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


拉開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


最近耳聞親戚家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暑假每天沉迷於電視手機,早早地就帶上了厚厚的眼鏡;白天睡覺,晚上折騰;臨近開學時經常作業寫不完,有一次離家出走了兩天才被家人在網吧找到……


聽到這樣的消息我不禁感嘆:拉開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自律對於孩子到底有多重要?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讓孩子在自律中成長?


記得電影《摔跤吧!爸爸!》裡,兩個女兒在抗爭爸爸的魔鬼訓練時,參加朋友的婚禮,新娘的一番話使她們突然醒悟,從而開始了極度自律的訓練狀態。這種自律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認識,她們認識到了這些對於自己的意義,認識到了這些對於自己成長的必要,也認識到了那背後濃濃的父愛。那對於家長來說,我們怎麼才能引導孩子進入到這種自律的狀態,讓孩子在自律中成長呢?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什麼才是自律?自律是抵抗外界誘惑、自我約束的能力。很多人將自律和壓抑、忍耐混淆在了一起,簡單地認為自律就是壓抑慾望、忍耐痛苦。我個人覺得並不是如此,抵抗外界的誘惑有很多種方式,自我約束的方式也有很多,如果只是單純的壓抑忍耐,最終會像洪水一樣爆發。


很多媽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會想買衣服的衝動,有時這種衝動會變得很強烈。怎樣剋制消費衝動的呢?想過很多辦法,但是都會有波動,有反覆。情緒一起伏,買衣服的衝動就高漲起來了。但是,很多媽媽一有了孩子,這種買衣服的衝動一下子就降了很多。這就告訴我們自律的動機很重要,單純的忍耐壓抑更可能使慾望變為洪水猛獸。


也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自律是對自己有損耗的,即便是家長都不能很隨意的控制,更不要奢望孩子能做得很好,那當孩子因為自律而在損耗自身的力量時,我們怎麼給孩子加油打氣呢?


拉開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


我小時候對於冷飲是非常瘋狂的,暑假每天能吃5根冰棒,甚至對於正餐都可以不吃。當時我母親對我說:“媽媽知道天氣熱,冰的吃的很舒服,而且冰棒很甜很好吃,媽媽也很喜歡吃,但媽媽很擔心你吃多了會鬧肚子。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天最多隻能吃4根。”母親採取限制的方式,慢慢把我吃冰棒的數量減少了,並且慢慢用冰西瓜代替,甚至教我自己動手做西瓜冰棒,轉移我的注意力,慢慢地使我對冰棒的瘋狂程度下降了很多。


所以我認為,當孩子不懂得怎麼自律,自律對孩子自身情緒又很大消耗的時候,我們能做這些來給予孩子支持:


第一:接納孩子的感受,慢慢拒絕行動。父母接納孩子的感受是一種神奇的能量,它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慾望是被允許的,而不是被強行阻隔的。這其實更有利於孩子正確認識事物,而不是依靠和事物切斷聯繫或壓抑情緒慾望來達到自律的效果。當孩子慢慢理解他的感受被允許,只是我們為了一些其他的問題而必須控制時,孩子的自律就從心底建立起來了。


第二:每一次不要要求太多,及時鼓勵孩子。孩子自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在父母帶領下,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每一次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太多,要遵循“跳一跳”的原則,將目標設定在孩子能做到但又要努力一下的範圍,在孩子完成目標後及時給予鼓勵,強化孩子對於自律的積極感受。要接納孩子出現可能反覆的情況,如果一直保持高水準的要求,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消耗的,他就更有可能變得不自律。


第三:養成有規律有節奏有原則的生活方式。孩子在3歲左右我們就可以讓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從身邊的小事做到有自律的生活,將會影響孩子對於大事上有自律的處理。因為父母在生活中的小事在培養孩子自律的觀念,會讓孩子對於自律的理解和認識深入骨髓,因此有節奏有規律的生活對於孩子來說意義重大。


自律對孩子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該怎麼和孩子講自律的重要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