,正常溫度85攝氏度下,混合油氣會被蒸發重新進入進氣歧管參與燃燒,溫度不達標就沒辦法蒸發曲軸箱內的油氣 。這些油氣內肯定含有水分,長時間積累以後,會使機油內含水率過高,機油出現乳化變質的現象。

那麼現在的車應該熱車嗎?其實還是要看情況而定,如果你的所在地區氣溫低於零下三十五度,還是要乖乖的原地怠速熱車,其他地區可以不必如此。

但是,要注意冷啟動以後,需要原地等待個十幾秒,這時候機油全部回到了機油殼內,發動機各部件之間很有可能出現幹磨,造成部件的過度磨損。以機油泵每秒大約5米到7米的噴射速度,十幾秒就可以把機油泵送到各個需要潤滑的部位。

還是要注意,一般車子冷啟動轉速在1500轉。天冷時,啟動一瞬間轉速會達到2000轉。如果啟動轉速過高的話,還是最好原地等個半分鐘到兩分鐘,等轉速下到1200轉左右再開車也不遲嘛!

至於問題中提到的帶渦輪增壓的車型,其實沒有自吸與增壓的區分,增壓器雖然也需要潤滑,但是都是跟發動機共用一套機油潤滑體系。啟動以後,要注意的是低速行駛三公里左右,時速控制不超過40km/h,轉速控制在2000轉以內就可以。冷啟動切記初期不要激烈駕駛,渦增更不要大腳油門強行使渦輪介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磨損。


代號鐮刀


簡明扼要的說說幾句吧!

所謂帶T的車,就是採用了渦輪增壓器的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發動機多了一個渦輪增壓器,渦輪增壓器轉速高達幾十萬轉,非常嬌貴,空氣中有雜質或者潤滑性能下降,渦輪增壓器的浮動軸承很容易損壞。熱不熱車我們說的不算,只有渦輪增壓器的父母最明白自己的孩子。因此渦輪增壓器廠家在說明書上都會做出一系列的說明。



可以看出來渦輪增壓器的廠家,非常希望你熱車,發動機啟動後怠速運轉幾分鐘後在上路行駛(加載負荷)為宜。但是大多數人通常是打著車就開走,渦輪增壓器也沒有損壞。其實廠家讓你預熱,熱車,就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渦輪增壓器損壞率,提高渦輪增壓器的使用壽命。
上圖是渦輪增壓器的剖面圖,


渦輪增壓器工作時轉速高達幾十萬轉,渦輪增壓器最重要的部件就是軸承,因為轉速高,這種軸承與普通軸承是不一樣的。這種軸承就是一個銅套而已,也叫浮動軸承。下圖可以直觀清晰地看到浮動軸承的樣子:
這種浮動軸承只要潤滑良好,壽命是很長的。但是一旦機油品質差、壓力低、供油不暢,那麼軸承分分鐘就會因為失去潤滑而報廢。幾十萬的轉速,軸承磨損嚴重。這時候機油會沿著磨損的軸承串出去,機油消耗量增壓,機油可能從進氣道進入發動機參與燃燒,煙色實力藍色的。機油也可能串到排氣,排氣管會噴出少量的黑色機油,同時因為軸承磨損,增壓器密變差,高壓氣體洩露,增壓器起不到增壓的作用,影響車輛動力,動力腰斬。


因此增壓器廠家最喜歡大家熱車後再上路行駛。怠速熱車就防止渦輪增壓器機油供應不足,有時候機油壓力並不是一下子就上來的,尤其增壓器在發動機高處。而碰巧起車後機油壓力降低,那麼打著火就大腳油門駕駛,很容易導致增壓器燒燬。但是這只是增壓器廠家想到的,百無一失的叮囑的而已。

而大多數車輛只要機油供應系統正常,車輛啟動後幾秒鐘後機油壓力就已經足夠滿足增壓器運行。上面也可以看出來,只要機油壓力足夠,渦輪增壓器並不是那麼容易壞的。而生活中熱車也不需要原地十分鐘二十分鐘怠速等,太死板。其實上車後可以先啟動車輛,然後代好安全帶,幾十秒或者幾分鐘後,視當地氣溫來決定怠速時間長短。


水墨丹青一世情


人的體溫很重要,特別重要!體溫,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所以,現在,在特殊情況下,要首先查體溫!人的體溫37度,就沒有事了。

車的“體溫”也很重要。帶不帶T都一樣。渦輪增壓和這件事情無關。汽車正常運用的“車溫”要求是90度。所以,我們開起來,車溫始終保持在90度。這個90度,是車的“溫控系統的功勞”。這點,大家都知道。

我們在車的起動時,車的靜態情況千差萬別。有一年四季,有大江南北。最高時,車和發動機,變速系統可能達到零上40度;最低時,可能只有零下40度。特別是東北,西北地區,幾乎普遍如此。我在長春市,剛過去的冬季,早晨起車時,我都要看溫度表,最低達到過零下30度!

所以,為了車的最好利用,一定要讓車達到“最佳溫度”再起步。高溫,就無所謂了,可以打著車,就走。但低溫,絕對不行。一定要原地不動,熱車!不管是低溫低到多少,你要盯著溫度表,怠速發動到溫度達到15度以上,就可以安全起步,走車了!

如果,是老型號車,沒有溫度顯示,那就憑經驗了,也可以掌握。現在有個誤區,有人說,熱車“多少多少時間”,“多少多少分鐘”,這個不科學,不可取!因為,車的靜態條件溫度不同,怎麼能用時間來衡量?一定要用溫度來衡量!

各種汽車,達到零上15度,基本上就沒有技術問題,就可以了。再高點,更好,但需要時間和油。平衡點在15度。

在過去,在“老解放”時代,CA10B。我們都是用“熱水”去解決問題。發動機新加熱水,電瓶用熱水燙,發動機用熱水澆,達到升溫的目的。

一個老司機的話。有多老?駕齡46年,年齡68歲。


盛廣學雜家雜論


其實,不論是帶不帶T都不用刻意去熱車。每次我們早上打著車以後,剛開始轉速會比較高然後慢慢往下降,只要轉速到了1000轉以下時就可以走了,大約1~2分鐘的時間,這其實就是廠家設計的暖機程序,快速的達到最佳的潤滑效果,但在剛開始行駛時,速度可以適當放慢些,因為發動機的水溫、變速箱的油溫都還沒有起來。這樣操作既不會損害車輛,也不用浪費時間去做沒必要的熱車了。


愛探索的豪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子不需要長時間原地熱車,但是在冬天的時候也不建議立刻點火起步,最好是稍微預熱一下,因為冬季在冷啟動的時候,發動機的轉速往往會比較高,稍微怠速幾十秒的時間,發動機的轉速就會慢慢下降,保持穩定之後再起步會比較好。

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找一找車輛的使用說明書,上面都會有一些駕駛的注意事項,包括如何正確啟動等等,大部分車輛的使用說明書上都建議車輛在冬季冷啟動階段稍微怠速一段時間,等發動機轉速趨於穩定之後再緩慢起步,起步之後發動機轉速不能過高,否則會加劇發動機的磨損。起步之後應該低速並且勻速行駛一段時間,等水溫和轉速正常之後再提速。

長時間原地熱車是不正確的,因為會容易產生積碳等問題,而且車輛的尾氣當中存在很多有害氣體,容易進入車內而損害車內人員的健康。


汽車兄弟


為什麼需要熱車,其實很簡單,車子和人應該是一樣的道理,在正常的溫度下,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各種部位,才能保持正常的工作,人的體溫是36度到37度,而車的體溫是在80度到90度的情況下,屬於正常,在這個溫度下,車輛使用時間,壽命最長。

這樣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車子需要熱車,有一項調查研究發現,一輛車子的損耗,或者它的壽命,有1/3都是因為冷車情況下,損失掉的,可見熱車的重要性,有多重要?

關於熱車,渦輪增壓的車和自然吸氣的車沒有任何區別,渦輪增壓的車,就相當於多了一個渦輪增壓器,當然,也有一些機械增壓的車,比如說大眾系列,熱車和其他的車輛應該也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為什麼這麼說?

渦輪增壓的車,只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跑高速,突然間在服務區停車,請不要滅火,讓他的降溫系統,給車輛進行降溫,因為有的車子發動機和變速箱,是同一套降溫系統,這個時候突然間滅火,會讓我們的車輛,變速箱溫度過高,反過來會反衝,發動機的一些溫度,包括對,散熱系統都有衝擊。

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熱車,或者怎麼熱車,作為一個開車的人,一定要清楚,第一點,北方的車友,一定要熱車,特別是冬天,溫度在零下以下,一般情況下,建議熱車十分鐘左右,而夏天,或者南方的車友,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打火以後,等待一兩分鐘,車的轉速正常了即可,或者是怠速行車,等待袋鼠正常了,在加油門,第二點,車輛溫度沒有達到正常之前,轉速不要高於2000,溫度達到正常以後,就可以正常的開。



超級自駕遊


現如今絕大部分品牌的車輛都不需要進行熱車,實際上熱車是過去的老思維;有的朋友會說、熱車有必要,要不然轉速為什麼會那麼高?實際上冷啟、高怠速,只是因為在低溫條件下、燃油霧化差,為了保持怠速穩定而調高的怠速,重點在於提高低霧化水平時的容錯率,而這並不是原地怠速熱車的理由!


眾所周知、機械更容易出現低溫磨損,所以低溫冷啟、就該原地熱車?實際上機油是否能起到保護作用,重點在於機油壓力,而並非是機油溫度;機油壓力夠、就能保持潤滑;鄙人舉一個反例,冷啟時、機油流動性最差、而黏度最高,發動機最容易在機油變稀時、導致磨損甚至拉缸,可從沒聽過機油粘度大時、發生磨損的(這個道理不難,掰腳丫子都能想明白的問題)!其次冷啟原地怠速的轉速更高、直接走的轉速則低一些,呵呵、更高的轉速不發生磨損,低轉速反而造成磨損?這是反物理常識的;鄙人說不熱沒用、看看廠家怎麼說,如下圖所示、多品牌車輛手冊合集,都不建議原地熱車,朋友們為什麼寧信經驗、而不信廠家的要求呢?這是很怪異的現象。。。


那麼渦輪增壓車,是否需要原地熱車?

實際上渦輪增壓發動機、真不適合去進行原地熱車,尤其是在低溫下冷啟時、原地熱車很容易導致增壓器中間體漏油,漏出這部分機油會被吸入到發動機內、燃燒,這就是典型的渦輪增壓導致的燒機油,這就是為什麼增壓機往往比自吸更容易燒機油,因為它多了一個燒機油的新渠道,那就是中間體漏油;而原地熱車最容易導致中間體漏油,所以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的產生,我們應該儘量不原地熱車(尤其是在低溫下)!


如上圖所示,這就是一個渦輪增壓器的剖面圖解;綠色部分就是中間體,這裡面裝的就是起到潤滑作用的機油,當車輛低溫冷啟時、這中間體內的壓力非常大可以達到4、5BAR,而另一側的進氣歧管內的壓力為負(原地怠速、歧管為負壓);因為增壓器採用的密封都是壓力密封,特點就是壓力大了、肯定漏油;所以此時中間體內的高壓、就會頂著機油向負壓的歧管一側移動,一旦機油被頂出中間體、那麼這部分機油很容易被吸入燃燒室燒掉(即便沒被燒、也回不去了),導致燒機油;這就是為什麼增壓車的歧管內大都油乎乎!

所以渦輪增壓車是不適合原地熱車的,而且是非常不適合,並用過去的老掉牙經驗、來否定客觀存在的原理及機制,這樣是無意義的;尤其是在北方冬季冷啟車輛時,長時間的原地熱車造成中間體漏油很常見,可有幾個渦輪車友能搞懂什麼叫中間體漏油?因為都不知道這回事,所以自然不會重視、所以自然還覺得原地熱車有多好呢,對吧?鄙人也有增壓車,但從未熱過車、也沒出過任何問題;朋友們沒必要聽鄙人在這說,看看車輛手冊,鄙人的幾輛車的車輛手冊都要求不熱車,所以鄙人也就不熱車了,就是這麼簡單!


非專業車評


現在的車也需要熱,不論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車長時間停放,機油會迴流至機油底殼,啟動的一瞬間,活塞運動,機油泵把機油再抽上去,建立油壓,開始發揮潤滑作用,所以車輛發動機的磨損80%都發生在冷啟動的時候,這回就明白了為什麼出租車經常能見到跑60萬公里,100萬公里的,家用車幾乎很難看到!

回過頭來再說熱車,以前化油器時代熱車是原地熱,現在啟動後等個幾秒(這裡說的是長時間停車,白天不用,看水溫上來就沒問題),給機油一個潤滑的時間,剩下就開出去低速行駛,等水溫上來,一般60度就可以隨便開了!根本不用所謂的原地熱車5分鐘,除了浪費汽油,產生積碳外沒一點好處。現在有的車有節能提醒,原地熱車,汽車直接提醒,甚至有自動啟停的,會直接關閉發動機。


孤煙146903601


個人的一點點觀點,歡迎討論留言

開了二十多年車了,個人認為無論是自吸的還是帶T渦輪增壓的車,車輛經過長時間的停放(比如一晚上),著車時最好還是讓車輛熱個兩三分鐘,因為剛打著時,潤滑油都在油底殼裡,所有零部件沒有充分潤滑,存在有的地方幹摩現象。再個就是缸體壁的溫度還沒升溫,鍛造的發動機,一打著就走,久而久之就離大修不遠了。簡而言之就個一個運動員一樣,比賽前不熱身活動身體,一下子衝起來渾身不難受嗎?一個道理。




1確認過的眼神


在冬季嚴寒條件下,所有車型都要做好熱車工作,在啟動車輛後,要怠速運轉2~3分鐘,特別是帶T的車型,怠速工作能夠讓渦輪增壓轉更加潤滑,對於汽車車身的養護和保養有很好的作用。建議車主發動車輛後,注意看一下轉速,當轉速下降到750~850之間時,就可以出發,但是在初期不要加大油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