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國的共同“煩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全球文明古國正面臨著一些共同的課題:如何讓遺址遠離戰爭與偷盜、如何讓破碎的文物重現榮光、如何讓博物館更受民眾歡迎……

來自全球的21個文明古國的文化遺產領域代表彙集故宮,就這些問題展開探討。在這個文明古國對話與合作的平臺上,他們分享著共同的榮耀和“煩惱”。

10月28日至29日,第三屆“文明古國論壇部長級會議學者論壇”在故宮博物院舉辦。來自中國、玻利維亞、埃及、希臘、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秘魯、亞美尼亞九個成員國、多個觀察員國及國際組織文化遺產領域的重要學者與會。

文明古国的共同“烦恼”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發言。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單霽翔回顧阿富汗文物中國巡展故事

文物因戰爭等社會原因遭到毀壞,在一些文明古國仍在發生。“因為政治和社會事件,我們看到,目前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遺產其實都處於危險當中。”亞美尼亞國家美術館雕塑部主任瑪麗亞姆·達維良說,這對文化遺產保存提出了很大難題。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曾為戰亂中阿富汗文物的處境擔憂。近些年來,中國不斷加強與國際組織和各國的合作,與埃及、印度、希臘、意大利、伊朗、墨西哥、柬埔寨、巴基斯坦、秘魯等多國簽署了合作協議,都在順利執行之中。但與阿富汗的合作,讓他揪心。

2006年,中國與阿富汗簽署了戰略協議,十年以後單霽翔才有機會踏上阿富汗的土地,但是當天就撤離了,沒有機會看到文物古蹟和博物館。“阿富汗的同仁們跟我們講那些世界遺產被炸燬、博物館被掠奪的種種遭遇,我們應該說是悲痛萬分的。”

戰火中,阿富汗的博物館人還是奮力保護了200多件文物,阿富汗駐華大使訪問故宮博物院時說,希望能來中國展出,宣傳阿富汗的文明。2017年,“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展花落故宮,如今這批文物仍在中國巡展。

“這是遺產領域相互的支援。阿富汗同仁說,只要文物活著,國家就活著。我們非常感動,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單霽翔說。

亞美尼亞也曾有重要遺址被破壞,達維良舉的一個案例中,在殘存的建築上能看到9世紀留下來的一萬片石片。2006年之後,亞美尼亞對這一遺址進行了大規模搶救性修復。她介紹,亞美尼亞緊密地與非常有經驗的外國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合作,保護亞美尼亞文化遺產,“我們應該互相更具包容性、合作性,雖然有不同的藝術形態和價值觀。”

文明古国的共同“烦恼”

外國嘉賓在閉幕式上交談。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敦煌戈壁變半草原,氣候變化如何影響遺址?

自然環境的變化,也會加速文化遺產的衰變。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敦煌的降水量逐步增多。通過近年環境數據監測,敦煌降雨量明顯在增加。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說,以前敦煌周圍都是戈壁灘,今年已經發綠了,變成一個半草原。

蘇伯民說,全球氣候變化對中國特別是西北乾旱地區造成的影響,首先引發的可能是自然災害,對遺址造成影響。他同樣擔心的是,氣候變化對西北地區城牆、壁畫、彩塑及其他類型的“土文物”“土建築”,也可能會產生緩慢影響。

蘇伯民希望能夠發起一個項目,研究氣候變化對遺址造成的影響。

博物館收藏也需關注民間用具

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很多國際文博界人士也在思考,文化遺產和當代應該產生什麼樣的關聯?

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乃恩認為,通過傳承與融合讓文化遺產實現新生,是最重要的工作。文物不能僅僅作為觀賞對象立在那兒,應該“活起來”,與當代人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途徑有很多,他著重提出了文創產品的開發和互聯網文化傳播。

讓古代文明融入現代生活,才能真正做到在保護中繼承。各國代表認為,在這其中,博物館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

當代需要怎樣的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首席專家陳浩說,在全球化的背景中看,博物館需要個性化發展,研究對博物館非常重要。比如中國地域寬廣,西北地區和長三角文化相差很大,哪怕是同一行政區裡,文化差異也非常明顯。

藏品的收集也需要打開思路。陳浩提出,博物館過去更加重視達官貴人的收藏,未來應該關注到普通民眾,從珍貴文物向普通用具轉化。

在博物館的創新發展方面,文化資源豐富的意大利作了有益的探索。意大利擁有超過五千家博物館,包括國家運營、公立和私立,其中358個歸國家運營。意大利的博物館每年帶來2.7億歐元的收入,並創造大量就業,意大利人對此非常驕傲。

意大利文化部國際部主任羅薩娜·碧娜琪說,意大利的博物館正在實現數字化,去年發佈了博物館數字化三年計劃,為意大利博物館數字化提供框架,指導博物館使用這種數字化的解決方案。碧娜琪認為,數字化可以幫助博物館提高公眾服務水平,包括向學者、專家、遊客、學生等不同人群提供的服務。

另外,意大利還希望進一步改善博物館的治理能力,改善文物保護的有效性和效率,提高博物館在展覽、服務、營銷等方面的能力,使博物館變成更開放的空間,進行各種形式的交流和溝通。

文明古国的共同“烦恼”

郭小凌在閉幕式上作分論壇總結髮言。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專家:博物館的文化觀已開始形成 應進行戰略調整

國際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安來順說,在過去的二三十年中,具有當代特徵的博物館的文化觀已經開始形成,包括三個方面的問題:博物館不僅僅是保存過去的痕跡,也是為了保留對當代社會、對國家、社會有意義的文化靈魂;博物館是受託於世世代代的,受託於我們的祖先、受託於當代,也受託於我們的子孫和後代;博物館特有的身份,通過它的功能的實現,成為一個國家、民族、良知的代表者。

因此,順應社會變革,博物館要進行必要的戰略調整,他認為要抓住四個方面:博物館必須承擔起文化記憶庫的功能,也是博物館最核心的功能;必須讓歷史文化被今天的人所理解;必須要反映社會關注的問題,成為呼籲社會進步而採取行動的一個渠道;必須是社區公共文化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新京報記者 倪偉 協作記者 浦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