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個世界需要鮮明的生機勃勃的力量

《少年維特之煩惱》是歌德早年的一部作品,它講述了青年人維特愛上了有婚約在身的女子夏綠蒂,不堪愛而不得的痛苦,離開了傷心地。然而,在情場失意的他,並沒有在事業上得意,他的張揚、自由的個性與官場格格不入,屢受打擊。最後,維特回到與夏綠蒂初遇的地方,物是人非,維特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在很多人看來,《維特》是一部平凡的感傷愛情小說,更有人認為“不過是一文藝青年愛情受挫,事業不暢,最後想不開自殺的戲碼罷了,沒有什麼特殊。”然而,真的只是這樣嗎?

誠然,從小說情節上來看,《維特》確實比較簡單。單從情節上看,不足以看出歌德的用心,今天我將從時代背景、文體形式、主旨表達這三方面來分析《少年維特之煩惱》的特殊價值,希望從中發現它的的獨特魅力以及背後體現的的人類的生命力。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個世界需要鮮明的生機勃勃的力量


一、狂飆突進,青年人的吶喊

18世紀,歐洲大地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已經開始有了復甦的跡象。特別是英法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其影響力已經跨越國度。相比之下,德國顯得古老而迂腐。由於政治、經濟都很落後,啟蒙運動在德國沒有起到喚醒的作用,德國的啟蒙運動偏向理性。但是受英法一批啟蒙者的影響,一些進步青年在思想上有了改變。他們急切改變當時德國國內的專制腐朽,喚起個性的自由。

這時候,在斯特拉斯堡,兩個年輕人相遇了,隨後他們在德國掀起了一場文化領域的先鋒運動——狂飆突進。這兩個人就是赫爾德和歌德。歌德與赫爾德相見恨晚,兩人一見如故,交流了很多。赫爾德對歌德的影響很深,可以說他給歌德帶來了一個新的開端。

那時,歌德尊父命學習法律,卻對詩歌等文學作品十分著迷。然而,那時德國的文學界依然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形式很受拘束,青年歌德陷入了迷惘。然而,赫爾德介紹了莎士比亞的作品給他,歌德的世界不一樣了。

“自第一次拜讀莎士比亞起,我便終生難以釋卷。我一躍而起,生平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手有腳。”這是1771年歌德《莎士比亞演講》手稿裡的一句話。

莎士比亞的作品讓歌德意識到,文學可以用來表達深邃的思想和自然真實的情感。

安娜.博嫩坎普-萊肯一位長期研究德意志浪漫主義文學的學者,是這樣說的:

“對於歌德而言,莎士比亞意味著一種寫作、思考以及生活的全新而自由的方式。”

由此,歌德開始直面自己的觀點和理想,創作了他的首部重要作品《少年維特之煩惱》。因而《少年維特之煩惱》是歌德首次破除舊有的腐朽的事物,呼喚新鮮的具有勃勃生機的生命力的嘗試,而這次嘗試,喚醒了人們心中渴望已久的激情,這絕不僅僅是愛情。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個世界需要鮮明的生機勃勃的力量


二、自有深意的書信體

信件是人類漫長曆史中的交流渠道之一。隨著信件文化的發展和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書信逐漸融入到文學當中,不少作家採用書信體形式來創作。歌德之所以選擇書信體來寫《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本書,我認為自有深意。

1、書信體小說直抒胸臆,有利於情感的表達。

書信是兩個人之間私密的交流,這種交流從第一人稱“我”的角度,表達自己的情感、對外界的看法,從而讓讀者能夠深切的體會到主人公當時的所思所想所感,產生了一種“移情”的效果。好像讀者自己就是那個“我”,正處在當時的情境中。

正如《小說的藝術中》引用的:

“正處於當下憂難、飽受心靈煎熬的人所訴說的種種情景,勢必比用冷冷淡淡、事不關己的口吻複述的困境危險更生動感人……”

作者歌德通過這種書信的方式,展開故事情節、描繪環境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維特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夏綠蒂,

“我要去看她!”早晨我醒來,懷著無比的喜悅觀望美麗的太陽,喊出聲來:“我要去看她!”一整天我別無他求。一切,一切都溶化在這期望中了。”

維特聽到B小姐轉述的眾人對他侮辱的話時的震驚:

“她講的每一句話,都像一把利劍,直刺我的心房……我的心都碎了,怒火至今還在我的心中燃燒。”

這麼熱烈的情感,在這書信中好像就要雀躍而出了。不得不讓作為讀者的我們感嘆、震撼。難怪在《少年維特之煩惱》問世後,歐洲的年輕人都穿著像維特一樣的藍色外套和黃色背心,掀起了“維特熱”,而像維特那樣開槍自殺的也不罕見。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個世界需要鮮明的生機勃勃的力量


2、用書信體小說形式尋求自我認同。

歌德曾說:

“假如一個人在他的生平不經過覺得《維特》就是為他自己寫的那麼一個階段,那倒很可惜了。”

在歌德時代,個人情感是被壓抑的,社會的主旋律在理性與節制。個人的情感要被掩蓋起來,不能真實的表達,或者羞於表達。特別是一些不好的念頭,即使是閃現一下,也會讓人不安與自責,更別說是當眾說出來了。

歌德卻通過書信的形式,將少年維特的所有心理都淋漓盡致地寫了出來。這種心理包括狂熱、陰暗、自省、自傲等等。如他對他的好友兼情敵阿爾貝特的情感是複雜的,他既覺得阿爾貝特是個優秀的人,但又因為自己對夏綠蒂的情感,希望阿爾貝特死了——“當我沉溺在夢想中,我不禁想到:如果阿爾貝特死了呢?——你就會!嗯,她就會……我想入非非,把我引到深淵的邊緣。”

通過書信小說的形式,這種想法都被公之於眾,讓所有原本孤獨於世,只能自己處理自己的想法的人有了一種認同感:原來也有人有這種想法,我不是唯一的一個。既然如此,那麼這種想法就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而不是陰暗的不可言說的。

通過這種書信體的方式,歌德將他倡導的人類的自然情感應得到尊重,人類有表達自我的自由充分體現出來。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個世界需要鮮明的生機勃勃的力量


三、主旨表達:情感與自由

歌德曾與他的助手愛克曼說,一篇詩的真正力量和作用全在情境,全在主題。《維特》的主題誠然不可能僅僅停留在愛情和事業的不順上,用作者歌德的話來說,《維特》是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哺育出來的,裡面有大量的情感和思想。我認為這裡面最突出的表達是情感與自由要素。

維特的內心世界豐富而飽受折磨。他同情對寡婦情感真誠熾烈的莊稼漢,他感動於帶著眾多孩子愉快安寧生活的婦人,他的情感真實而熾烈。而這一切,都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主流 社會多得是像阿爾貝特一樣冷靜理性的人,多得是像公使那般按部就班、遵循舊規的人,多得是像某夫人那樣嚴守等級觀念的人,維特的尖銳與散漫成了一根刺,終不能安然紮在人們中間。

他呼喚情感的自由表達,渴望“鮮明的生機勃勃力量”,認為“一切規章法則破壞了自然界真實的情感和真正的表現”,他認為天才的潮流之所以難以湧現,是因為“河岸兩旁住著一些冷靜的先生,他們擔心洪水會淹沒他們的亭園、鬱金香花壇和菜圃,所以及時築堤修渠,堤防來臨的危險。”

不得不說,在情感方面,維特是激進的,他的情感有奔流之勢,甚至會讓人覺得他有些偏激。但正是這種情感與自由的要素,傾倒在18世紀的社會洪流中,像是一瓶染料,讓這個世界不再是一種顏色,一種聲音。

維特死了,他用他的死來抗爭這個世界。他的精神世界無限,但現實世界諸多限制,他與社會的矛盾不可調和。他要的是真摯的情感和自由,得不到,他就以年輕的生命作為“訓誡”,以死明志。而這死亡的背後,是對情感和自由的呼喚。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個世界需要鮮明的生機勃勃的力量


由此可以看出,《維特》絕不僅僅是一本感傷愛情小說。德國思想家恩格斯曾這樣評價:

"《少年維特之煩惱》用藝術手法揭露了社會的全部腐敗現象,指出了社會弊病中最深刻的根源。歌德完成了《少年維特之煩惱》,建立了一個最偉大的批判的功績。"


《維特》是歌德在莎士比亞的影響下,用全新的、青年同胞們易於接受的方式來詮釋精神世界的作品,事實證明,這種詮釋是成功的,它影響了千千萬萬的年輕人,讓人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洗滌。百年後,我們仍能感受其中波動的情感和流淌的自由,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這是生命的力量。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個世界需要鮮明的生機勃勃的力量


後記:《少年維特之煩惱》是由真實的事件改編的,維特的人物原型正是作者歌德。維特自殺了,歌德卻活著。維特的死解脫了自己,卻給好友夏綠蒂和阿爾貝特留下了永久的傷痛。而歌德用他的文字跨越了兩個世紀,給世界人民帶來了鮮活的精神營養。如今,百年後的我們,仍然感知著維特當時的激情和思想。試想如果維特不困在自己的圍城裡,是不是結局就會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