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知生活充滿嚮往,勇於挑戰。再轉荊州劉為彪大哥文以自勉。

靜和動是一對矛盾,又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人總是靜久思動動久思靜的,就像旅遊,在一處住久了,就有出去旅遊的衝動;在外面流浪久了,又會有回家的嚮往。人與社會的關係也是這樣。一人獨處久了,就想湊湊熱鬧;熱鬧久了,又想一人獨處。

我的內心總是趨向於靜謐,不喜熱鬧。在生活的大多數時間,願意一個人靜靜地避開人群,過自己安靜的日子。我在濱海小城,可以一個人在一棟空蕩蕩的大房子裡一住幾個月,別人會以為苦,我卻怡然自得。

獨處需要兩種元素,一是內心強大,二是內心豐富。內心強大是指對他人沒有依賴性,能夠獨立支撐,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像一棵獨立支撐的大樹,而不像繞樹的春藤;像獨立完滿的人,而不像依人的小鳥。內心豐富是指不會真到了無所事事窮極無聊的地步,總是有寫作的動力,有讀書的渴求,有觀影的興致,對美有永不饜足的愛好和追求。只有這樣,才能只是感到時間不敷使用,而不會感到無聊。

叔本華的鐘擺理論在說,大多數人在需求未得滿足時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滿足時陷入無聊,人生就在這痛苦與無聊的兩端像鐘擺一樣擺來擺去。在一切物質需求已得滿足的境況中,能夠繼續自己對於愛與美的不懈追求,終身不必陷入無聊境地,這是對人的一個極大挑戰。我面對這一挑戰躍躍欲試,信心滿滿,決心將全部身心浸淫在對愛與美的狂熱追求之中,並把這一激情保持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