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些,吃再多薏仁可能都无法除湿

湿气大是让人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生活在南方的人

阴雨天气更是难受

说到除湿

我们脑海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薏仁

薏仁真的能起到除湿的作用吗?

选择薏仁祛湿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这些

什么是湿气?

湿并不是我们理解的潮湿,而是中医上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其中“湿邪”是中医最怕的。

不了解这些,吃再多薏仁可能都无法除湿

怎么做才能除湿呢?

首先要清楚自己属于哪种体质

①湿热体质症状

全身:手脚易出汗、全身粘滞不爽、易燥热、有体味

面色:易出油,生粉刺、青春痘

情绪:易急躁发怒

口味:口苦、口干

舌苔:厚,多偏黄

大便:粘,不易冲干净,或有便秘

②湿寒体质症状

全身:身体沉重、头晕胀闷、多粘汗、易胸闷、冬天怕冷、脾胃虚弱、手脚冰凉

面色:易出油,晦暗,眼脸浮肿

情绪:易消沉、没精神

口味:口粘发甜、食欲不振

舌苔:厚、多偏白、有齿痕

大便:粘,不易冲干净、稀软不成形

(一般来说,南方人湿热多,北方人湿寒多。)

要除湿,不少人会想到薏仁。而且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薏米能健脾胃、消水肿,久服可以轻身益气。

不了解这些,吃再多薏仁可能都无法除湿

不同体质,薏仁吃法不同

①湿热体质适合“生薏仁”

遵循原则:健脾+祛湿。建议用生薏仁煲汤、煲粥。

因为脾就如身体里的搬运工,负责把身体的水运送到各个地方。比如:运送到肾脏,就可以通过排尿排出去,运送到毛孔,就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去。汗液蒸发和排尿排便是身体祛湿的两大途径。若是脾虚弱的话,运化水汽的能力降低,水汽堆积在体内,无法出去,自然湿气就更重。所以健脾+祛湿要一起进行才正确!

【食谱推荐

三仁汤

材料: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0克,一起炖煮。

作用:杏仁可去肌表湿邪;白寇仁去中焦湿邪;薏仁渗利湿热于下焦,宣上、畅中、渗下以解三焦之湿热。其它皆可辅之。

不了解这些,吃再多薏仁可能都无法除湿

②湿寒体质适合“炒薏仁”

薏米性寒,寒性体质的人吃生薏米会伤脾胃,因此若一定要选择薏米除湿,一定要吃“炒薏仁”。

在锅里用小火炒上5分钟左右,炒至焦黄色,因为焦色入脾,经过炒之后,多了一份温涩,少了一份寒凉。

炒过的薏仁当做茶泡来喝,或是将炒熟后的薏仁磨碎,每天1小把服用,但不要超过连续一周服用。

【食谱推荐

参苓白术粥

材料: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橘皮、山药、莲子、熟薏米各3克,砂仁1克。

按煮粥的正常工序加入食材,而白术和砂仁需要用纱布包裹,出锅前最后十分钟放入。此粥对脾虚湿寒的人格外有效。

作用:党参、扁豆能健脾益气;白术、茯苓等又能健脾化湿;山药、砂仁均具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薏仁又能利湿,对人参、白术等起到辅助作用。

提示:由于薏米较坚韧,难以煮熟,因此煮前需浸泡2-3小时。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不能丢弃,这样可以避免薏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浸泡中受到损失。

但是,这3类人不适合吃薏仁!

①孕妇。薏米是一种药食同源之物,中医认为其质滑利。药理实验证明,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

②便秘者。薏米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会加重便秘,并且薏米仁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便秘患者最好不要吃薏米!

③小便多者。薏仁性寒,利湿,所以阴虚、肾虚、脾虚者不宜食用。

薏仁不能天天吃

最好隔几天吃一次。

另外,适当运动,

如跑步、游泳、瑜珈、太极,

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利于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

1.《分不清湿寒湿热,你吃再多的薏米也没法除湿!》,小碗(公众号),2017

2.《薏米祛湿又消肿?一个步骤错了,当心湿气越来越重!》,BTV我是大医生官微(公众号),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