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心理學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欄節目中說:“孩子6歲前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孩子4歲時你拒絕他,他最多在地上打滾,等他14歲拒絕他的時候,他就會離家出走,服毒自殺了。”

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呢?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1、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控制情緒

很多孩子之所以變得任性,也是因為孩子沉迷某種事物而很難聽從父母的話。比如手機遊戲、看電視等等,年幼的孩子很難控制住自己的定力,容易被這些東西吸引注意力,然後快速沉迷。各種繽紛奪目的遊戲也讓孩子更願意生活在網絡的世界,從而對現實生活產生排斥。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控制孩子休閒娛樂的時間,需要讓孩子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一些孩子脾氣暴躁,經常對父母亂髮脾氣,出口成髒,家長要引導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懂得冷靜溝通和善待他人。孩子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今後也會是高情商,受歡迎的人。

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2、給孩子立規矩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如果等到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再立規矩,只會助長孩子的叛逆和心理極端。家長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知道有些原則不能違反,孩子犯了錯,就要讓孩子承擔後果。孩子有了規矩意識,知道辨別自己行為的對錯,將來才不會“誤入歧途”。

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3、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

孩子在受到委屈或是生氣時,如果表達能力太差,孩子只能通過吵鬧和摔東西的方式和父母爭吵。這樣的孩子將來情商低,也不會和別人友好相處。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能夠正確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情緒。

學會了如何心平氣和地與人溝通交談,孩子才能變得不急不躁,不會亂髮脾氣。今後孩子也會變得健談,能夠快速融入陌生團體。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課外讀物或是圖畫本,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讓孩子學會豐富地表達。

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家長教育孩子也要張弛有度,該嚴加管教的時候,也不要手軟。小樹只有經過雨水的滋潤和風吹日曬,才能夠茁壯地成長為參天大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失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和性格養成有很好的效果。

此套全綵繪全套共1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有自制力》《我相信自己》《我能表達自己》《我可以獨立》《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與人分享》《好孩子懂禮貌》《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

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家長如何教育脾氣暴躁、任性的孩子?李玫瑾教授給出了這3種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