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衝刺”更須做足精準文章

“最後衝刺”更須做足精準文章

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巴飄村村民姿梅在整理出售的傳統手工織物(2019年6月10日)。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恆情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面對已經吹響的衝鋒號,雲南發起決戰決勝的“最後衝刺”。

扶貧是最大的民生,脫貧是最大的責任。現在,距離脫貧攻堅收官只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但目前雲南還有40多萬人未脫貧、429個村未出列、7個深度貧困縣未摘帽,仍然還有不少硬仗要打。越是“最後衝刺”,越是要拿出攻堅決戰的勇氣、攻堅決戰的作風、攻堅決戰的姿態,紮紮實實做好“精準”這篇大文章,確保剩餘的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乾淨利落實現“掃尾清零”,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精準把脈不厭戰。經過前期艱苦卓絕的努力,雲南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雲南有843.8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獨龍族、基諾族等“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成績固然可喜,但脫貧任務依然艱鉅繁重,尤其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一直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影響,給脫貧攻堅帶來了嚴峻挑戰。當務之急,就是要精準問診把脈,深刻認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性、艱鉅性和緊迫性,全面排查“兩不愁三保障”的漏項弱項,開出更有針對性、更加有力的“方子”,集中火力精力,統一思想行動,堅決防止厭戰情緒和鬆勁心態,一鼓作氣啃下最後的“硬骨頭”。

精準施策不停步。“澆水要澆在根上,扶貧要扶在點上。”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是口號中喊出來的宣言,而是要成為落到實處的準則。面對“最後衝刺”,雲南迅速行動制定方案,全面啟動“百日總攻行動”,提出了“戶戶達標”“村村提升”“縣縣清零”的目標任務,這無疑是對症下藥的務實之舉,有助於進一步壓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提高決戰決勝的精準度。接下來,只要各地各部門時刻繃緊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這根弦,全力以赴打好貧困村退出、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控輟保學、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短板弱項等殲滅戰,確保脫貧攻堅責任、政策、工作全面落實到位,就能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精準發力不鬆勁。“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事關重大、責任重大,必須慎終如始、精準發力、毫不懈怠。如果“最後衝刺”階段掉鏈子,出現思想疲、勁頭松、措施軟的情況,必然會影響脫貧攻堅成效,甚至導致功虧一簣。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是要抱定“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信念,越是要拿出“不破樓蘭誓不還”的魄力,一個戰役接一個戰役打,一個堡壘接一個堡壘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堅定信心決心,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統一思想行動,把責任扛在肩膀上,把使命落在行動上,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加強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相銜接,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效,確保真脫貧、脫真貧。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精準發力,繃緊弦、加把勁,就一定能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最后冲刺”更须做足精准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