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的那些重症患者,是怎么治好的?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无疑是今年的年度热词。每天不断更新的确诊病例数,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特别是最近,越来越多国家已经报告发现新冠确诊病例。面对着即将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有没有特效药?


很遗憾,答案是:还没有。


有人肯定会追问,没有特效药,新冠肺炎是怎么治好的。


今天我们聊的话题就与之有关:重症新冠肺炎的支持治疗。


其实,还是那句话,临床上我们遇到的很多疾病都没有特效药,但也不影响我们治愈它,这其中就包括新冠肺炎。对于没有特效药的疾病,我们更多的是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采取对症治疗,缓解疾病症状;通过支持治疗缓解躯体和心理的不适,减轻疾病所带来的损害,为患者赢得时间,坚持到机体靠免疫系统清除病毒,我们就赢了!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对症支持治疗?让我们以新冠肺炎为例,梳理一下重症肺炎的疾病进展。


"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根据目前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且重症患者有更高的死亡率,因此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需要特别关注。而对于其它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和非典(SARS)的病例,流鼻涕或胃肠道症状就很常见,这点与新冠不同。


重症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新诊疗方案,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的标准,

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 呼吸窘迫,呼吸频率较快(≥30次/分)

2、 安静状态下,指氧饱和度较低(≤93%)

3、 血液中氧合指数偏低

4、 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按重型管理

新冠肺炎的那些重症患者,是怎么治好的?


危重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1、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 出现休克

3、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重症监护室治疗


从重症肺炎的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重症患者主要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危重患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休克、器官功能衰竭。在目前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治疗原则是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支持治疗,以达到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的目的,对于危重患者应尽早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哪些支持治疗方式?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新诊疗方案,可以归纳为以下6种:

· 呼吸支持

· 循环支持

· 心理疏导

· 营养支持

· 运动支持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1、呼吸支持

呼吸支持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最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肺炎本身会继发低氧血症,所以有效氧疗是呼吸支持最重要的方式,其目的是通过氧疗提升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脏器功能。

目前有效氧疗有以下几种:

(1) 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鼻导管吸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吸氧装置,具有简单、快捷、价廉、且不影响饮食和说话,但鼻导管吸氧无法湿化,会刺激鼻黏膜,超过一定的流量,患者会感觉难受。为达到更好的吸氧疗效,可以更换其他氧疗工具,比如面罩吸氧。面罩吸氧较鼻导管吸氧效果好,口鼻均能吸氧。

新冠肺炎的那些重症患者,是怎么治好的?


(2)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或无创机械通气:当患者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后呼吸问题无法缓解时,可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或无创机械通气。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可实现吸氧浓度、温度、湿度的可调可控,且无明显面部压迫感,具有很好的舒适性,方便进食及交流,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无创机械通气的优点是不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过鼻罩、面罩或喉罩等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接,由呼吸机支持而完成辅助通气。行无创机械通气氧疗,不仅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缓解病情,且避免了气管插管的痛苦,节省费用,更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方式是临床经常选择的呼吸支持方式之一。


(3) 有创机械通气:如果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或无创机械通气无明显改善、存在无创使用禁忌(如心源性肺水肿等)、病情危重等原因,可考虑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是指应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创的方法建立人工气道。


(4) 挽救治疗:对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建议实施俯卧位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挽救治疗。俯卧位通气通过改变体位,使肺部在重力的作用下,舒展性更好,因而能够更好的改善呼吸困难。


新冠肺炎的那些重症患者,是怎么治好的?


在此强调,体外膜肺氧合是有限稀缺医疗资源。原因是体外膜肺氧合价格昂贵,数量稀少,且需要专业的团队配合操作,对人员资质要求很高。

(注意:无论使用哪种呼吸支持手段都需要由专业医生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是否缓解,考虑是否需要更换其他呼吸支持方式。)


2、 循环支持

在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如果将循环系统比喻成自来水管,液体复苏相当于增加水管中的水,血管活性药物相当于增加或减少压力。要保障自来水顺利供应,当然既需要充足的水源又需要合适的压力。


其实肾脏替代治疗也是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人们口中常说的"血透"就是血液净化治疗的一种。


4、 心理疏导

新冠肺炎感染的患者不仅遭受巨大躯体痛苦,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目前缺乏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以及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重症患者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死亡恐惧,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心理问题能够极大地影响疾病的康复,积极的心态可以促进人体免疫力,调节机体功能。


5、 营养支持

所有重症患者在接受其他治疗时均需营养支持,但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不同于一般患者,应循序渐进,避免对其肠胃造成负担,应在3-7天内逐步添加能量,直至能够满足患者的全部营养需求。如果不能口服进食的患者可以选择鼻饲,不耐受胃肠给药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给药。


6、 运动支持

重症患者长时间卧床会造成部分器官功能下降,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形成血栓和压疮的风险明显增加。住院期间,患者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变换体位,适当活动,提高机体活动能力,以防进一步损害。


总之,支持治疗使治疗更有效,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值得被重视。支持治疗能够使患者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消除不适。为患者赢得足够的时间,争取靠自身免疫力战胜病魔!


看病找医生,吃药问药师,"问药师"是由知名药师冀连梅老师联合海内外精英药师组建的药师团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循证实用的用药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您有具体的用药问题,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问药师"上向专业药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由"问药师"团队刘芳药师供稿)


新冠肺炎的那些重症患者,是怎么治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