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應該如何理解?

泰和道安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指 少說話,是合乎自然的本來規律,言多必失,禍從口入的例子太多了,正如孔子所言,巧言令色,鮮亦仁,也是說明了多說無益。

希言自然,也是指統治者少施政令,遵循社會及事物本來的發展規律去運行,使社會治理和行為方式,與外在的不斷變化的環境相一致,合乎自然原來如此的道。

老子認為,無論何人、處在什麼階層,誠信不足,人們自然就不會相信他,作為社會治理層面,也同樣適用。用飄風、驟雨的自然現象來類比:天地尚不能久,而況自不量力的人類呢~~~






天元yimin


“希言自然”,是說不多言辭,自然之道也。深究道本,可知自然與社會,皆為動態平衡之過程,蓄勢而發,是謂有“言”,如此則舊平衡被打破,新平衡得以建立,於茲陣痛必然相隨,傷損在所難免。由於“勢”能有限,發之也急,洩之必速,故天地佈施風雨,亦不能經久不息,是以“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王道治世,亦復如是,窮兵黷武猶如“飄風”,政令煩苛恰似“暴雨”,帝王縱慾而輕言,則違背民心,日消月損,氣數殆盡,大廈傾頹,只在一瞬,故為政者不可不察。修身之道,亦復如是,故固本而培元,多蓄而少發,長生久視之道也,是以,“治人,事天,莫若嗇”,此之謂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原文】

希言自然。

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孰為此?天地,

而弗能久,有況於人乎?


【今譯】

不多言辭,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迅疾之風,不到一個早上就停息了;

急驟之雨,不到一個整天就下完了。

這是誰的作為呢?是天地。

天地尚且不能讓風雨經久不息,又何況是人呢?


【簡評】

道體作為自然的本原,其小無內,其大無外,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不過是道體種類繁多的排列組合形式而已。道體作為本原,正如佛家所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故而守恆,此其一。自然的發生、發展和演化,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舊的平衡不斷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斷建立,以其變動不居,故稱“易”,此其二。變易之過程,可分為兩類:自發過程,由有序,到無序,熵值增加,稱為自然力;自覺過程,由無序,到有序,熵值減少,稱為生命力。生命之力,在“自覺”,在“自組織”,故而可與自然力相抗衡,故有願力,有行動,可作用於因,以求得所念之果,此謂之“主觀能動性”,可抗衡自然之因果,或曰宿命。人生,乃自然力與生命力之抗衡,宿命論者,大失其道,悟道、行道、佈道,知行合一,自度度人,盡乎人事,餘皆隨喜,方為人生正道。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自然之道,“希言自然”,是說自然之中,劇烈的變易是少見的,風雨雷電、地震海嘯,都很少發生。這些劇烈變易的背後,是蓄積了一定量的“勢”,內在的“勢”能,突破了既有約束,就會得到釋放,“破”而後“立”,逐步建立新的平衡。自然力之內在擴張需要(熵增而失序),與維持原狀的既有約束之間,如同陰、陽互體,是一對內在矛盾,既共存一體,又相互抗衡,因此危險也就孕育其中,也是新的平衡建立之機遇。事物處於平衡之時,雖然劇烈變易尚未發生,但是內部卻是暗流洶湧(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一旦條件具備(緣),則變動劇烈發生(果),因此,雖則“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無聲之處,自有驚雷醞釀,此為自然之道。

帝王之道,亦復如是。帝王治世,道德以化,約之以禮,束之以法,然民心變動不居,所謂“智者”亦時刻窺伺時機,因此帝王常常夜不能寐,思乎防患於未然。故而上古帝王,莫不“夕惕若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唯恐忽視了什麼,做錯了什麼,授人以柄,自貽其咎,故而在發佈政令之前,審慎而又審慎,必然“希言自然”,以至於期乎“無為而無不為”的至高境界。帝王為治,選賢任能,廣佈耳目,“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便是廣泛收集信息(此乃大數據也),精心研判,期乎對天下民心動態瞭然於心,是謂“於無聲處聽驚雷”,防患於未然。於帝王之道,窮兵黷武便是“飄風”,政令煩苛便是“暴雨”,天地佈施風雨尚且不能經久不息,更何況是人呢?於是乎,帝王的內心之中,公心與私慾之間,便構成了一對矛盾,後者是本性,前者則關乎民心,需要好好的做一番平衡,放大公心的,大多是明君,而放大私慾的,通常會敗亡,經史之中,何其多也!

治人事天莫若嗇,深根固柢可長生

大舜告訴大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說,道之心微妙難測,人之心變動不居,帝王治世之要旨,在於洞察其精要,通曉其道本,誠心正意,執持中道,守道不移。既然“希言自然”,而乃“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於是乎“治人事天莫若嗇”,故而聖人治世,選賢任能,執持謙退,含藏內斂,靜默淵峙,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相處觀物化,故而“我清淨而民自正,我無為而民自化”,必不得已之時,審時度勢之後,方可有所作為,卻又以其“善行無轍跡”,好似“無為”,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卻又“無不為”,一切卻又那麼自然,以至於“民皆謂我自然”。

修身之道,亦復如是。生命力與自然力的抗衡,構成了生物體的生命過程。而修煉的本質,可以理解為通過願力和行為,來對抗自然力,降低熵值,從而提高生命活力,延長生命時限。願力越強,行為愈篤,則精進效果愈佳。修行之道,絕學以求道,篤行以修道,師友以助道,覺悟以得道,如是而已。然修道之人,常常囿於成見,囿於宗派,囿於文字,囿於已知,殊不知大道本一,皆為自然;百家同源,皆宗於道。“治人事天,莫若嗇”,因此修身之道,在於固本培元,減少耗損,故而寡慾,故而靜養,正所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其間微妙,妙不可言,有悖於本號探究傳統哲學之宗旨,故不贅言。

大美自然,悠兮其貴言


【文章皆為原創,圖片源自網絡。自度度人隨喜,轉發分享多謝。】


泰和道安


題主好!以矛盾邏輯行文是《道德經》的主要特色,為解讀的基本技巧;首章的“道、無、有”三字貫穿全經每句話,是解讀的另一個技巧。你有疑問,可能與疏忽這兩點有關。下面由此出發,閒聊幾句,供參考。

【1、字面意思】

第23章總講“道”制衡萬物的狀態,起首的標題這句裡,“希”是多義字,指簡要、暫時;“希言”指簡而言之、暫而言之、假而言之。“自然”也是多義詞,此指萬物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本來之態。顯然,四字合起來在講“道是自然”的原理。換言之,前面省略了主語“道”,加上就容易理解了,此時句義為“道無形起用,神秘莫測,只能簡而概言,就叫自然”。此章後面諸句依次講“風雨在道中、天地在道中、人事在道中、人德在道中、人行在道中”,最後兩句講“對道的無形同在真理,人時信時疑,並不都以為真”的世態。

【2、“道和自然“的關係】

經文首章講的“道、無、有”三字關係,其實是本章的邏輯框架,即道有兩個屬性,“無”為真性,“有”為假性;道因“無”而永恆遍在,因“有”而不離萬物,故道不但生萬物,而且就是萬物,與萬物同體,同理,也與自然同體為一,所以老子在此說“道=自然”,是從“有”的角度下定義。又因為“有”不是真的、永恆的,總在變化中,這個特點不符合“道”的真性,且“自然=有”,故只能暫時假設的說成“道是自然”,就叫“希言”。換言之,老子的意思是:“道”不能思議、不能言說、不能描述,稱為“自然”比較勉強,也就一說。為何會這樣?只因道有真性“無”,道=無,人對這個“無”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見、不可描述,一但說、思、見、描述,“無”就變成“有”,就不是真的“道”了。

【3、“自然“的含義】

做名詞解時,該詞是萬物的統稱,此時自然=世界=本章後文的“天+地+人”,進一步講,自然=有。做形容詞解時,該詞是“自由自在、獨立無羈的樣子“,既然能被描述,就還屬於“有”。具體講,老子對“自然”的特徵,在本章下文講了五個:(1)矛盾性,即自然永在矛盾中變化不息。(2)遍在性,即自然無處不在。(3)化身性,即自然以萬物為化身。(4)善德性,即自然能益世、益人、益物、益事。(5)可知性,即自然能被人認識和利用。看懂這些,就知自然=有=道的假性。

【4、道制衡自然的機制】

本章講了四點:(1)“道”抑制“自然”向兩極變化。(2)“道”強制“自然”趨中。(3)“道”與“自然”同體同在,“自然”不能獨存。(4)“自然”的變化範圍被“道”限定,這種變化以“無”為邊界,只要超出,“自然”就變成“無”而消失了。此以本章句例“驟雨不終日”講,雨大為極,至極就觸發“道”的無形抑制力,使雨停止,歸於“無”而終,即雨越大,從“有”入“無”的速度就越快,背後是“道”的制衡力在主宰。

【5、“自然”的變化性與“有”的關係】

本章下文講了四點:(1)變化是“有”的常態。(2)“變化”包括在中、趨極、生、滅的四個階段。(3)變化不離善德性。(4)變化能被認知和利用。可見,老子此處說“自然“的隱義是“變化=有=道的假性”,警示人不要被變化所迷惑,而應看到變化背後不變的“道”,才叫智慧。

【6、本章的思想】

主要有兩點:(1)“道”雖無形,卻真實存在,居萬物之上,能統治、操控、制衡萬物。(2)變化屬於“有”,也是“道”的假性,非真且能迷惑人。從變化悟“有”,可知“道”;從變化悟“無”,可明“道”。


本然堂講席


“希言自然”這句話,需要從哲學的角度來理解,否則,就會打破二十三章的整體邏輯,“希”是少的意思,“希言”就是少說,或者是不說,為什麼?有道理在裡面。

1

老子講過“道法自然”,這個“自然”和我們現在理解的“自然”是兩回事,“自然”在這裡就是“道”,是“道”運行的軌跡,後面講“道生一,一生二”等等,這個就是“自然”,意思就是說“道”除非不動,它只要動,就會按照這個軌跡“自然”運轉,不要問為什麼,沒理由,原本如此。

“道”的這種“自然”運轉的規律,是說不清的,也沒辦法說得清,因為它已經超出了我們語言所能表達的極限,只要開口,就會有偏差,就會出錯,所以還是不說為妙,所以叫“希言自然”,這其實和第一章的“道可道,非常道”是相互呼應的。

比如我們說“大 ”、“小”這些概念,我們只要規定了“大”的標準,漏洞同時也就暴露出來了,多大算是“大”呢?你說地球大,那還有太陽呢,你說分子“小”,還有電子呢,所以無論我們怎麼規定,只要張口,就會有漏洞。

哪怕是最簡單的一個事物,比如一根毛線,一片樹葉,我們的語言都不可能真的能描述的清清楚楚,我們從語言中理解的東西,永遠是似是而非的,你用一萬文字描述一顆紅棗的味道,不如拿顆紅棗直接嘗一口,這就是語言的侷限性。

2

而且語言都會有時效性,它會隨著時間、地點、風俗等因素的變化,最終讓人不知所云,比如關於《道德經》的研究文獻,我們可以找出來無數個版本,每個版本都不同,但哪個會是老子真正的意思呢?恐怕老子聽了哪個版本都會笑出海豚的聲音。


所以後面老子舉例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意思是說,哪怕是再強勁的“飄風”,再瘋狂的“驟雨”,也不可能折騰個沒完沒了,這風只要起來了,不管當時再大,也註定必然要停下來,雨也一樣,當時下得再大,它最終也得停,這也是註定的。

語言的道理一樣,你用詞再精準,結構再嚴謹,也會有表達不到的地方,這是語言的先天性缺陷造成的,這也是註定的結果,即有老師帶著,口說手比的教,也傳不了幾代,一準傳走樣,《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中有一段話說:

傳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這個講的就是語言的侷限性,所以老子的“希言自然”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說話越少越好,說的越少,出錯也越少,偏差也越小,就會越接近自然之道。

3

但是我們要知道,少說,不說,並不能最終解決問題,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說所有的經典,都不是終點,我們只能把它們當成地圖,指引我們到終點的導航圖,我們不要學經典裡怎麼說,而是要根據它們的指引去做。

就象上面舉的例子,它用文字描述紅棗,我們要根據它的描述,找到紅棗在哪裡,然後拿來親自嘗一嘗,這樣才能最終解決問題,所以通過今天的探討,我們要給經典重新定位,它們是方法,是工具,但不是終點,也不是目標的本身,有了這個認識,我們以後再讀經典的時候,就知道何去何從了。


澡雪堂主談國學


希言,就是少說話,為什麼要少說話,因為最合乎自然法則。希言,告訴人怎麼做,自然,告訴人這麼做的原因。希言自然,這短短四個字,我甚至覺得濃縮了整部道德經的精髓——倡導清淨無為。看到希言二字,還會聯想到道德經另一名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就是說最大的聲音是沒有聲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無形。


羅西娜


希言自然:行不言之教,聽任萬物自然變化。希言,無聲之言,不多說話,即不言之教。自然,自然變化,順乎自然變化,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不要妄加評論,擅自干涉自然變化規律。也就是說,不要多說話,讓萬物順乎自然變化。


洞悟山人


要請問您《道德經》第二十三章中所言: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這三句話當作何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