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方方: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最近由《方方武漢日記》引發的硝煙四處瀰漫,我覺得用“槍響之後沒有贏家”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關於方方日記,每一篇幾千萬的閱讀量,說明大家對武漢的關注,對疫情的關心,對生命的關注。這些讀者群,大多都不認識方方,既不是她的朋友,也不是她的敵人,留言區和點贊量都是數以萬計,這就是讀者的認可。大家都期待疫情早點結束,就可以做喜歡的事兒,做想做的事。

就像方方日記所言:“好好活著,就是幸運者。”對於被疫情奪走生命的不幸者來說,我們都是幸運者,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好好活著。但不要影響他人,不要傷害他人。“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因為傷害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從來不曾分離。

這句話誕生在2019年央視《主持人大賽》新聞類總決賽的舞臺。比賽中,選手王嘉寧抽中了一張圖:一個持槍獵人與兇猛的野熊在平衡木上對峙,他們的身下萬丈懸崖,情勢兇險。

選手演講結束後,董卿在點評選手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傷害與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他人,有時候也意味著在毀滅自己。如果我們失去了平衡,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節目結束後,“槍響之後沒有贏家”上了熱搜。

題目中:一場狩獵者與被狩獵者間的博弈,最終的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的慘烈後果。網友們更多地在思考,隱藏在這句話背後的深刻與高度。

當下武漢肺炎疫情逐漸好轉,人們聚焦的目光開始轉移,從《方方武漢日記》的熱捧到冷懟,好像勢頭洶湧,難分勝負。其實,大可不必,因為“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可當下,勢頭逆轉,有些抨擊方方的言論愈演愈烈,不可阻擋,惡語中傷,個人覺得沒有多大意義。在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說話的自由,但要實事求是,不能臆造,不能惡意中傷,更不能一棒子打死。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因為某個人的言論而隨波逐流,更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批評而雪上加霜,最可悲的就是落井下石。

很喜歡一句話:“人性的悲哀,就是做著最壞的事,卻說著最善良的話。”這句話適合每個人,言論自由,但要站在正義和事實的天平上,維持平衡。

發聲者一旦偏向與某個極端主義,或以偏激固執的情緒,強加於他人,就會把卑鄙導演成一場戲,那些“演員”即使塗抹各種顏色變著花樣上場,但世俗和偽善都清晰地留給每個觀眾。只是,觀眾習慣沉默,沉默並不是贊成,更不代表掌聲。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你拿刀捅別人一下,別人也會拿刀捅你一下,你們都流血,觀眾便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許有些人還裝成無辜的小綿羊一樣,說自己善良和無辜,善良的人是不會拿刀捅人,充其量只是實話實說。

善良無法偽裝,英雄李文亮,冤屈地走了,一個多月了,他的微博上,祭奠者數萬人,這才是真正的善良。

即使你已不再,也永遠活在人們心中。而導致李文亮醫生悄然離去的理由呢?是他自己的原因嗎?當然不是。數萬人等著調查組給一個真實的結果,讀者等著,人民等著。影響的人是不會被忘記的。

而那些傷害過別人的人,卻總以為善良的藉口,掩飾著自己的過錯和不敢承認錯誤的虛偽。“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善良和道義本身應該是修養自己心性的根本,有時也成了某一些居心叵測之人刻意標榜自己的工具。

高尚是高尚者的座右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災難面前見人性。這次疫情爆發,在中國的大地上,讓我們看到了各行各業裡,如英雄般無私奉獻的逆行者們。他們不論生死,不計報酬,奔赴一線,抗擊疫情,讓人敬佩。

在疫情即將結束之際,我們更加渴望恢復自由生活,更加珍惜活著,好好生活,真的不想看到隱藏在災難陰影的灰色,不想看到利用網絡製造的謠言和矛盾,看似漫不經心的陰影,影響將是被幾何倍數放大。

在著名的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中,曾經列舉過了群體的種種弊端,群體會消滅個人的思考能力,從而使得群體的智商低於個人;群體會摧毀一個人的心理防禦,讓人們變得瘋狂而暴力;群體極容易受到暗示,只會跟著狂熱的情緒行事。就像當下,敵對方方的那些唾沫,就像病毒一樣四處亂竄,也很危險,影響到正常人的生活。

我不知道這些“唾沫”因何而起,但是在當下好轉的形勢下,乾淨的言論,清新的空氣,魅力的風景,真誠的關心,和諧的氛圍,才是人們走出困境的源動力,也是人們經歷災難後站起來的助力器。

願每個人都能心存善良,真誠待人,至少不把“偽善良”當成卑鄙的通行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