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书法字体显得比较潇洒?

桑太太


楷隶行草篆五种字体,各人的审美观点不同,结论不一样。但只要书写者意到筆到,浓淡枯润,偃仰向背,互动互应,关键是气势和神韻,师法自然,回归自然,达到渾然天成,五种字体都很美,个人认为草书更能抒发书写者性情!我曾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是我对诗书画篆刻的感悟。作品附后:

诗书画印源相通,气势神韻一脉承。

墨耕砚田龙蛇动,笔下风云变幻中。

思飘云物天地外,心声倾注出毫锋。

指点江山春滿目,激扬文字共抒情。

七律 诗书画印共抒情

笔墨情缘 王承塘字清池





筆墨情缘13583662616


行草书,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直抒胸臆。当代书法家武中奇的作品,就很有意境。



文利山居


个人觉得最为潇洒的字体是应该是行草书吧!行草书既具有行书的可读性,也具备草书的龙飞凤舞,淋漓尽致!行草书法有哪些特点?行草书法既不会像楷书那样刻板规范,也不会似草书那般潦草和难以辨认,可谓是集合了两大书体的优点于一身。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行草书法有哪些特点?

1、行笔增速。行草书法有别于楷书的一个特点,就是行笔加快。因为行书多数是用在起稿、写信上,一边构思文章一边写,想好了就很快地书写下来,这样用楷书写就跟不上思路。古代有些流传下来的书信、文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行笔速度所表现出的效果,使笔画来得流动奔放,有时出现了飞白。

2、附钩增多。行草书法的速度快了,笔画与笔画相连接的地方,带出一个小小的附钩,使笔画更为流畅,活泼,互相映带照应,气势也更为连贯。行书以附钩映带左右,有时也可用游丝牵连,但不宜过多。上下两字之间,可以笔断意连,这是与写草书不同的地方。

3、楷草相间。行草书法在笔势上有附钩和少量的牵丝,在体势上又楷草相间,楷草的比例可以没有一定,楷书多的称为行楷,草书多的称为行草。大体上有这样三种变化:

(1)体势上以楷书为主的字。即基本上是楷体,在体势上比楷体的斜侧变化稍多,笔画上增加了一些附钩和牵丝。

(2)结构上楷草相间的字。即大部分是楷书,局部有简化了的行书。如“花”字用草书的草头;“得”字用草书的偏旁,实际是来自人民群众的俗体字,现在应该使用简化字。

(3)布局上楷草相间的字。部分结构平正的楷书和部分纵横变化的草书,二者交错在一起,看起来有紧有松,有正有斜,参差错落,形成对比。草字的部分可采用便于识别的字形,不宜使用变化太大的狂草和冷僻的草字写法。

下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良东老师的照片。个人觉得非常潇洒。



远航学书


说到潇洒,我认为是行书!


最潇洒的行书莫过于二王的行书,不急不厉,从容萧疏,内蕴丰博而又恬淡舒逸!


二王的行书不是颜真卿与王铎,看笔意就能体现出来纵横捭阖的笔力,尤其是王铎的笔力峥嵘雄浑,满纸横斜!二王的笔力蕴含在内,在纸上没有深厚的书法造诣是难以看出来的,但是,当你学习二王有所成绩之时,你才能知道什么事二王的笔力,什么是入木三分的笔力!什么是蕴藏在手中,心中的笔力!


二王的行书就是一个胸藏万卷诗书而又温文尔雅的学者,不深刻去理解他,他永远是一个神采内敛的形容,从容平和,不宣不怒,自然和顺,而当你深刻地去理解他时,你才能逐渐感受他的强大与渊博。

行书最喜欢二王,潇洒,从容,自然,舒适,当从来不缺少内涵!


一笑貫长天


篆隶楷行草五体,各有特色。而行草看起来比较潇洒。








一叶小舟82704


书法中的字体类别繁多,也只能同类相比,而且个人欣赏角度不同,审美观不同,结论不尽相同。

大家普遍认为:篆书古朴,隶属大气,楷书端庄,行书潇洒,草书奔放。我个人认为:篆、隶、草、行、楷这五类书法字体,只要创作者的笔力功夫到了,哪种字体写出来都很潇洒。






墨趣乐缘


草书。



慢慢来


王羲之十七帖,章草,怀素自叙帖。狂草

张旭古诗四帖和肚痛帖。 大草

张芝冠军帖,章草

孙过庭书谱。小草




YBDK1565808781


哪一种书法字体看上去更潇洒,我个人觉得还是行书和今草相对更潇洒一些

第一,行书的特点要求比较灵动不拘一格,笔法,墨法上要求不象正书(篆书、隶书和楷书)那样规矩,字法上也比较灵活。例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与好友郊游踏青时大家有感而发,各自书写诗词收录成集。众人邀请王羲之为《兰亭诗集》而作的一篇序文。由于当时众人心情愉悦,加之作者乐观开朗的性格。书写这篇作品是就显得格外的潇洒豪迈。

第二,草书同样有这样的潇洒豪迈气息,不过,相对于章草而言今草的潇洒豪迈气息更强烈。我们来看看唐代书法家怀素《自叙帖》与晋代书法家索靖《月仪帖》对比

前者为《自叙帖》潇洒豪迈,一气呵成非常潇洒大气。后者为章草代表作《月仪帖》看上去更像是楷书的简写,少了几分潇洒气息,多了些规矩。这里要提一个书法常识:草书是有隶书演变成汉简,汉简演变成章草,章草再过度成今草。草书的出现,据相关历史学家考证早于楷书。

第三,书法作品的潇洒气息还与作者的当时的书写心情又很大关系,例如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由作品局部不难看出作者颜真卿再书写时由于亲人的离世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所书写的文章也有些犹豫,悲伤的心情。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行,草书字体更为潇洒。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书法作者心情处于负面情绪影响下,书写的书法作品多少会失去些潇洒豪迈气息。


怀志书院


本人其实不懂书法,也不太懂欣赏。不过喜欢去各种博物馆参观。

里边有专门书法的展区,印象深刻的就是看见了宋徽宗的瘦金体,不由自主的便停住脚步,越看越好看被吸引住了。不知道这种书法字体算潇洒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