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渡邊和直子,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可能對於電影所呈現的故事的流暢性和合理性存在質疑,這是因為影片刪去了部分戲份。雖然一些戲份被刪減,但導演陳英雄還是抓住了原著的幾個精髓,將渡邊與直子、綠子之間的愛情故事詮釋了出來。

​​《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是村上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該片講述了大學生渡邊與直子、綠子等人之間的愛情糾纏,該影片獲得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以及入圍第六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村上春樹的原著中夾雜了關於愛情、性、死亡、人生等話題的探討。導演陳英雄在120分鐘左右的電影裡呈現出了渡邊和直子、綠子之間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文學表達與影像呈現上,似乎永遠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這部電影不光是講述青春期的三人尋找愛情答案的故事,也有青春時的孤獨,陷入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還有青春期的迷失和救贖。

一、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挪威的森林》:渡邊和直子,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①愛與欲的糾結,這種不確定導致了直子的喪失感和精神崩潰

孟京輝說,愛情就是一頭怪善,不知道什麼時候從你的身體裡跑出來,它就像犀牛,一頭奔跑的犀牛。

直子生日這天,渡邊和直子兩人發生了關係。直子似乎更為主動,先是倒在渡邊懷裡哭泣,繼而吻他,像是一頭奔向愛情的犀牛。

這段在雨夜發生的激情戲以直子的哭泣聲而結束,她的哭聲並非受到傷害而哭,而是覺得對不起木月,在愛與欲的糾結中掙扎。

木月是直子的男友,在十七歲時選擇了自殺,渡邊是木月的好朋友。木月與直子從三歲就認識,相互知根知底,一起長大。直子是愛木月的,在男友死後,她心情抑鬱,難以忘懷,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與其他人相處。

愛不愛一個人,身體最誠實。看向那人的眼神,怦怦亂跳的心,不自覺靠近的腳步。以這樣的說法來看,直子是愛渡邊的。

直子陷入了愛與欲的糾結中。倘若她愛的人是木月,為何身體誠實的靠近了渡邊,還和渡邊發生了關係。倘若她愛的人是渡邊,那木月又算什麼呢?自己潛意識裡一直是愛木月的。

正是這種不確定導致了直子的喪失感和精神崩潰,她已經分辨不清愛是什麼了,每日在糾結和掙扎中度過,最終直子不辭而別住進了療養院。

《挪威的森林》:渡邊和直子,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②身與心的迷失,導致直子自殺的必然結局

影片中的男主和女主都是青春期迷失的代表。十九歲的渡邊迷失在好友木月死去的獨孤裡,他不是喜歡孤獨,只是不喜歡失望,為了避免失望,索性不交朋友;二十歲的直子迷失在自我封閉的狀態中,男友木月自殺後,她不知道如何與其他人相處、交流,搞不清愛是什麼;十七歲的木月迷失在十七歲,用自殺結束了生命。

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迷失不只是出現在村上春樹的小說和這部影片中,在世界範圍都可以看到年輕人自我封閉,陷入一種孤獨的狀態裡。

影片對於木月的自殺沒有過多交代,但在直子身上有所暗示。直子與木月從小相識,一起長大無話不談,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進入到學校,卻無法融入到老師和同學這個外界的現實環境中,木月毫無徵兆的選擇了自殺。

木月死後,直子的精神支柱崩塌,但她也掙扎過,想要從木月死亡的陰影中走出來。身與心的雙重迷失,最終令她跌入深淵,越掙扎越痛苦,她選擇同木月一樣,以自殺的方式逃避這種痛苦。

在直子內心深處是愛著木月的,也正因為如此,在和渡邊發生關係後,她才會痛苦到精神崩潰,她的身體不由自主靠近了渡邊,可她的內心始終無法擺脫對木月的愛。一邊是對死去木月的愛,一邊是對木月好友渡邊的性慾,身與心雙重的迷失,是導致直子自殺的必然結局。

《挪威的森林》:渡邊和直子,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③渡邊與直子,是相互救贖

木月死後,渡邊去了新的城市開始新生活。實則這是一種逃避,他想把一切都忘掉。木月的死在他心裡留下一團無法消散的迷霧,巨大的孤獨感使他踽踽獨行。

直子的出現讓孤獨的渡邊得到救贖。渡邊和直子每週日都會在街頭漫無目的地行走,沒有過多的話語,也絕口不提木月,這樣的相處方式更像是對渡邊孤獨靈魂的安撫和救贖。

直子把自己封閉在死去男友的痛苦中,不與人交流溝通,渡邊的出現讓封閉的直子將自己禁閉的心門打開一條縫,這條縫帶給她巨大的安慰。

渡邊和直子是相互救贖,直子的出現使孤獨的渡邊得到救贖,而渡邊又恰好拯救了失去男友的直子。

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二、賦予象徵意義的環境隱喻:環境變化對應了直子的命運走向

《挪威的森林》:渡邊和直子,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①充滿生機的綠色森林,象徵直子病情的好轉

《挪威的森林》這是直子最愛的歌:“聽到這首歌,感覺自己彷彿在密林裡迷了路。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只覺我孤單一人、又冷又暗,沒人來救我,但是這確確實實是我最喜歡的歌。”

令直子身心迷失的森林又冷又暗,沒有人陪伴。與之相反,直子所住的療養院周圍全部都是綠色的樹木,暖暖的陽光從窗戶撒下來,一派生機勃勃。

綠色是希望的象徵,樹木是生命的象徵,陽光是光明的象徵。直子在如此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療養院,再合適不過。

直子的病情大有好轉,甚至邀請渡邊前來看望自己。

②空曠的田野,象徵迷失的直子

直子和渡邊穿了單薄的衣服行走在空曠的田野中,直子一邊走一邊說,快速的步伐,自問自答的言語,整個畫面給人壓抑的感覺。

此刻的直子是迷失和掙扎的,她不停的來回走,一遍遍問自己為什麼?她不能接受自己明明愛著木月,卻在生日那天見到渡邊時渴望和他發生關係,那樣的興奮和木月在一起時從未有過。

在木月和渡邊之間來回掙扎和迷失,直子崩潰大哭。空曠的田野,直子的心亂成一團,理不清,想不通。

直子再次迷失,她不停地走,卻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問題的答案。

《挪威的森林》:渡邊和直子,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③山坡上的雪和枯枝,象徵結束生命的直子

直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連最簡單的日常交流都無法進行,甚至出現了幻聽,她不想讓渡邊看到這樣的自己。她徹底將自己封閉起來,不允許別人走進,也不允許自己打開自己。

山坡上還有積雪,樹木光禿禿的,荒草隨風搖擺,直子選擇了上吊自殺,結束了生命,永遠停留在了二十一歲。

從綠色充滿生機的森林,到空曠壓抑的田野,最後是枯枝和荒草,直子的命運走向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她在又冷又暗的森林迷失,也選擇在寒冷枯萎的季節結束生命。

導演陳英雄一貫對於色彩的迷戀與重視在本片中得到充分體現。其實,早在《青木瓜之味》中就能看出他對色彩的影像風格,這部電影依舊延續了他的影像風格。

三、對於青春期普遍存在的的孤獨、迷失,如何進行救贖?

對這種青春期迷失的救贖,影片給出瞭解決方法,即戀愛和友情。木月選擇直子的愛情和渡邊的友情,以失敗告終,用死亡來逃避。直子選擇渡邊的愛情和玲子的友情,同樣失敗了,結束了生命。渡邊在對直子的救贖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拯救,這或許才是影片要傳達給觀眾的意義。

①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莫要太過依賴對方而生存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這種完整是靠自己去完成的,而不是依賴某個人而生存。

木月和直子是兩個不完整的個體,他們無法獨立生存,選擇通過愛情和友情完成對自我的救贖,又因為兩人一直處於近乎於與外界隔絕的環境而相互依存。

在發現自己無法融入現實生活,無法與其他人溝通的時候,木月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而直子在木月死後,也將自己封閉了起來,最後走上了和木月同樣的路,以結束生命來尋求解脫。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便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愛人、子女都無法陪伴自己一生。愛情和友情都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你的全部。

《挪威的森林》:渡邊和直子,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②與其擺脫獨孤,倒不如接受孤獨

在世界範圍都可以看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封閉,陷入一種孤獨的狀態。面對孤獨,他們選擇逃避和擺脫,越是如此,孤獨反倒如影隨形。

渡邊,直子,木月,綠子都是孤獨的人。直子和木月不能接受這種孤獨,在現實與自我世界的對立、糾結下,他們內心的痛苦會隨著掙扎越發痛苦,最終雙雙以結束生命來逃避這種痛苦。渡邊和綠子雖然孤獨,但仍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最終他們接受了孤獨,得到救贖。

面對孤獨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接受它,正視它,而不是逃避和擺脫。

③青春述茫的救贖之路並非兩性的情愛,應該是對社會、對他人的關愛

影片中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救贖之路選擇了兩性情愛,渡邊在尋找愛情答案的過程中尋求救贖,在直子和綠子之間糾結掙扎。而直子也一直在木月和渡邊兩人之間糾結痛苦。兩性情愛並非是對青春迷茫的救贖,更多的應該來自於對社會、對他人的關愛。

《挪威的森林》中對於兩性情愛,死亡,孤獨等均有所探討,雖是一部愛情片,卻超出了一般愛情描寫的俗套,而具有更為深刻的思考意義。

渡邊在對直子的救贖中完成了自我的拯救,這也是小說和影片所要傳達的意義。

《挪威的森林》:渡邊和直子,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救贖

結語:

《挪威的森林》影片中的背景雖是日本,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代表具有普遍性,他們像無根的浮萍,孤獨、虛無、失落,一邊是心理壓力,一邊是內心無處安放的迷失,如何進行自我救贖值得人深思。

影片結尾是渡邊的旁白:“四季更替,我與死者之間的距離亦隨之急劇拉開,木月還是十七歲,直子也依舊二十一,直到永遠。”

木月和直子迷失在自己的森林,是悲劇的代表和符號,我們要從這種悲劇裡得到啟發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