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调,让职场谎言无所遁形

企业招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误区:

相当一部分企业花了90%的时间用于筛选简历、面试、性格测评等,但是为了节省区区10%的时间,而忽略了做候选人的背景调查。

一般情况下背调的内容包括:


基本信息

工作履历(表现)

离职原因

商业背景

负面信息调查

上级及同事评价,等


如果忽视了背调,就无法识别应聘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致使企业用人成本增大、人才流失,甚至会为企业的经营带来潜在风险。


背调,让职场谎言无所遁形

关于背调,讲讲暑假发生的一件事:

王先生应聘上了一家保险公司的销售岗位,公司老板和HR对王先生都很满意(恰逢招聘旺季,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所以很快就和王先生沟通了入职时间、岗位职称、工资等信息,快速安排其上岗。该员工入职后,企业却犯了难,因为该家保险公司发现王先生之前存在有相关的司法负面信息。

《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等,都明确规定不得聘用具有相关不良行为的从业人员。

经过进一步合规合法的调查及谈话,该保险公司确认了,王先生存在的 司法负面等不良行为记录,所以 被 该家公司当场“劝退”。有效地避免了被诉讼的风险。


这件事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背调的重要性!

对哪些员工进行背调?

什么时候背调?

如何进行背调?


原则上企业需对每位候选人在入职前进行背调,如果嫌麻烦、怕效率低,那就专注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部、财务部”等关键岗位。

背调的形式主要可划分成两大类:主观背调、客观背调

主观背调:是对候选人的工作表现、评价进行主观核查。

主要的方式是通过采访候选人上一家的上司、同事、下属等对象进行调查(多以电话等形式),了解应聘者的工作态度、行事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客观背调:是对候选人的基本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潜在风险以及涉及行业某些条件约束的信息 进行核验。

最便捷高效的方式就是,调用官方授权的 API数据接口,通过简单录入候选人授权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直接核查候选人的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前科、涉毒、负面等行为,从源头杜绝风险。

现阶段由于客观调查的数据源头不一(分别来自公安、法院等政府机构)、合规、安全性难以保障,致使员工背调工作,难以全面、便捷的普及。


背调,让职场谎言无所遁形

图:基础背调服务流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