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為什麼沒成為“始皇帝”還是餓死的?

大馬哈魚12


趙武靈王推行著名的胡服騎射,但是僅憑這一制度並不能使他成為始皇帝,即使當時秦國也很畏懼趙國。趙武靈王最終沒有拿下秦國卻被兒子給餓死,可惜。

趙國的實力

武靈王即位時,趙國實力不強,在加上經常受其他大國的欺負,還有遊牧民族的騷擾,中山國將趙國分成兩塊兒。武靈王迫切進行強兵

他15歲即位,其他諸侯聯合就派萬人來參加趙肅侯的會葬。可小小年紀的趙王還是頂住了壓力,通過賄賂離間等方式擊敗諸侯聯盟。之後開疆擴土,滅掉中山國,打敗林胡和樓煩兩個民族,同時壓迫秦國。

趙國越來越強大,他就開始想要滅掉強秦,可天不遂人願。再說秦國的實力也擺在哪兒,商鞅變法後秦國一直很強大。

立儲問題

趙王想要安心打秦國,就決定早日讓位。可英明一世的趙王在這件事上犯了糊塗。

他想講趙國讓公子章和趙王何一起管理,兩邊誰也不願意和別人共享,公子章被殺,武靈王被囚在沙丘宮,沒有吃喝供應,最終餓死。

死後趙國再也沒有這麼強盛過,長平之戰後趙國更無力對抗強秦。

影響

梁啟超稱趙武靈王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胡服騎射後趙國實力大增,一路過關斬將,國土面積也擴大了三倍。也促進了民族的融合。


御指點江山


戰國時趙國國君趙武靈王為了抵禦北方胡人的侵略,實行了“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內容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其服上褶下絝,有貂、蟬為飾的武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上穿靴,便是騎射。為此,他力排眾議,帶頭穿胡服,習騎馬,練射箭,親自訓練士兵,使趙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而能西退胡人,北滅中山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本身就體現出了趙國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部分認可,趙國國人開始從衣著、飲食、生活習慣等各個方面吸收胡人的優點,從而進一步推動原本就存在胡漢雜居的趙國國內的民族融合。提升了國家地位,趙武靈王繼位之初趙國國力衰弱,任人宰割,但是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趙國的國家實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強者為尊的戰國時代,趙國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開始積極插手其他諸侯國的國家事物。

但是,這只是一種軍事改革,只是增加了趙軍的機動能力,固守能力,和作戰韌性沒有任何提高,趙孝成王就曾對趙豹說過“今發百萬之軍而攻之,逾年曆歲未能得一城耶”。這支軍隊用來對付中山、林胡、樓煩已經足夠了,趙國最後也是成功的兼併了他們,可是當遇到秦軍這種專門為攻城掠地打造的虎狼之師時,弱點一下子就暴露了出來,所以在長平,趙軍先期打不過秦軍,後又結連失去兩道防線,最後廉頗勉強守住了最後一道防線。

而且趙武靈王開啟胡服騎射改革發生在公元前307年前後,8年後他就退位了,12年後,發生了沙丘政變,趙武靈王本人被餓死,趙國的改革戛然而止,甚至有倒退的地方,改革時間短,很不徹底。

改革時間短,不徹底,就是“胡服騎射”無法和秦國變法相比的地方。


孤舟獨釣大龍蝦


趙雍當然想成為始皇帝。可是始皇帝的殊榮,幾千年來就一個,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當上了?他的曾孫輩趙政能夠成為始皇帝,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奮六世之餘烈,才得竟其功。


而且,跟趙政相比,趙雍最不佔便宜。因為趙國的“胡服騎射”改革是他自己主導的,等於要把所有的變法壓力都集中在他身上,連個迴旋的餘地都沒有。所以,變法的過程中不斷妥協,慢慢就失掉了初衷,變法就相當不徹底。

不僅僅是趙雍,戰國時期以國君名字命名的變法多數都屬於此類。比如魏惠王變法、秦獻公變法等,都只是在績效考核的領域修修補補,無法開創新的局面。究其原因,就是國君親自主持變法,擋在一線,不可避免要動大多數人的奶酪。當群情激憤時,國君想找個人殺掉以謝國人都做不到。最後的結果,主持變法的國君要麼是被政變殺掉,要麼像周厲王一樣被驅逐。

趙雍還是很有一些手腕的,雖然改革不徹底,但他到底還是在軍事上獲得了一定得成功,並且一手把趙國帶成戰國後期的兩個超級強權之一。當韓、魏兩國仰秦人鼻息的時候,三晉的尊嚴只有靠著趙國來獨自撐持了。

《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安居平五路”,還有明朝憲宗年間的“犁庭掃穴”,這些故事都能在趙雍的身上找到影子。

趙國在戰國前期混的不是很好,分到的土地都是北部山地,平原膏腴之地很少分到。三晉同盟時打了很多勝仗,可是趙國分到手的很少。因為戰爭大多發生在南方、西方,獲得的土地都被併入了魏國,成就了魏國的霸業。

趙國看的眼紅,就不想再免費給魏國打工,就開始出工不出力,三晉聯盟在魏武王時就已經面臨破裂。到了魏惠王即位時,韓國、趙國聯合起來攻打魏國,最後沒頭得逞,被魏國緩過勁來,追著趙國打。趙國後來想跟魏國爭不過,就去打中原的衛國。結果,衛國投靠了魏國,趙國打了半天,什麼都沒有撈到。

從趙肅侯開始,趙國的領導人算是看明白了,往南發展就是一條不歸路。趙肅侯果斷改變方向,一猛子扎進了北方的遊牧民族的勢力範圍裡,並且成功地開拓了大片的北方國土,與燕國、中山、婁煩等勢力接壤。

趙國短時間內取得的戰國,讓其他國家開始眼紅。所以,當趙肅侯去世時,當時最強大的五個國家的領導人組團前來弔唁。隨著領導人一起來的,還有每個國家的萬餘精兵。這分明是接著弔唁之名,行趁火打劫之實。



趙雍這時才15歲,他當然也知道局面危深,他是怎麼做的呢?他派人拿著大量的珠寶去行賄。先給越王無疆拜了帖子,請越國打擊楚國後背。同時,有給婁煩大量金銀珠寶,讓他們出兵威脅中山、燕國。

這兩波敵人搞定後,趙雍又先人一步,與韓國、宋國建立了同盟,應對秦國、齊國、魏國,這樣佔據主場之利的趙國同盟就不落下風了。趙雍又命令全國戒備,在國都、代地的趙軍一級戒備,隨時投入戰鬥。

做好了這些準備後,趙雍才下達命令,讓五國國君帶著隨從前來弔唁,軍隊則不許進入趙國境。五國國君本來也不心齊,看到趙國陣勢頗大,就只好從主人之意。後來到了趙國國內,看到趙國已經做好了作戰準備,就不敢再起歹意,匆匆結束了弔唁就回去了。

初登大位的趙雍經受住了考驗,保住了趙國。可是接下來,趙國面臨的危險環境並沒有得到改善。趙雍最終利用了其他國家內政不穩無力干涉的時機吞併了戰國八雄之一的中山國,並且還順勢徹底蕩平了狄人。

狄人自春秋上半葉起,滅了邢國、衛國、溫國,並討伐周朝,攻打齊國、晉國、魯國,使中國300年間不得安寧。往上推,自黃帝時期的獯鬻、周朝時的嚴狁、犬戎和狄人都是同一族,在中國為患長達三千年。最終,趙武靈王“犁其庭而掃其穴也”。

在趙武靈王手上,源於西周末年的蠻族進攻終於暫時落下了帷幕。

趙雍能做成這一切,都源於他的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當時,秦武王舉鼎而亡,秦國陷入內戰。齊國、越國開戰,結果齊國誆騙越國,楚國才地大物博,讓越國攻楚。結果,楚國滅掉了越國,盡佔江東。

當時的幾個主要大國,都各自有自己的複雜內政要處理,無力干涉他國內政。趙雍趁機逐個說服了國內的守舊大臣,進行了胡服改革,趙國的軍事力量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暴漲。

趙雍功成身退,把國君位子讓給小兒子公子何,可是又覺得對不起長子公子章,就把公子章封在外面。

公子章本來也是一個極其出色的太子,只是由於趙雍對吳娃的愛(公子何的生母),而廢掉了公子章。公子章在無辜被廢后,毫無怨言,一如既往地孝敬自己。趙武靈王為了彌補自己的愧疚,封公子章為安陽君,還派田不禮相公子章。田不禮是齊國的失勢貴族,他想通過公子章重新東山再起。因此他勸說公子章要去爭奪王位。

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趙雍打算把代郡分給公子章,讓公子章也稱王。這個想法的背後是趙武靈王要收回趙王何的實權,重新親掌朝政。趙武靈王畢竟正值四十六歲的壯年,在攻滅中山、趕走林胡、消化樓煩後,趙武靈王又有了新的理想。

此時的趙國由於沒有參與中原國家的混戰,實力最強,而齊、秦、韓、魏、楚由於連年的混戰,此時已不是趙國的對手。趙雍在成為北方草原的霸主後,還要做中原的霸主。為了實現他心裡的這個偉大理想,他的第一步是奪回王位,重做趙王。在自己主動放棄王位,禪讓趙何以後,趙雍就逐漸失去了往日的中心地位。趙何在肥義的輔佐下,名正言順地取代趙武靈王成為趙國的一號人物。

趙雍正把要立公子章為代王的想法同肥義說了,肥義不同意。起初,肥義以為立公子章為代王是趙武靈王的過分溺愛,公子章的能力,肥義是深深知道地,對於公子章暗借羽翼,肥義也是瞭解的。公子章一旦為代王,立即就會有大批的臣民歸附他。

於是,趙雍就開始施展了權謀之術,他告訴公子章,是趙王何和肥義拒絕了等公子章為代王,以此挑起雙方的爭鬥。這樣,自己就能以調停人的身份重新掌握大權。可是,事與願違。趙王何準備妥當,在公子章發起政變時,趙王何指揮若定,快速擊敗了公子章,並在趙雍的眼前殺死了他。



隨後,趙王何又命令士兵將趙雍的宮殿圍的水洩不通,趙雍因此被活活餓死。

趙雍有這麼悲慘的結局,其實問題是出在他自己身上。他放棄了王位,後來又想重新得到。為此,他不惜挑起雙方爭鬥。最終,趙雍活成了他最不喜愛的那樣——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而知而行的歷史


胡服騎射只是單一的軍事改革,不像秦國商鞅變法那麼徹底和全方位。這也導致了最終秦國更具備統一的實力。趙武靈王餓死,主要還是和他最心愛的女人之死有很大關係,對他的心裡產生了巨大影響,他把王位讓給趙何也是跟這個有很大關係,同時也讓他無心處理政事。最終引發了王位之爭,一發不可收拾,自己也在沙丘之變中餓死主父宮。


宇宙爆炸了


用劉邦和韓信的一段對話最容易解釋。

一日,韓信陪劉邦沙場閱兵。

劉邦看到韓信治軍有方,軍士對韓信令出必行。便誇讚韓信:“卿果然治軍有方,如論將兵(帶兵),朕不如你。”

韓信聞言欣喜,答曰:“王上將兵故不如我,但王善將將(管理將領和臣子),如論將將,我不如王。”

王做為一個國家的領頭羊,需要做的是當好燈塔嚮導,而不是衝鋒陷陣。

縱觀歷史,沒有一個能征善戰親自衝鋒的皇帝能夠真正成功,即使勇如霸王,也照樣兵敗垓下、自刎而亡。


醫國醫民醫世界


  在很多的說法當中,有著這樣的一個說法,那便是善於治國的人不一定善於治理家事。這句話可以說對於古代的很多帝王都是適用的,功高蓋世的始皇帝不也是因為沒有處理好身後事,而導致的大秦滅亡嗎?同樣也是身為帝王的李世民也是因為沒能處置好身後事,使得武周代唐,而有著這樣的一代雄主,不僅是開疆拓土更是雄霸於諸侯,但是在後來的時候卻是淪落到了掏鳥窩、捉老鼠的地步,最後更是被活活的餓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雄心勃勃志在天下的趙武靈王

  對於趙武靈王可能大家都是不怎麼了解的,他是嬴姓趙氏,名雍,對於姓氏的問題我這裡不做解釋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查詢一下,在他繼位之後,果斷推行“胡服騎射”改革,而這一改革更是使得趙國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然後對自己父親南下的策略做出了調整,將重心放在了向北遷移上,更是連續的擊敗了林胡樓煩等等,更是在邊境修築了長城來防備外敵的入侵,在前299年(咱們以公元來說)為了能夠有時間來開疆拓土,他將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小兒子何,自己則是號稱主父,開始對中山國進行攻打。

  在前296年的時候,由他率領的軍隊踏平中山,將南北懸隔的趙國連為一體。雄心勃勃的他在早前就曾偽裝為趙國使者,前往秦國,並在沿途偵查秦國的地形地勢,就是為了刺探其虛實。之後還親自擬定了進攻秦國的作戰方案,如果不是後來發生了兵變,那麼會發生什麼樣的事還真的是不一定的,說不定統一天下的將不會是秦了。

  二:沙丘宮事件

  在將中山國剿滅的同一年,他將自己的大兒子章封在了代,並讓田不禮從旁輔助,不過由於他的這個大兒子對於其小兒子何的地位比自己高,而心生怨念,這樣一來便是又想將趙國一分為二,這樣兄弟兩人也就能平等了,對於這樣的事,在當時的相國看來是絕對的不可行的,於是便多次進行勸阻,但是其勸阻都沒有起到什麼效果,並沒有成功的將其阻攔。

  而田不禮呢?他這人本來是一個已經落魄的貴族,他一直是想著怎麼樣能夠再次崛起的,而現在更是擔任代相,而其又有並立兩王的打算,便開始在安陽君面前攛掇鼓動,這樣一來,也就使得原本就對父親廢長立幼十分不滿的安陽君,不禁是生出了非分之想,再加上父親的推波助瀾,這樣的情況下一場政變也就開始慢慢的醞釀了。

  在前295年的時候,趙武靈王與趙王以及安陽君三個人一同到沙丘遊獵,安陽君假借趙武靈王之命召見趙王,打算藉著這樣的機會將其給殺了,然後兵諫武靈王讓自己繼位。誰料警惕異常的相國孤身前往一探究竟,使其倉促的安陽君等人於是殺掉了相國宣佈造反。而聽到了這樣消息的趙王何便命令公子成等人帶領軍隊前去平反,而安陽君則是在戰敗之後逃到了武靈王的住所,而在公子成的圍攻之下,更是將其強行殺死,這期間肯定是與武靈王有摩擦的,而公子成對於武靈王還是十分的害怕的,但是既然做了那便索性做到底,於是便將武靈王封閉在了其住處,之後武靈王便是被活活的餓死,而這個時候的他才45歲而已。

  三:因父子兄弟政權而導致的人倫慘劇

  而這一事變在看起來只是兄弟之間的相互殘殺,導致了他的死亡,但是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的簡單,其本質還是武靈王與趙王之間權利的爭奪造成的,可以說正值壯年的他肯定是不願意將權力放給他人的,即便是自己的兒子,而他之所以將位置傳給自己的小兒子,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對於何母親的寵愛,而在傳位之後,也是由他自己掌控著實權,但是隨著他兒子的長大,在政事的處理上也是變得老練,而且寬厚愛民頗得人心,眼見權勢漸漸喪失的武靈王不禁憂從中來。

  他又怎麼會輕易的放開手中的權力呢?於是試圖假借大兒子安陽君的手,對其進行制衡,從而使自己重歸趙國的權力巔峰。但少年老成的趙王何已經牢牢掌握了趙國的權柄,最後政變以失敗告終。在被圍的三個月中,舉國上下,社會各層皆無人問津,寂寥孤獨至極。

  綜上所述,我認為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下場,一方面是他將位置傳承的太早,而自己又手握實權,使得爭權的事情發生,而他又沒有做到良好的制衡,最後在權力的驅使之下,可以說他在一定程度上是死在了自己的兒子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