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像刘表一样深耕荆襄九郡不好吗,为何非要入蜀?

导读:刘备本来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正如曹操所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我们不能说刘备就是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是怎么也比割据一方的刘璋、刘表、马腾等人要强不少。只要不满足暂时的割据一方就不难发现荆州根本不是可以传承后世的基业之地。刘表在荆州的基业在诸侯并起的时候尚可以自保,但是当诸侯兼并逐渐明朗的时候荆州作为四战之地必须要寻求出路了。


刘备像刘表一样深耕荆襄九郡不好吗,为何非要入蜀?


荆州虽然富庶但是不可以作为基业传承之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在军阀兼并完成后单凭荆州实力只能成为别人口边的一块肉。没有充足的战略纵深、易守难攻的地利条件,凭借四战之地的荆州是肯定守不住的。就像《隆中对》所说的“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分天下可定。下面我们分情况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群雄并起的草莽时代荆州可以自保,大鱼吃小鱼的诸侯兼并时代四战之地的荆州随时都有倾覆风险

东汉八骏之一的刘表,也是在董卓的举荐下担任荆州牧的。刘表也是个人才,在混乱的地主武装割据的情况下单人独骑匹马定荆州。刘表依靠荆州大族逐渐站稳了脚跟,开始在荆州暗中发展自己。而此时东汉朝廷的情况和春秋时期类似诸侯林立,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郡守都可以独当一面。所以刘表在这种乱世草头王的时代,以荆州之主确实称得上一方霸主。况且荆州物阜民丰、人才济济,又趁天下动乱之机收拢流民增加人口所以很快成为可以和孙权、刘璋、曹操、袁绍并立的军阀。


刘备像刘表一样深耕荆襄九郡不好吗,为何非要入蜀?

但是当进入大鱼吃小鱼的军阀兼并时期,荆州就不足以单独割据了。首先是荆州战略纵深不足,无论是在官渡之战还是曹操剿灭叛变割据的刘备时刘表都没有抓住战机拓展自己的战略纵深。放任曹操整合北方,当曹操统一北方后可不会放任富庶的荆州不管。所以即便刘备深耕荆州也不会让曹操和孙权放弃对荆州的垂涎。荆州就像战国时期的韩国,四战之地时刻担心秦、赵、魏、楚的围攻。所以长期消耗之下,韩国被拖的又穷又弱成为最先被灭掉的战国七雄。荆州也是如此,在刘备占据荆州的时候孙权已经占领了南部的交州。刘备被孙权、刘璋和曹操包围,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所以如果刘备只依靠荆州最后必然成为最先掉队的军阀。


地缘环境不好:荆州没有易守难攻的地利,又没有天险可以依靠

荆州除了四战之地外还没有天险可以依靠,不像刘璋的益州易守难攻。即便是长江天险也是和东吴共有,所以没有天险的荆州很容易形成北宋时期开封的冗兵现象。无数的精兵钱粮布置在长江防线,一旦被突破就会使全面崩溃的结局。历史上金国骑兵南下黄河攻破开封导致北宋猝死就是典型的例子。


刘备像刘表一样深耕荆襄九郡不好吗,为何非要入蜀?

更何况防守对象不光北方的曹操啊,东部和南部的东吴、西部的益州刘璋这么长的防守战线肯定让荆州的实力快速的消耗。即便是益州刘璋暗弱不能,东吴的孙权和北方的曹操可是虎狼之辈。所以刘备只是要割据荆襄九郡认真经营的话,最终无法避免覆亡的下场。


荆襄九郡是水陆要道、南北要冲,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即便刘备有心割据也不行

荆襄九郡自古以来就是水陆要道、南北要冲,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军阀混战没有丝毫的脉脉温情可言,都充满了贪婪和血腥。更何况无论是富庶还是关键的地理位置都让荆襄九郡必然会充满厮杀。从春秋时代的晋楚争霸开始,几乎所有南北对抗几乎都可以和荆襄画上关系。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刘备想单凭荆州自身的实力在即将来临的三国时代保住荆州是不现实的。


刘备像刘表一样深耕荆襄九郡不好吗,为何非要入蜀?


小结:

综上所述,刘备占据荆州后即便是认真经营也无法作为传承的基业。因此跨荆、益,利用西川易守难攻的独特地理环境才能摆脱四战之地的风险。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谈到发展,即便是将来的蜀汉在贫瘠和弱小至少能够作为三分天下之一获得传承后世的机会。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