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前后,官职地位为何都不是诸葛亮最高呢?

寒风


这个问题并不准确,在刘备称帝前,诸葛亮的官职确实不是最高,不过刘备称帝后,诸葛亮的官职就是最高了。但是不管什么时候,诸葛亮的权力其实都挺大。

在演义中诸葛亮出山以后,刘备就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不过历史上诸葛亮一开始只是以谋士的身份给刘备出谋划策。直到刘备夺取了荆南四郡以后,诸葛亮才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

军师中郎将是刘备为诸葛亮专门设置的官职,从后来诸葛亮被升为军师将军看,这个官职在杂号将军之下。而同时期关羽是荡寇将军,张飞是征虏将军,赵云是牙门将军,诸葛亮的官职并不算高。

但是诸葛亮不仅为刘备参谋军事,而且还管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相比关羽等人只是以太守身份领军或者管理一地,诸葛亮的权力并不算小。

刘备入川以后,诸葛亮升为军师将军。从后来刘备手下劝刘备进汉中王的表章上看,诸葛亮在马超、许靖、庞羲、射援之后,名列第五,高于关羽等人,官职依然不是最高。

不过此时诸葛亮还“署左将军府事”,协助刘备处理政务。汉中之战刘备不在成都时,诸葛亮就负责坐镇成都处理大小事务,还负责汉中之战的后勤调度。而马超不过是一个降将,并没有太大权力。许靖等人只有一个虚名,权力也不如诸葛亮。

所以在刘备夺取益州以后,诸葛亮在刘备手下权力还是很大,只有坐镇荆州的关羽才可以和他相比。

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被提升为四方将军,其他文武官员也都有封赏。诸葛亮依然是军师将军,此时他的官职在蜀汉阵营中比之前排位还要下降。不过诸葛亮的权力并没有缩小,还是协助刘备处理政务,从权力角度来说没有任何改变,同样只有关羽能和他并肩。

刘备称帝以后,诸葛亮的官职来了一次飞跃,被封为丞相、录尚书事。丞相是百官之首,蜀汉时期诸葛亮是唯一出任过丞相的人,可见官职之高。而录尚书事职务虽然不高,却可以审核哪些奏折要给刘备处理,哪些不需要,权力也是极大。而在张飞死后,诸葛亮又兼司隶校尉一职,司隶校尉可以监察百官,其职权也非常重要。

诸葛亮一人身兼丞相、录尚书事、司隶校尉三个职位,加上他还是刘禅的老师,所以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无论是从官职还是权力来说都是蜀汉集团里最大的一人,无人可以相比。

也正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非常信任,给了这么大的权力,诸葛亮才会尽心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不沉的经远


首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在刘备称帝前后的具体官职。《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少府王谋等上言: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

这是蜀汉几位主要大臣在去劝进刘备称帝,也体现了刘备在称帝前、做汉中王时期各人物的地位排行,许靖第一、糜竺其次、诸葛亮居三。但在刘备称帝后,官职顺序变成了1、安汉将军糜竺;2、丞相诸葛亮;3、司徒许靖。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刘备称帝前后,作为最主要谋士的诸葛亮的官职地位都不是最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诸葛亮的资历不够高。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开国之君在对臣子封官授衔时,首先考虑的都是资历,然后才是功劳。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在刘备流落到新野时才出山的,也就是在刘备创业的中期才加入,他在蜀汉集团的“工龄”是远远不能和排第一的糜竺相比的,那么糜竺又是何许人呢,我们来看看他的简历。糜竺是在刘备投靠陶谦的时候结识的,那时可以算是刘皇叔创业的初期。当时的糜竺是三国五大富豪之一,家族资产相当庞大,而刘备在投靠陶谦时,身边落魄得只剩关张两兄弟,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的纯屌丝一个。但是糜竺慧眼识珠,认准了刘备这只潜力股,于是拿出了大笔经费和两千家奴资助给刘备,助其东山再起,不仅如此,糜竺后来还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自己也义无反顾地追随他。正是由于糜竺的大力支持,刘备后来才得以咸鱼翻身,因此刘备对于这个小舅子一直都是非常感激的,也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嫡系,所以说在资历这一点上,后来才加入的诸葛亮是远远不能和糜竺相比的。

其次,蜀汉内部派系太多。刘备集团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团结,其实内部派系林立,主要分为四大派势力,分别是糜竺孙乾简雍为代表的元老派(还有关张赵等猛将)、诸葛亮杨仪蒋琬为代表的荆州派、法正李严黄权为代表的东州派和许靖谯周为代表的益州派,还有一部分游离在四派之外的小派系,比如马超、马岱为代表的凉州派系(勉强算得上),王平、夏侯霸这样的降将等。而诸葛亮作为荆州派系的代表人物,虽然后来在朝中掌握了大权,但是在当时蜀汉内部的人脉和影响力还是不如元老派和东州派的,如果诸葛亮的官职排第一的话,肯定会引起其他派系的不满,因此刘备只能让资历最高的糜竺当第一,其他人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最后,刘备那时对诸葛亮还是有所防备的。刘备知道自己的接班人阿斗论手段和能力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如果早早地就让诸葛亮独掌大权,登上权力巅峰的话,难免久了他会生出二心。而糜竺则不同,他是自己的心腹嫡系,又是小舅子,并且他能力平平,对自己也绝对忠心,因此让他排第一正好可以压制诸葛亮一下。

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因此才华出众的诸葛亮在刘备称帝前后,他的官职地位都只能屈居在糜竺之下。


汉时明月


刘备自南阳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被其精神所感动。诸葛亮出山后,也一直不负刘备。火烧新野,击败夏侯惇,联盟东吴,以少胜多的打赢赤壁之战,占领荆州南部四郡。而后开始占领汉中,使得刘备入主益州,开始称王称帝。但是,诸葛亮的这些功劳,在刘备称帝前后,他的官职都不曾改变。原因如下。

其一,年纪小于许靖,关系逊于糜竺。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可以得知排在诸葛亮前面的有两个人:许靖和糜竺。

许靖的年纪比诸葛亮大,而且他的威望范围比诸葛亮要广。许靖成名于“月旦评”的创办,而“月旦评”出现在东汉末年。换言之,许靖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便开始声名远扬了。许靖和许邵善于通过面相,以及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总结,从而对每个人的评价都十分精确。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求着许靖和许邵为他们评价,而这些人中,有袁绍、曹操、陈为,以及陈蕃等人。因此,虽然后来的“月旦评”停止创办了,但许靖的名声却传播和不断的沉浸下来。刘备建立蜀汉之初,就需要这种有名望,而且又有广阔人脉的人去加入。所以,刘备封许靖为太傅。

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又得刘备倚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更多的像是战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远不够糜竺和刘备是家人关系。在刘备还未发迹之初,糜竺就看到了刘备的潜力,并开始对刘备进行投资。

再后来,刘备的势力得到壮大,糜竺更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从而使得糜竺和刘备两人的关系更为紧密。而对刘备而言,他是靠仁义礼信来立国的。他很清楚糜竺在前期为自己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也知道自己能不断的发展有糜竺的一部分功劳。

所以,为了显示自己不忘本,把糜竺提升到安汉将军的位置。虽然这是一个杂牌将军,但好歹也是一个“将军”的名头。

其二,有名无实,无名有权。虽然太傅和安汉将军的名分比诸葛亮这个刘备自创的“军师将军”的名分高。但是,太傅只是一个虚职,没有实际的权力。而安汉将军也是一个杂牌将军,他对军队的军事调动权力也有限。

而诸葛亮不同,他这个“军师将军”的称号是刘备自创,并且是符合诸葛亮的身份的。而且在军事上,刘备也知道自己的才能有限。所以,对于军队的调动。以及将领的认为,刘备给了诸葛亮很大的权力。而且诸葛亮在军事上,还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所以,在这一点上,许靖和糜竺是无法和诸葛亮相比较的。

其三,刘备害怕功高震主,以及无处可封。诸葛亮对蜀汉,对刘备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诸葛亮刚入刘备的麾下,刘备便一下子提拔他为军师,行使先斩后奏的权力。

但是,以当时的战乱,以及诸葛亮的才能,他的功劳肯定不会在原地踏步。所以,如果一下把诸葛亮的官职封的太高,或者是一下子升的太高。那么到了后面,诸葛亮一直在立功,刘备就没有东西可以封赏给诸葛亮的了。


所以,为了避免无官可封和诸葛亮功高盖主。刘备只能让诸葛亮担任“军师将军”的职位,但是他的权力不但不减,还稍微有点提高。

也许,这就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另行补偿。


韶华倾梦


往前参照张良,往后参照刘伯温。道家人物运筹帷幄,虽有安邦定国之功,多功成而不居、轻名而重实。


逍遥游ing


在我们的印象中,诸葛亮似乎从来都是刘备集团最重要的人,也是职位最高的,要不然,当年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尤其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蜀国丞相兼职益州牧,可以说权倾朝野,权力大的连蜀国皇帝刘禅都忌惮三分。如此之人怎么可能不是官职最高的呢?

但实际情况是,诸葛亮无论是在刘备称帝前,还是刘备称帝后,官职都不是最高的。我们要搞清楚两个事实。

一个是权力并不等于官职,第二个是刘备称帝前,诸葛亮似乎并不是一开始就权力很大。比如夷陵之战,当年刘备为了给自己的兄弟报仇,不顾一切地发动夷陵之战,结果被东吴打的落花流水,再现了当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惨样。

如果说诸葛亮官职很高,权力很大,那么,此时他在哪?为何不阻止刘备打夷陵之战呢?所以说诸葛亮在刘备集团并不是官职最高的。我们的疑问是,既然不是诸葛亮,官职最大的是谁?是糜竺。

《三国志·先生传》中有明确记载:“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少府王谋等上言: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可以看出:许靖第一、糜竺其次、孔明居三。

刘备称帝前,排在第一的是许靖。许靖是个什么官呢?太傅。太傅是古代三公之一,周代开始设置。到东汉的时候,每一个皇帝即位,都设置太傅,参与朝政,为众臣之首。所以说太傅才是官职最高的。

不过太傅虽然是职位最高的,但没有实权,只是个虚名,一个头衔而已,专门为个别德高望重、名震天下的年迈人士设立。值得一提是太傅是古代唯一一个处在皇帝之上的官,因为太傅是皇帝的老师,是专管皇帝一人的。因此从地位上讲,不用说丞相,就连皇帝都得敬太傅三分,只不过这一职位没有管理实际事务的权利罢了。曹芳在位期间,司马懿的官职便是太傅,因此,有实权的还是丞相。但不管怎么说,太傅职位最高,比诸葛亮高。

后来刘备称帝后,许靖的地位不再,落到了诸葛亮之后。那么,诸葛亮是职位最高的吗?依然不是,职位在他前面的是糜竺,因为糜竺地位未变过。刘备称帝前,许靖第一,他排第二,刘备称帝后,许靖下去了,他顺势排名第一。这个安汉将军糜竺到底是谁?为何比诸葛亮职位高?

其实,糜竺是刘备的大舅子。糜竺东海郡朐县人。他的祖上世代经商,家族资产相当庞大,据说还是三国时期的五大富豪之一。当年徐州还是陶谦主政的时候,就曾聘请糜竺作别驾从事。陶谦死后,刘备成了徐州刺史,而当时迎接刘备的正是麋竺。糜竺开始认准了跟着刘备干。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术争夺徐州,刘备率兵前去抵御。结果吕布乘着刘备出征袁术时,袭击刘备的大后方,还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只好把军队撤到广陵的海西。将军杨奉、韩暹等人又在徐州、扬州一带骚扰游动,刘备虽将他们打败,但也是十分的疲惫困乏。正是糜竺拿出自家钱财,帮助刘备用作军资,刘备这才得以渡过难关。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糜竺不仅继续出钱,还把自己妹妹许配刘备,是为糜夫人。

由此可见,糜竺对刘备的这份大恩,刘备是一辈子都无法偿还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刘备这么看中糜竺了。可以说,没有糜竺就没有刘备的今天。糜竺是他刘备崛起最重要的支持者。

除此之外,糜竺还有一个特点是不管事、忠诚本分。曹操曾通过册封拉拢糜竺,但被糜竺拒绝了。可见糜竺为人,让刘备十分放心。

不过糜竺虽然地位仅次于刘备,高于诸葛亮,但他也没有实际权力,与诸葛亮根本没有可比性。毕竟诸葛亮是丞相,皇帝之下最大的。刘备称帝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镇守成都。从权力上看,诸葛亮的确在刘备称帝后,迅速就做到了二号人物的位置。

但职位最高的还是糜竺。《三国志》对他的记载是这样说的:“益州既平,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竺雍容敦雅,而干翮非所长。是以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然赏赐优宠,无与为比。”

这段史料的意思是糜竺官阶在诸葛亮之上,雍容华贵、慢条斯理的他从未参与军政事务,然而刘备给他的封赏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Zh上善若水W


那个时候,这个官职不重要,只要主公开心,一个县令就能成为副军师,庞统就是例子,打江山才是最重要的,江山有了,官位才有价值,不然光杆司令,有啥好的


亢龙会有悔


刘备称帝前后时,他的帐下己不仅仅是他自己原来的嫡系人马,还有后加入的别的政治集团和势力的人马,比如益州本地的士族集团和原刘焉刘璋父子留下的东州集团等,刘备要想政治稳定地位安稳,必然要笼络和安抚这些政治集团的头面人物,给予高官和要职。而诸葛亮作为刘备自己的嫡系,在刘备站稳脚根的非常政治时期,只能以刘备政治稳定的大局为重,暂时屈居人下喽


天命与剑8341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给大家呈现出一个迷雾,那就是在刘备军营中,老大是刘备,老二是军师诸葛亮,而且在很多桥段中都可以看到刘备说:请军师用兵吧、一切由军师说了算……于是大家就都以为诸葛亮在刘备的军营中的权利只是在刘备之下,包括在后面刘备集团建立蜀国之后,诸葛亮担任蜀国丞相一职,大家都以为诸葛亮的官职仅次于刘备,但是在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官职并不是最大,前有糜竺,也就是刘备的大舅哥,后有许靖,所以诸葛亮在蜀国的官职也就是老三。

在蜀国阵营中,老二(职位)是虚职,虽然职位很高,但是没有什么权利。在回头看诸葛亮,不仅掌管着军国大事,而且是不是又给后勤部出出主意,所以虽然在蜀国诸葛亮的官职不是仅次于刘备、刘禅,但是他拥有的权利是仅次于皇帝的。以至于刘备白帝城托孤让诸葛亮取代刘禅,掌管军国大事,所以在刘备眼中,诸葛亮犹如一把利剑,而刘备正是那个可以发挥利剑的最强威力,诸葛亮的才能这才能发挥到最大。

其实,在每一个朝代建立时都会论功行赏,大封天下,那些开国元勋大都封到一定的官职,而那些皇帝的亲戚自然也会得到封赏,那些皇亲国戚,也就是皇族吗,受封的官位自然不会比那些大臣的官位低,但是呢,他们又没有能力掌管大权(主要害怕分解皇权),所以皇帝就想了一个办法,设置了一个虚职,表面上官位很高,但是都是虚职,没有什么权利。在唐朝时期,最高的官位只到三品,一品和二品都是虚职。




文艺青年Right


其实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一个记载,上面说了一个故事,就说出了刘备在称帝之前,诸葛亮的准确地位。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少府王谋等上言: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详细地看出,当时诸葛亮不仅不是第一,而仅仅排在第三而已。一直到,许靖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落到诸葛亮之后,即使这样糜竺,还是在诸葛亮的前面。

那么大家就会问,糜竺是何许人也,刘备为何把他的地位,安排得这么高,诸葛亮的功绩都不能影响分毫。

说起糜竺,第一个身份就是刘备的大舅哥,他被刘备封为安汉将军,这个职位在我们的认知中,和王爷相当。

其实糜竺能够得到高位,不仅仅是刘备的大舅子的关系。在刘备投靠的时候,和糜竺相识,当时的糜竺也是风云人物,他是三国时期的五大富豪之一,家族资产可以说富可敌国。

当他认识刘备之后,认为他可以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开投资刘备,准备和他一起干。即使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还把家中的大部分财产拿出来,资助刘备,还为刘备准备了两千家奴,当成的储备。

刘备逃亡的时候,甘夫人下落不明,糜竺感念刘备身边无人照顾,毅然把妹妹许配给刘备,也就是著名的。

糜竺还有一个特点,这个人虽然家财万贯,可是人很忠诚,也不爱管事。即使用高位拉拢他,都没有成功。糜竺唯一被刘备所用,在所有的历载上,只有一次出使,其他在无其他的事件。

但是大家要明白,虽然糜竺在蜀国的地位,高于诸葛亮,但是他没有实权,根本就不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刘备对他的重视,也就是感念他的恩德,对他的赏赐,蜀国无人可及。

下面我们就说一下“丞相”职位,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其实丞相,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大臣们都是帮助治理国家的,只有一种情况,才会有丞相一职,那就是这个人必须能够,以一人之力强国兴邦,或者扶持幼帝,这个时候才会出现丞相一职。

从这里看,丞相也不是随便可以设立的,主要因为他的权力太大了,皇帝都可能成为摆设。比如无能,有丞相扶持,是一种幸运,也年幼,有诸葛亮这样的丞相,替他治理国家,也是一种福分。

在拿来说,他自己非常的有能力,手下的大臣也有很多人才,这个时候,要在设置丞相,就是自挖墙脚,因此丞相就没有必要存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也废除了丞相一职。

那么许靖的地位,为何在称帝之后就大跌呢,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许靖的官职是太傅,太傅这个职位,也是一个虚职,他根本就没有实权。因为他是皇帝的师傅,在某种程度上,比皇帝还要高,专管皇帝一个人。

从这里我们看出,职位高并一定就有实权,因此我们不用在职位上,去评价一个人的历史地位。


历史地理的那些事


  诸葛亮一直出任丞相一直,很多的读者,都认为除了刘备之外,那就应该诸葛亮的官职是最高的。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诸葛亮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官职都不是最高的。

 其实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一个记载,上面说了一个故事,就说出了刘备在称帝之前,诸葛亮的准确地位。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少府王谋等上言:建立礼仪,择令辰,上尊号。”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详细地看出,当时诸葛亮不仅不是第一,而仅仅排在第三而已。一直到刘备称帝,许靖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落到诸葛亮之后,即使这样糜竺,还是在诸葛亮的前面。

  那么大家就会问,糜竺是何许人也,刘备为何把他的地位,安排得这么高,诸葛亮的功绩都不能影响分毫。

  说起糜竺,第一个身份就是刘备的大舅哥,他被刘备封为安汉将军,这个职位在我们的认知中,和王爷相当。

  其实糜竺能够得到高位,不仅仅是刘备的大舅子的关系。在刘备投靠陶谦的时候,和糜竺相识,当时的糜竺也是风云人物,他是三国时期的五大富豪之一,家族资产可以说富可敌国。

  当他认识刘备之后,认为他可以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开投资刘备,准备和他一起干。即使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还把家中的大部分财产拿出来,资助刘备,还为刘备准备了两千家奴,当成东山再起的储备。

  刘备逃亡的时候,甘夫人下落不明,糜竺感念刘备身边无人照顾,毅然把妹妹许配给刘备,也就是著名的糜夫人。

  糜竺还有一个特点,这个人虽然家财万贯,可是人很忠诚,也不爱管事。即使曹操用高位拉拢他,都没有成功。糜竺唯一被刘备所用,在所有的历史记载上,只有一次出使吴国,其他在无其他的事件。

  但是大家要明白,虽然糜竺在蜀国的地位,高于诸葛亮,但是他没有实权,根本就不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刘备对他的重视,也就是感念他的恩德,对他的赏赐,蜀国无人可及。

  下面我们就说一下“丞相”职位,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其实汉朝丞相,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大臣们都是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只有一种情况,才会有丞相一职,那就是这个人必须能够,以一人之力强国兴邦,或者扶持幼帝,这个时候才会出现丞相一职。

  从这里看,丞相也不是随便可以设立的,主要因为他的权力太大了,皇帝都可能从这里我们看出,职位高并一定就有实权,因此我们不用在职位上,去评价一个人的历史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