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輸油管道的開始之前,原油是怎麼運輸的?原油“桶”的由來

世界上最早的第一條外輸管道,或叫做“長輸管道”,是賓夕法尼亞產油區的一部分石油生產商聯合建造的“潮水”(TideWater)管道。它建於1879年5月,從賓州的格里維爾到威廉港,全長90英里(約145千米),管徑6英寸,日輸油能力10000桶(約50萬噸/年)。管道翻越了阿列漢尼山脈。但是,也有報道上說:“世界第一條管道幹線是1874年建成的從賓夕法尼亞油田到匹茨堡的管線,屬於哥倫比亞管道公司。管子直徑76.2毫米,全長60英里(約96.5千米),日輸能力3500桶(約17.5萬噸/年)。”

現代輸油管道的開始之前,原油是怎麼運輸的?原油“桶”的由來

那麼,現代輸油管道投產之前,原油是怎麼運輸的呢?

石油發現很早,早在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之前,印第安人就把池塘水面上漂浮的一層黑色的油收集起來,拿到市場上去換錢。這種油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石油”,據說能包治百病,當成“萬能藥”來銷售。當時,用毯子吸收油。以“美國醫用油”的名義出售時,是以瓶子盛裝,一瓶油8盎司(注:1盎司約為28.35克)。

隨著石油照明用途的發現,生產的新型機械越來越需要潤滑油。而當時石油的主要來源,捕鯨和從滲漏中收集石油,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1859年8月27日,美國賓夕法尼亞的油溪(Oil Creek)誕生了美國第一個油田。不到半年,就有了24口生產井。1860年一年,這裡產出原油9萬噸,1862年產量27萬噸。這麼多油往哪裡放?用什麼運輸?

最早的儲油手段是土油池,就是在井場旁邊挖一個坑,讓來不及裝桶的原油流進土油池存放。最早的盛油工具是裝啤酒的木桶。德雷克井出油後,用了一隻容積為8桶(約1.1噸)的鯨魚油油桶當儲油罐。

現代輸油管道的開始之前,原油是怎麼運輸的?原油“桶”的由來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德雷克紀念館復原的美國第一口油井——德雷克井

油溪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含油的河,很自然的水路成為主要的運油通道,原油裝入木桶,木桶放在平底駁船上,沿溪而下,進入阿歷漢尼河,運往匹茨堡。那裡有多家煉油廠。駁船成為第一種“長距離 ”運輸工具。1861年初,“石油城”一帶已有15艘蒸汽船來拖運駁船。豐水期河上船隻來往如梭,十分繁忙。枯水期船就不能航行。

各個石油生產商僱用馬車,把一桶桶原油運到河邊,馬車是當時中短途運輸的重要工具。早期的馬車大多數是兩匹馬拉的四輪平板車,車上放著盛原油的木桶。後來有了鐵製油罐,馬車拉的就改成了臥式的油罐。

1865年,鐵路修進了油區。初始的鐵路運輸,是把一桶桶原油直接碼放在平板車上拉走。後來出現了專門的“油罐車”,是在一輛平板車上安放兩隻大木桶,原油裝在大木桶裡運走。1868年出現第一臺臥式鐵路油罐車,這是現今鐵路油罐車的原型,每輛油罐車的容積約為100桶(約13.64噸)。

木桶作為基本的盛油容器,初期沒有統一的規格,大小不等,大的有50加侖的,小的只有30加侖。1860年,賓夕法尼亞羅斯維爾的埃格赫特 (M.C.Eghert)博士和石油溪的20家石油生產商提出,按桶來出售原油,桶應該有標準,主張按每桶40加侖,外加2加侖作為對買方的優惠,即每桶為42加侖。後來1870年,洛克菲勒成立標準石油公司,大批量使用自己制桶廠專門生產的“標準”油桶。石油生產商協會採納了這個標準。得到美國國會批准並沿續下來。

桶作為石油計量單位,是歷史沿革的結果


現代輸油管道的開始之前,原油是怎麼運輸的?原油“桶”的由來

標準確立後原油交易時,石油按桶計量效率極高,直接清點桶數即可。

由於桶的容積是固定的,因此:1 桶=42 加侖(美製) =158.97升。美製1加侖=3.785升,英制1加侖=4.546升。但是和質量單位的換算就涉及到原油密度了。換算公式為:1 噸原油相當的桶數=1/ρ*6.29 桶(油)(ρ為原油密度)。

石油的計量單位用桶而不用噸,主要原因是技術操作上的方便。因為針對油料物資特別是原油這樣批量驚人的流體貨物,在計量操作中,是要先測量體積(來自液麵深度+儲罐或船艙設計數據),再取樣品回到實驗室裡,靜置穩定以後測定密度,修正誤差之後方可得到正式的質量數據。

正式的商檢報告快的話一週,慢的話兩個月才能交到用戶手中。商業運作當中物流和資金流都是等不起這個時間的。因此採用體積計量數據進行交割是不得已的辦法。


現代輸油管道的開始之前,原油是怎麼運輸的?原油“桶”的由來

早期的輸油管道所用材質可能為木製、竹子

在油區裡用馬車拉運原油,從井口拉到河邊,每桶的運費高達2.5~5美元。怎麼把這筆運費節省下來呢?

有一個採油生產商,名叫賽繆爾·範·賽克爾(Samuel Van Syckle),在油區裡鋪設了第一條管道來輸油。這是用螺栓把一根根2英寸(約5.08釐米)直徑的熟鐵管連接起來,從皮托爾鎮(Pithole City)到米勒農場火車站,全長5英里(約8千米),埋入地下2英尺(約0.5米)深。首站上用2臺蒸汽機帶動的泵壓送,日輸油量800桶(約 40000噸/年),每桶油的運費才l美元。於是,油田上很快鋪滿了集輸管道。

也有資料上說,1863--1865年運油最便宜的是木製管道。

其實,中國人早在1000多年前在四川自流井地區就已經使用竹、木管道來輸送天然氣和滷水。這種管子叫“筧”或“梘”。中間挖空的竹子或木頭,外面纏上竹篾條,用桐油和石灰把縫隙塗上,作為連接、加固和防止滲漏。

現代輸油管道的開始之前,原油是怎麼運輸的?原油“桶”的由來

1866年,埃德溫德雷克(Edwin Drake,前排右側戴禮帽者)站在油井機房和井架旁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