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奋力书写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阿坝新闻网3月17日讯(陈科)近年来,理县在风雨中砥砺前行,书写一段又一段传奇:高质量通过国检验收,实现贫困县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甜樱桃、大白菜等特色果蔬成为农民致富的法宝,百里优质果蔬长廊基本成型;生态农业体系不断健全,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理县,正以砥砺奋斗的坚强意志、坚不可摧的奋进力量,带领全县人民上下一心,不断书写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聚力三产联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现在我们正在种的是金盏菊,金盏菊不仅开花之后十分漂亮,还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以后也会陆续试种玫瑰等花卉。以后到我们农庄来,游客不仅可以观花采果,还能吃到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美食”,3月初,记者来到理县甘堡乡联合村云谷农庄时,理县蒲溪乡奎寨村村民祁富云一边在地里忙活,一边给记者描绘起了他的发展蓝图。

理县:奋力书写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蒲溪乡是省定贫困乡,经济条件差,1997年,年仅17岁的祁富云不安于现状,毅然外出打工,先后到薜城、红原、马尔康、成都等地,砌墙、学厨师、开餐馆,挖虫草、开铺子。2008年地震后到汶川水磨租地初试养鸡,2012年4月,祁富云登记注册了理县富裕野鸡驯养专业合作社,贷款5万元开始试养七彩山鸡和土鸡。

2013年8月,祁富云又创办了理县云谷农庄家庭农场,2015年12月,该农场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四川省首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016年底,祁富云以每亩一年200元的价格承包了甘堡乡联合村村集体高山撂荒地116亩,投资50余万元,改善基础设施,种植红富士苹果、红脆李、冰糖李等特色水果10000余株,开展野鸡和生猪养殖,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并依托甘堡藏寨4A级景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祁富云说:“理县有这么好的资源,而我又有从事多种行业的基础和经验,我就想把这两者加起来,应该能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如今,祁富云正朝着生态观光农业的道路大步前行,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到这支队伍当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理县:奋力书写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理县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把生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把循环工业作为过渡支撑产业,把全域旅游作为长远支柱产业,以三产带一产、促二产,加快推进农业优质化、工业绿色化和旅游全域化。

特色水果、畜禽养殖规模稳步扩大,甜樱桃、红富士苹果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顺利通过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验收;清洁能源深度开发,绿色工业发展壮大,循环工业链条不断延伸,一批优势企业逐渐成长;成功创建桃坪羌寨·甘堡藏寨和毕棚沟2个国家4A级景区,荣获四川省旅游强县称号,全域、全时、多元景区蓬勃发展。

加快民生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新指数

今年67岁的薛城镇南沟村村民徐安伦,30年前因意外事故导致双下肢截瘫,为2009年患乳腺癌到今年不幸去世的妻子共支付医疗费3.7万余元,而徐安伦也在2016年因褥疮动手术花费了3.6万余元,高昂的医疗费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钱都是找亲戚朋友借的,欠了一堆账。”回想起过去经历的坎坷,徐安伦满是感慨。

说起现在的生活,徐安伦充满了感激,“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报销比例逐年增多,感谢政府帮我争取了各种扶贫政策。”2009年的医药费按当时的政策报销了20%,县、乡领导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困难,将报销比例追加到40%,直到2014年他家被纳入贫困户,通过“新农合”、省医药爱心基金和县卫生扶贫基金救助等,医药费报销比例甚至超过了90%,经济负担减轻了许多。“逢年过节,县、乡领导都要来看望我,我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把身体养好,不给女儿添麻烦。”

徐安伦的话,是理县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提升的真实反映。而在理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只是民生改善、群众幸福的一个侧面。

理县:奋力书写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累计完成36个贫困村退出,1191户4325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97%,高质量通过国检验收,实现贫困县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健全医疗对口帮扶机制,1小时应急医疗救援服务圈基本建成,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甲等疾控中心。全面落实城乡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惠民政策,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后续生活保障问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不断完善城乡文化服务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如今,理县人口素质显著提高,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正是理县坚持以民生至上,建设“幸福理县”的成果。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美丽生态新家园

“我们一开始卖李子,薛城镇农村信用社就不担心金库里没钱了”。这是这几年来理县薛城镇列立村耳瓦组村民朱继成最爱开的一个玩笑。玩笑的背后,却真实反映了理县基础设施建设给群众带来的直接效益。

木卡乡列立村耳瓦组地处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半山,以前靠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为生,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2834元,有建档贫困户12户。为了脱贫致富,2009年,时任村支部书记朱继成开始带领大家种植青红脆李。

理县:奋力书写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要想富,先修路。列立村青红脆李种植产业飞速发展的几年,正好也是理县大力加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几年。如今的列立村,路上山、水到田、电入户、通讯网络到家门。群众再也不用靠天吃饭,指望着老天爷来一场雨,也不用辛辛苦苦上山下山去贩卖作物,而是等着果贩上门,网络全覆盖,不少人还通过电商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

在交通迅猛发展的同时,理县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乡规划设计,统筹城乡功能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城乡配套设施,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同时,理县深入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优化提升“路水田林园”等基础设施,突出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浓郁、环境舒适优美的藏羌民居村落,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构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理县,正以奋勇争先的决心和闯劲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以走在前列的信心和拼劲迈上幸福、美丽、小康“三个理县”建设的新征程,书写一份无愧于新时代的“理县答卷”,昂首阔步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