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60%繳納養老保險15年,最後5年想按100%繳費,是否合算?

你是今生最美的牽掛


問題:按60%繳納養老保險15年,最後5年想按100%繳費,是否划算呢?

我認為是否划算不是絕對的,應該立足自身情況,全面衡量,再下結論。不知你是單位參保人還是靈活就業參保人?個人和家庭經濟狀況如何?身體如何?答案因人而異。如果不和別人攀比,單純從追求更高的養老金保障水平角度講,交的越多划算,多繳多得。如果和別人攀比,從投入和產出角度講,那麼低於100%繳費的人會比高於100%繳費的人佔些便宜,交的少划算。如果從應對風險角度講,身體不好或經濟條件不行的,按最低標準交最划算或最客觀。再高的養老金,你也得有錢交,有命拿不是?如果從美好心態角度講,怎麼交都有道理,量力而行,不必強求,知足常樂,活得久才是硬道理,活得越久才最划算。

一、如果你是單位參保人

如果家裡生活沒問題,自己身體也較好的話,結論很簡單,交的越高越划算。交100%比交60%划算,交200%比交100%划算,交300%比交200%划算。換做我,就儘量爭取往高了交。因為你自己相當於不用真正付出,憑藉單位的付出,可以獲取更多的養老金,何樂而不為?具體講,有以下四點理由:

1、養老金的計發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交的多當然領的多。

2、五險一金繳費是稅前合法免稅項目,可以幫你少繳個稅。

3、城鎮職工單位參保人的個人繳費部分是左兜到右兜,從自己的稅前薪酬到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完全還是歸你自己所有,退休後連本帶利返給你,相當於長期高息儲蓄,你只有收益,沒有任何損失。即使不幸去世,養老金個人賬戶還可以走繼承路徑。交的多,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多。個人賬戶的錢領完,國家還會按你原來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繼續發放,直至終身。

4、單位給你繳納的統籌費用,會積累你的繳費年限,提高你將來退休時以及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水平。交的多,退休時領的多,退休後,每年漲的也多。

二、如果你是靈活就業參保人

和單位參保人不同,靈活就業參保人沒有單位和你共同負擔社保費用,要自己承擔所有費用,付出的代價相對高,個人情況又不同,問題就複雜一些。

如果你的出發點是想獲得更高的養老金,讓自己的晚年更有保障,那麼就沒有必要和別人攀比,結論就是交的越高越划算。現階段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等於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之和。

1、基礎性養老金

基礎性養老金計算公式

=退休時上一年度社平工資*(1+個人歷年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繳費指數計算公式=所有繳費月份每月繳費指數之和/繳費月數之和

按60%繳納養老保險15年,如果最後5年還按60%繳納的話,最終獲得的基礎性養老金會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16%。如果最後5年按100%繳費的話,基礎性養老金會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17%。如果最後5年按200%繳費的話,基礎性養老金會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19%。如果最後5年按300%繳費的話,基礎性養老金會是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的24%。

以筆者所在的北京地區為例,如果此人2018年退休,如果最後5年分別按60%,100%,200%,300%繳費,那麼退休時基礎性養老金分別為1354.72元,1439.39元,1608.73元,2032.08元。也就是說差百八十元~幾百元,這還只是每個月的差額,那麼1年,10年,20年呢?還有每年國家都給退休人員調整工資,養老金越高的人,上漲的絕對金額越多。這樣算下來,差的就更多了。養老金是可以終身領取的,活得越久,差的越多。至此,我們只算了基礎性養老金,還沒有算上後面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呢。都算上沒就差的更多了。最後5年多交些錢,來換未來幾十年的待遇差,你說劃不划算呢?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本息總額/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50歲195,55歲170,60歲139)

從公示中可以看出,最後5年交的越多,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越多。具體是多少,每個地區每個人可能會是不同數據。最後5年分別按60%,100%,200%,300%繳費,將來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差出幾十元~幾百元都正常。

3、過渡性養老金和養老金總和

最後5年,按60%,還是按100%交,其實並不會直接影響過渡性養老金,但由於養老金是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之和,而這個總和將影響退休後每年養老金的調整,意義就不一樣了。所以還是會影響,準確地說會終身影響你的養老金水平的。這部分影響未來每月差出十幾元~幾十元是小意思。

綜上所述,最後5年按100%,200%,300%繳費,肯定比按60%繳費,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高,退休後每年漲的也越多。如果不攀不比,多交划算。在單位參保的,以及經濟條件好,身體好的靈活就業的朋友,儘量考慮按高的交,這樣更划算。但如果你屬於經濟條件不好,或身體不好的靈活就業的朋友,也應該考慮規避不確定性風險,可以考慮按最低標準交。和別人攀比,去算性價比,是理論上的思路,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那樣比,有99%的人都不划算,是自尋煩惱,還是自己活自己的吧。說一千,道一萬,最終有多划算,就要比生命的長度了。無論交多交少,都是活得越久越划算。所以好好活著吧,你說呢?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加我的關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我也是農村人,在城市打工,文化很低,只能在企業做最底層的基本工作,我也進入中年,也在繳納最低職工社保,而且也在同一地方繳費已滿十五年,說實話,現代人在網絡上似乎愛談這個民生問題(老有所養),特別是3O歲以上到60歲以下者,我都繳費15年了,我居然沒到單位和當地市社保局問過了解過我自已繳的屬於哪一檔,都45歲了,反正繳費比較低(個人2O5元,企業422元,合計每月627元),我為啥不愛去問?可能是當時年輕繳費時不到3O歲,而且是硬從工資中扣費,可能年輕,當初硬扣我還很不願意吧!因為十多年前工資太少,每月扣費繳社保挺不願意,所以,扣費到現在一直都很低,我想,應該是最低檔。只是最近一兩年,社保一詞非常火熱的出現在網絡和民間,重視程度非同一般。我在想,看來繳了也沒錯,當一個接近半百的人(73年生),而且是一個文化程度低,各方面優勢全面下降的時候(特別是體能),趁現在還在工作,社保局強制給我每月存205元(個人帳戶)也對,總有一天干不了了,它(社保局)要還給我的!哈哈哈哈!如果講實在,還是現在多存錢,像我繳最低檔,6o後靠社保來活命(米和鹽,菸酒茶這幾樣基本的能滿足已經不錯了,其它還得現在存點好)。有人說,社保比養兒女還划算,也有一定道理,(久病床前無孝子,社保(米和鹽)把你管到死)。社保的原則是管不了你富,管的是你老了月月有米錢,這該點👍!所以,你在哪裡工作,企業為你不管高或低只要給你買了一份,也是對的,必定企業還出多數。現在我身邊有50多歲的新同事,身價幾百萬,幾套房的居然來和我一起起早貪黑,夲地人,就是掛靠買最後幾年社保,你們看,幾百萬,幾套房的大哥些都活得不踏實,並且兒女都優秀,我不懂,我醉了,城裡人為啥心底不踏實啊!我有幾百萬早就到我老家了,唉!水中望月,霧裡看花,以後事吃不準,有錢人也吃不準,我們窮人更吃不準,只有慢慢過起走!我的答題文不扣題,想到哪,說到哪。悟空,再見。


閒庭信步3464


你己經按60%交了15年,最後五年想100%交,我覺著沒有必要,這5年你要交多少錢,退休後每月也不過多拿幾十元,你要多少年才能把這些錢返回,當然如果你生活條件好,原意交也可,這說不上合算不合算,因為各個人的身體健康壯況不同。


山十夆和為貴


我的答案是:合算。

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按照100%的繳費檔次投保,將來退休養老金肯定比按照60%繳費檔次投保的人要高一些。至於高多少,這要根據當地社平工資等各種因素來進行計算,題目中這種情況估計一個月差距不會超過100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養老保險是互助性質的,同時具有平滑收入的作用。也就是說繳費時的差距,將在領取退休養老金時縮小。比如繳費時的差距為40%,而退休養老金的差距可能僅為20%左右。

因此,按照高檔繳費肯定養老金的絕對數要高一些,但是從投入產出比角度算計,還是按照低檔繳費相對划算一些。

建議靈活就業人員自己投保養老保險,要量力而行。


顏開財經


這主要是在三方面增加養老金,一方面是能提高平均繳費指數,即15個0.6加上5個1.0,再除以20,得出平繳費指數,為14/20,最終平均繳費指數為0.7000。

另一方面是能增加個人賬戶存儲額,從而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畢竟多繳費了嘛。

三是以後增加養老金時,若有按繳費指數增加養老金的機會也能適當提高待遇水平。

至於投入產出比,沒有時間具體計算對比,不好說划算與否。同時,計發公式是由多個關鍵參數決定的,僅僅看這兩個因素的影響是不全面的,但是大的原則還是多繳長繳才能多領。

記得簡單做過一個測算,同樣的繳費額,按最低繳費基數繳納更長的時間的待遇水平比高繳費基數繳納短時間的待遇水平高。說明繳費時長的影響大於繳費水平。

就您的例子,如果後面還有繳費時間上的餘地,建議騰出錢來延長繳費時間。

有空的時候再做個模型測試,看看各個參數對養老金待遇高低的影響是什麼樣的。。。。


truewujihua


高能高一點,但我不建議。為什麼呢?前十五年交60%,還有5年就退休了,這五年交100%,這樣算你交的20年基數為70%,就是退了比原來高百分之十,能多拿每月大概50多元,但你算一下,後五年你要交多少?明白帳你算算就情楚了。


中線客


有的人按照60%的最低繳費基數交了很多年臨近退休了,想是不是把繳費基數提高以後養老金更高更合算呢?

這個情況比較複雜,我們可以從養老金的多少上來進行分析。

一般各地實施個人賬戶制度以後,我們自己參保,退休金只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跟繳費年限、繳費指數、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掛鉤。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掛鉤。

從繳費指數來比較

繳費指數實際上就是我們的交費檔次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百。換算成當年的指數就是0.6和1。

可是我們計算養老金要使用平均繳費指數,如果我們15年按照0.6繳費,五年按照1繳費,這樣我們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7。20年按照0.6繳費,平均繳費指數很顯然是0.6。平均繳費指數會相差0.1。

基礎養老金的差異會怎樣?

計算基礎養老金是20年,交費年限0.6和0.7的平均繳費指數差異,分別對應養老金是16%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和17%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退休待遇只相差1%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這樣由於繳費指數平均,是不是說繳費年限越長按照較高基數交費,不划算呢?

並不是這樣,基礎養老金計算實際上可以具體到每一年甚至每一月的計算。

如果按照60%基數繳費一年,就能夠增加基礎養老金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按照百分之百的基數繳費一年,就能夠增加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相差0.2%。

20年60%退休基礎養老金待遇,實際上就是0.8%×20等於16%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15年60%,5年100%,退休基礎養老金待遇實際上就是15×0.8%+5×1%等於17%。這樣計算起來更加簡單方便。

個人賬戶養老金呢?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目前全國多數地區個人賬戶每月劃入錢數,實際上等於每月繳費基數乘以劃入比例8%。

如果我們在企業工作的話,就會發現這個值等於個人繳費的錢數。

個人賬戶的錢數萬一職工去世可繼承,也就是說國家保證個人永遠不吃虧。但是靈活就業人員為什麼是自願參保原則?就是因為他們除了個人賬戶錢數之外,還要承擔企業的統籌部分,他們有可能虧本,但是可能性也比較小。

個人賬戶每年還計算利息。2016年以來我們的記賬利率由國家統一公佈,目前還是非常高的,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比我們銀行理財要好的多。

100%基數繳費劃入錢數肯定比60%基數要多出40%。

這一點是嚴格成正比例的,明顯是多繳多得,還是非常合算。

最終結論

按較高基數交費,肯定會讓我們多拿養老金,而且以後增加養老金也會增加得更高。

不過還是要考慮自己的收入情況,量力而行。按照60%基數繳費會更經濟一些,投入產出比會更高,因為國家會適當照顧。可是它的養老金水平,也是最低的。

所以,大家要綜合思考,結合自己的收入水平繳納社保才是正確的。


暖心人社


要按自己的經濟條件去選檔繳費,如果可以辦理就業補貼,選擇最高檔,實際也就拿最低檔的錢。如果經濟條件好,可以交最高檔。5年裡,最高檔和最低檔,在算退休工資的時候肯定有塊明顯差距,各地都有地域差,還有工齡、社評等其它因素,具體能多錢誰也算不出來。


很好的我20111111


樓主你好,我們國家養老保險的制度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那麼如果你提高了這個社保的繳費支付,就意味著你的這個社保繳費被增多。那麼,這種情況下,就意味著你可以獲得一個更高的養老金待遇。

因為養老金在計算的過程中,是取決於你的一個平均繳費指數。雖然你之前的15年是按照60%的繳費基數來繳納的這個社保。那麼如果你最後的五年選擇百分之百的繳費指數來交納社保的話,相應的會把你這個平均指數會提高一部分的。那麼這樣一來,就意味著你的這個養老金也可以多拿一部分的待遇,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所以說,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去選擇一個不同的繳費基數,這是可以的。因為你的繳費指數越高,那麼你最終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也相對來說也是越高的。所以這種情況是完全合算的,因為本身來說,你多交的這部分錢,最終受益的還是你本人自己。


社保小達人


沒必要,你不會多拿幾塊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