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沙特为什么还要提高石油日产量?

亮剑职场


沙特原油开采成本只有10美元左右,俄罗斯30左右,美页岩油40左右,只要低油价维持足够久,沙特的石油竞争对手大概率会倒闭


鞭长莫及301


不仅沙特扩产石油,俄罗斯也扩产了。

按说两大石油输出国“自杀式”扩产导致原油价格暴跌,两国都受损,但是两国非但不坐下来谈,反而大打价格战,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只有沙特和俄罗斯最清楚。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下沙特和俄罗斯扩产降价的原因:

原因一:沙特俄罗斯表面不和,实际“唱双簧”抢占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

沙特原油开采成本9美元/桶,俄罗斯成本16美元/桶,美国页岩油50美元/桶。现在沙特和俄罗斯“自杀式”量产以后,原油价格已经跌破40美元/桶。这个价格沙特和俄罗斯还有盈利空间,而美国页岩油已经不能覆盖成本。沙特和俄罗斯很有可能通过表面“恶性”降价,实则目的是挤压美国页岩油市场份额,让页岩油彻底出局。

原因二:沙特独抗俄罗斯和美国,巩固石油霸权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又被称作“工业血液”,谁掌握了石油霸权谁就有石油定价权、话语权。

此次沙特、俄罗斯互不让步,很有可能沙特是用此种方式彰显自己的实力,牢牢控制住“石油霸权”。

原因三:美国暗地里支持沙特,予以俄罗斯进一步制裁

沙特不管是原油产量还是原油开采成本,相对于俄罗斯来说都具有竞争优势。而俄罗斯因为开采成本比沙特高近乎一倍,长期竞争肯定是没有优势的,俄罗斯也因为与沙特的恶性竞争而每天损失近1亿。

沙特作为美国的盟友,很有可能背后有美国的支持,与俄罗斯大打价格战,目的是进一步限制俄罗斯经济。

原因四:沙特降价,意在摧毁“新能源”产业

石油作为非可再生资源,总有用完的一天。因而各国都在研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产业,以期将来能替代石油,成为新的“工业动力”。

沙特基于此,有可能以石油降价的方式,运用成本优势摧毁或者限制新能源研发进程。毕竟大家以后都用新能源了,沙特石油就卖不出去了,而沙特GDP40%都依靠石油出口。

总结

原油扩产对沙特和俄罗斯这种原油出口大国都是不利的,两者之所以“自杀式”降价肯定有其目的。不然的话,在国家利益面前,什么都可以坐下来谈的。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沙特增产是要用最快的时间把俄罗斯击垮,同时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的财政压力。

这一次油价暴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沙特决定增产和减价,其中最主要就是针对欧洲进行减价,这主要是在俄罗斯不同意额外的减产计划之后,沙特算采取玉石俱焚的方法,迫使俄罗斯就犯,因为俄罗斯的原油开采成本比沙特更高,所以沙特希望削减原油价格,让俄罗斯入不敷出,最终回到谈判桌达成减产协议。

不过在油价大跌之后,俄罗斯却相对的比较强硬,俄罗斯声称自己原油的价格成本已经回到了20美元上下,能够接受30美元的油价,并且还准备了1500亿美元的国家基金用于维持在低油价期间的收支。

相反,沙特自己虽然平均开采成本比较低,但是为了完成全年的财政预算,需要油价保持在83美元以上,这就是说沙特其实自己也很难接受,低油价长期维持。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决定增产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的含义是,既然你俄罗斯声称能够接受30美元的油价,那我就干脆把油价达到20美元,让你的财政收入枯竭,你就必须接受我的减产协议。第二方面的想法也是,既然油价回不到83美元,那么就通过大量的增产用廉价多销的方式,尽可能的增加财政收入,这样至少可以短期内维持自己的收支平衡。

但是俄罗斯又哪里那么容易就范呢?所以可见油价的低谷时期可能会相对的更加延长了。


咨询师天生


油价暴跌,为什么沙特还要增产?

这问题咱们简单回答,不涉及沙特王储之间的争斗。

那简单而言,沙特暴跌也要增产就是为了抢占市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巩固自己在国际原油市场老大的话语权。当时市场份额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时再来谈超额利润。从战略上放弃短期利益、眼前利润,着眼长远利益。

举个例子:共享出行那个年代,uber其实是最先进入中国市场,滴滴只是跟随者,在那个流动性疯狂的年代,VC资本、风投为了抢一个项目不断抬高报价,滴滴也杀敌1000,止损800式的战略与uber抢夺市场。乘客和司机端不要命的补贴,我记得我大学一个同学,工作不要专职做滴滴,2014年一年时间挣钱了20万净利润,比他上班强一倍。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滴滴收购uber,国内共享出行滴滴一家独大,然后就拼命盈利,减少不同,提高司机端抽成。

另一个例子就是美团和饿了么的补贴大战,当美团抢占了市场之后,就开始压榨商家,就疫情面前,美团仍旧高达20%+的抽成,很多商家已经苦不堪言了。要溯源说,美团、滴滴这些涉嫌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

这就是沙特油价暴跌,沙特还增产的原因。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沙特阿拉伯就是要以低价倾销,抢占市场份额,逼死俄罗斯,让俄罗斯认输,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

油价下跌,中东欧佩克不断减产保价,可是俄罗斯和美国不断增产,油价依然低迷,欧佩克不仅价格没有保住,反而丧失了市场份额,这就是最窝囊的结果,

与俄罗斯新的谈判,俄罗斯继续维持原有的态度,拒绝减产,甚至扬言增产,这彻底惹怒了沙特阿拉伯,凭借较高的外储和低成本油价,就降价促销,通过增产抢占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希望把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抢过来,单纯降价俄罗斯自然跟着降价,保有市场份额,俄罗斯是无所谓的,伤不了俄罗斯的筋骨,只有俄罗斯市场份额没有了,俄罗斯才会伤筋动骨。

可是俄罗斯产油成本也是很低的,短期的价格战不可能对俄罗斯造成太多的伤害,美国页岩油可就不一样了,原来负债率就很高,现金流较为困难,油价大跌,跌破页岩油成本区间很远,行业困境马上爆发,美国一家大规模的页岩油生产企业首先顶不住了,正在寻求债务重组,

俄罗斯没有打败,沙特阿老伯把美国的页岩油打败了,也算是意外的收获,16年沙特阿拉伯也希望通过降价把页岩油逼入绝境,可惜没有成功,本次可能要成功了。


杜坤维


油价暴跌,沙特为什么要提高石油日产量,其实就是因为沙特在跟俄罗斯打架,抢占市场的份额。

抢占市场的份额是为了干嘛?是因为目前全球的资产对于原油的需求量可能会达到一个峰值,比如说很多全球的资产都已经开始转为新能源汽车电力的供应。

对于原油的需求开始逐步的变少,可以明确的发现中国目前对于园区的需求肯定会逐步的减少,因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开始逐步的增加,那么对于原油的需求肯定就会减少。

对于原油的需求肯定有几个方面,比如说一汽车的消耗汽车如果还处于稳步增长的条件下,那么原油的需求肯定还会稳步增长,但是汽车如果处于平稳同比或者环比不在增长的时候。且新能源汽车开始逐步增长的时候,那么燃油车需求变少,新能源汽车需求变多,对于原油的需求就会减少。

如果中国对于原有的需求减少,那就意味着全世界对于原油需求可能会变少。那是不是就意味着目前这个时候就是原有需求的顶峰?

就是为什么没有暴跌还要提高石油的日产量。


复利轨迹


由于沙特开采成本只有10美元,相比俄罗斯,美国,具有较大成本优势,为进一步挤占他国的石油市场,打击别的产油国的石油工业,待别的产油国无力支撑低油价而放弃或压缩石油产量后,进一步提高油价,使利润最大化


冰海冻浪6


如重症病人!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