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在考研複試被淘汰?

姑孰侯


其中有三類人容易被淘汰,包括:

  一是初試成績雖然不錯,報考同一研究方向或導師的上線學生也不多,但在複試中出現較大問題的考生。比如嚴重缺乏專業知識背景,試驗技能太差無法進行試驗,面試表現太差等。

  二是報考同一導師的上線人數超過錄取人數,初試成績與其他報考同一導師的考生的初試成績相比差一大截,並且沒有其他特別優勢的考生。因為現在研究生的錄取仍然先考慮第一志願,其次才考慮成績、能力優劣。這樣有的上線考生雖然成績並不怎麼好,但由於報考這一研究方向或導師的上線人數較少,所以被錄取,甚至佔公費指標。

  三是初試成績不好,複試成績也不突出,綜合成績倒數排名,又報考熱門專業的考生。這個也因校而異,有的學校只要初試成績上線,複試中無大的問題,報考該導師的研究生就此一位就會被錄取。

1、做好複試準備

  考研面試有跨專業和非跨專業的,非跨專業要做好的準備是筆試面試內容要有參考依據,不能鬆散無形,不然老師會認為你的面試沒有專業的參考書目,基礎不紮實,這樣就大大拉低了老師對你的印象。

  另一方面就是跨專業考生的考研,需要對報考專業有較為深入的瞭解,避免當老師問為何報考此專業時得不到較滿意的回答而影響分數。

  最後就是無論哪一方面的考生,都應該建立一個良好的心態,回答問題娓娓道來,從容不迫,為你帶來加分的可能。

及時掌握最新消息的意思,初試過後,要及時地打聽自己的排名消息,不要什麼都不過問,以免耽誤調劑的最佳時期。假使被淘汰出去,也可向一些招收調劑的學校進行諮詢。

  另外多聯繫往屆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該學校考什麼,往屆的學長學姐最知道了,是一個不錯的溝通媒介,跟他們進行聯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後,要了解導師的“動態”,導師出的題,就是他的研究方向,可以搜索該老師的期刊論文對老師進行一定的瞭解,最好可以登門拜訪。

  2、參考往年該學校和導師的選擇情況

  開始也提到,選拔的方法各種各樣,有的學生初試剛過線,複試有時候就顯得有點吃力了,在差額制中,優 勝劣汰,結果不得而知。也有複試中默寫方面的不合格,直接被“pass”掉。

  但是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是否報考同一學校或導師的影響,如果是導師名下學生“超額”,則即使你成績優秀,也會被刷下來,若果哪一年碰巧報考該導師的學生較少,就可能被錄取,甚至佔公費指標。

  3、英語雖不是主課但很重要

  複試中,考官很有可能考察你的英語水平,因為當涉及一些比較專業性的問題,尤其是將來需要翻閱參考文獻時,英語是不可或缺的,英語筆試部分的考試大部分以一般的試題為例,所以可以參考一些四六級、雅思託福試題。

  另外還有對英語口語的考察,會以本專業為例,事先要準備一些,到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和語塞。總體來說,考試英語前,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蒐羅掌握一些實時熱點,最新期刊,民風民俗,專業知識等。


中公教育唐山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當前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分為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考生最終能否順利走進研究生課堂,要根據初試和複試的表現進行整體的排名,所以當前複試對於考生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

通常情況下,在複試階段直接被淘汰的情況非常少,如果沒有出現複試科目不及格的情況,或者是面試出現重大“事故”的情況,通常複試是不會被直接淘汰的。不同學校和專業在複試期間也有不同的規定和要求,考生在複試之前應該詳細瞭解這些規定,同時做好相應的準備。

以計算機專業為例,通常在複試階段會有三個比較大的考察環節,其一是筆試環節,筆試環節主要考察考生的知識面,往往不會有太大的難度,很多學校也會以選擇題的形式來考察。但是筆試環節一定要達到及格線,一部分高校會規定達不到及格線的考生直接淘汰,這一點一定要引起考生的重視。

其二是實踐能力考察,一部分學校會採取上機實驗的考察方式,按照歷史經驗來看,上機實踐的難度會相對比較大,往往會考察不同場景下的算法設計和算法實現能力,而且上機考察也會佔據較大的比重。如果上機考察的成績特別低,也很有可能會被淘汰。

其三是面試環節,面試環節在整個複試環節的佔比是比較大的,雖然不同學校有相應的規定,但是面試環節往往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考生的複試成績。在面試環節,通常要重視表現出自己的讀研願望,同時也可以簡單說一下自己的讀研規劃,能夠從多個方面讓老師感覺到自己對於讀研已經有了充分地準備。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因為我經歷了兩次複試,還和導師一起進行過複試面試。對於考研複試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複試最開始的筆試十分重要,會佔考研總成績的很大比重,甚至有些學校的複試筆試所佔比重接近初試筆試,而且複試筆試不及格,初試考再多,面試得再好也不行。

其次,如今大部分面試需要進行英語問答,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以給老師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加分項。

同時,面試中的問題回答也很重要。大部分的面試問題,都是面試老師根據你的畢業設計內容來進行的,所以一個好的畢業設計和對畢業設計充分的理解也是加分項。

最後,在面試時,自身儀態也很重要,說話禮貌謙遜,不卑不亢,不緊張,不磕絆,沒有老師不喜歡這樣的學生。

我認為的注意事項大概就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興趣使然的阿展


1、信息獲取不充分

這裡所說的信息獲取不充分,主要是指對於分數線、錄取人數、報錄比等不瞭解,你要對自己報考的院校的這些數據特別清楚,根據自己的分數做好定位,這樣也算是做到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2、複試準備時間短

很多分數擦線的童鞋,開始一直在忐忑的等待分數公佈,因此也無心準備複試,等到分數公佈、複試名單公佈,這個時間距離複試大概就只有十幾天的時間,除去你在路上的時間,再除去你平復進入複試的興奮心情,真正複習的時間不到10天。也就是很多人複試失敗原因,就是複試準備時間太短,導致準備不夠充分。

3、複試準備太浮躁

除了時間短,80%的人在這個時候都是很浮躁的,因為興奮、忐忑等因素,加上春節剛剛結束,因此讓你馬上進入狀態去複習,也是很難做到的。時間有限再加上浮躁的心態,無論是專業課的書籍還是英語都不會很認真的去準備,這也是很大一部分複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因此,複試複習一定要儘快調整狀態,戒驕戒躁,踏實複習。

4、信心不足

60%的人複試失敗就是因為信心不足,這是關乎一個人整個複試狀態的心態!試想一個人只看到別人400+就開始懷疑自己,那麼在考場上他還能發揮好嗎?面試環節都是導師來打分,而導師打分的部分依據就是看你整個人的面目狀態,是不是自信滿滿,是不是積極向上,對自己的肯定就是對未來的肯定,導師喜歡自信的學生,這樣在以後的讀研期間遇到困難也能積極去面對。


弗朗索瓦卓


研究生複試結果依據筆試+面試,一般來講,筆試成績起主導作用,也就是說筆試成績才能與競爭者拉開差距。對於面試,只要你不太緊張,通常分數差距不大,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