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元素》:呂克•貝鬆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電影不能拯救任何人的生命, 它不是什麼濟世良藥, 只是一片阿司匹林。”——呂克•貝松

1994年《這個殺手不太冷》在全球範圍內的巨大成功,讓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的聲望達到了巔峰,成為了製片公司爭相拉攏的紅人,呂克.貝松表示下一部電影“希望帶領觀眾遠離他們的日常生活,去一些只有在夢境中才能到過的地方”。美國的哥倫比亞公司和法國高蒙影業兩家業界巨頭為他準備了當時創紀錄的9000萬美元預算,1997年《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上映,這部將科幻、災難、喜劇等類型電影融合為一體的大片,其新穎的風格讓觀眾眼前一亮,拿下2.7億美元全球票房。

《第五元素》:呂克•貝松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第五元素》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令人炫目的電影特技,在隨後幾年被電影行業競相效仿,推動了科幻等類型電影的創新發展。電影把故事背景設置在了200年後,是個充滿娛樂性的寓言,也是個講述生存、拯救和愛的夢,正如呂克.貝松所言,也許它不是拯救類型電影和觀眾的良藥,但至少是一片讓人暫時擺脫世俗紛擾、生活焦慮的阿司匹林

01 “新巴洛克”風格震撼影壇,法國商業電影的探索與突圍


“巴洛克”這個詞來自建築業,在電影界主要指敘事複雜宏大、技法華麗的電影,呂克.貝松被公認為“新巴洛克”電影風格的代表人物,《第五元素》的敘事、鏡頭、色彩都繁複、華麗、張揚,呈現出一種華麗耀眼與浮空虛無並存的個人風格。

①老瓶裝新酒,古老神話與現代寓言交織的故事構建

電影將埃及、希臘的古神話與現代科幻結合,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14年, 在埃及沙漠的一座神殿裡, 一群外星生物蒙督沙瓦人帶走了四塊代表地球四大元素的神石(即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的風、火、水、土四大元素),並預言300年後地球將面臨一場大浩劫。2259年的紐約,預言成真,外星邪惡力量控制的星球將撞擊地球。蒙督沙瓦人帶著四塊神石和第五元素前來拯救地球卻被擊敗。地球人利用第五元素殘骸的DNA,重新制造了一個名叫莉露的女孩,她將是人類最後的希望。

《第五元素》:呂克•貝松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呂克•貝松一直宣揚“立足本土,去好萊塢化”,但他的去好萊塢化不是完全抵制美國商業片成功的元素,而是進行一種補充和完善,從而形成新的電影特色。這部影片設置了首尾兩個高潮相呼應,劇情從第一分鐘開始就跌宕起伏緊緊抓住觀眾,還採用了好萊塢慣用的“最後一分鐘營救”,讓硬漢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柯本.達拉斯和莉露在最後一刻拯救了地球。這些高密度的戲劇衝突、類型化的人物和連續性剪輯是經典的好萊塢敘事系統。

上世紀70、80年代,在新浪潮等藝術理論的影響下,法國導演始終以電影作者自居,並不重視迎合大眾趣味,1995年法國本土電影份額跌到觸目驚心的28%,呂克.貝松率先放下了“文藝”的架子,擔起了振興法國工業電影的重任。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之後,他在這部電影中進一步探索了商業與藝術融合的邊界,狹義的說,是用了一個商業片的框架,講述一個藝術片的內核。這個做法也影響了之後的《羅拉快跑》等歐洲電影,效果立竿見影。

②標籤式的色彩和鏡語

為了設計《第五元素》裡的未來世界,劇組聘請了2位頂級插畫師、7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人數龐大的服裝道具和視聽設計團隊。影片中呈現出的無盡浩瀚的宇宙、奇異張揚的建築、錯綜複雜的城市交通、飽和豔麗的色調都充滿了“新巴洛克”風格。

《第五元素》:呂克•貝松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色彩符號。大量飽滿鮮豔的色調充斥著畫面,藍色的飛船、墨綠色的建築,電影還為不同人物設計了不同的色彩,映襯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比如莉露標誌性的紅髮,柯本的橘紅色小T恤,就暗示著兩人火爆的性格,通體藍色的蒙督沙瓦女高音歌唱家狄娃象徵著希望和本真,黑人主持人五顏六色的服裝則代表了世俗和浮誇。

《第五元素》:呂克•貝松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鏡頭語言。鏡頭平衡與流暢的剪輯,快速的鏡頭組接,富有動感的鏡頭運動,是整部電影的“標籤”。其中有幾個代表性的鏡頭:莉露從摩天大樓縱身一躍,掉入柯本的出租車內,與聯邦警察在錯綜複雜的交通系統中,開始了一場激烈追逐;結尾時,一組經典的對比剪輯,一邊是狄娃在舞臺上的深情演唱,一邊是莉露與外星人之間的較量,高音與莉露的打鬥動作完美配合,這段戲已經成為影史經典。此外,多次出現的柯本小房間和四處遊動的中式餐車,在繁華的城市中有種莫名的遊離感。

02 科幻寓言中的愛與拯救,對未來社會的人文思考


很多人把《第五元素》當作特技爽片來看,其實呂克•貝松在增加娛樂性的同時,並沒有丟掉之前在《碧海藍天》、《這個殺手不太冷》等作品中,對人性、存在、救贖等主題的人文思考。

①愛情與拯救的符號化表達

真正的第五元素是什麼?不是莉露這一個體,而是愛。

電影巧妙設置了三個遞進關係的鋪墊:一是由於地球上的戰爭和混亂,“愛”這個第五元素被蒙督沙瓦人帶回宇宙保管起來。只有當地球遭遇入侵之時, 他們才會帶著“愛”重新歸來。二是五大元素中,愛是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元素,失去愛,構成世界四大元素已無用處,只剩荒蕪。最後,莉露肩負著拯救人類的重大使命來到地球之後, 用她的超人智能快速的學習人類歷史。在這一過程中, 她看到了太多的戰爭、屠殺和毀滅。在血淋淋的歷史面前,她流下了傷痛的眼淚。

《第五元素》:呂克•貝松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人類究竟是否值得拯救?柯本對此做出了回答:人類還有值得保護的東西, 那就是愛情。電影既對人性中的惡發出哀嘆,在最終也肯定了愛情的力量。莉露因柯本愛的呼喚而發動了第五元素的力量, 消滅了來自宇宙的威脅。呂克•貝松相信愛情的拯救能力可以幫助人類尋回自我人性中善的部分。

電影通過這種符號化表達,把藏蘊於主題中的愛情和拯救極度放大,使之成為得以浮現於電影表層的概念。

②科技高速發展下人類社會的隱憂

“在任何科學上的雛形,都有它雙重的形象:胚胎時的醜惡,萌芽時的美麗。——雨果”

影片中人類被各種機械科技包圍,擬人化的機器人、漫天飛行的汽車、代替人類工作的超級AI,人類生活的世界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發達時期。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另一種狀態:人類居住空間逐漸縮小,過於娛樂化的休閒方式讓人們缺乏思考,機器警察代替了人類執行法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人們沒有個性, 只有共性。沒有思想,只有規律。

《第五元素》:呂克•貝松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有這樣一個情節:崇拜科技的大反派在神父面前吹噓科技的無所不能,突然被一顆櫻桃噎住,他慌亂地按下各種按鈕,但機器人無能為力,這時神父用力拍了後背一下救了他的命。這個幽默的橋段諷刺了現代社會對科技過度崇拜而對人性的忽視。

和《終結者2》、《黑客帝國》等90年代經典科幻片一樣,《第五元素》也探討了科技高速發展下,人類社會存在的種種問題,與前兩者略帶悲觀色彩不同,呂克•貝松稍顯樂觀,電影通過莉露這個經典形象,表達了人類應該讓科技具有人性,以科技的人化來避免科技的異化,未來科技的發展,應該具有科學技術和人性精神的融合。

03 拼貼、戲仿、諷刺,與流行文化的深度融合成就經典


①對經典科幻電影和法國喜劇電影的拼貼和戲仿

整部電影是歐美流行文化、好萊塢類型片、法國喜劇電影、廣告等大眾產品的拼貼,正如呂克•貝松說:

“如果讓我來界定《第五元素》,那麼它是三分之一的《星球大戰》、三分之一的《巴西》、三分之一的雅克•塔蒂(法國著名喜劇演員)”

電影中造型各異、形容醜陋的外星人,靈感顯然來源於《星球大戰》,場景營造和柯本.達拉斯這個人物設計讓人想起了特瑞•吉列姆導演1985年的經典科幻電影《巴西》,城市上空飛來飛去的汽車,讓人想起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

《第五元素》:呂克•貝松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不僅如此,我們還看到很多經典電影的影子,比如弗蘭茨.朗的《大都會》,羅蘭•艾默裡奇的《獨立日》等,呂克.貝松幾乎把經典致敬了個遍,把前輩們的精華吸收到自己的電影裡。

當然,也少不了對法國喜劇電影的借鑑。呂克•貝松注重的是來源於生活的平淡幽默及情感共鳴,類似於雅克•塔蒂的《於洛先生的假期》、《我的舅舅》等電影,不是單純的惡搞,主要體現了人物的冷幽默臺詞和劇情的黑色幽默上。此外,一些滑稽的配角,只會講冷笑話和專屬臺詞“給你20秒時間”的黑人總統、浮誇矯情的黑人說唱主持人、笨頭笨腦的孟加羅人等角色,也都為影片製造了喜劇色彩。

② 與流行文化的深度融合

法國導演一直給觀眾的印象是文藝電影的堅定擁躉,呂克.貝松顯然想要的更多,他主動靠向了好萊塢模式和流行文化,在製作上採用布魯斯.威利斯等有全球票房號召力的“大牌演員+本土團隊”模式,在內容上則更貼近年輕觀眾。

《第五元素》:呂克•貝松給世界的一片阿司匹林

劇組請到了未來派作曲家埃裡克•塞拉為電影配樂,《第五元素原聲大碟》在全世界共賣出近80萬張。狄娃在電影裡演唱的歌劇《拉美摩爾的露契亞》片段甚至比電影本身更加有名了,很多不知道《第五元素》的人其實都聽過,從開始的溫柔婉轉、獨白似的歌劇唱腔到與現代電子音樂結合的超高音,已經成為現代流行音樂中的經典。以色列年輕女歌手努麗特因片中插曲《小小的愛情之光》成為歐洲的一線歌手。“妖嬈”的克里斯.塔克則是Hip-Hop音樂和美式脫口秀的結合,片中的星際選美、鐳射球等無一不是對現代流行文化的調侃和諷刺。

結語


法國的《首映》電影週刊曾稱讚呂克•貝松:“將法國電影從新浪潮的遺風中解放出來,最終打碎了美國人對娛樂片一統天下的局面。”

他的作品題材、樣式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外。後現代主義的拼貼與個性化表達完美結合,人文藝術性與商業策略相得益彰使《第五元素》成為20世紀9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之一。影片中對科技、社會和人性的探討,23年過去了,現在看依然沒有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