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各類人才“各顯神通”共戰疫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我省“千人計劃”培養拔尖人才、大柴旦興華鋰鹽總工程師孟慶芬結合專業知識,主動開辦疫情防控知識講座、疫情防控衛生宣講。

茫崖市人民醫院院長李曙光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與經驗豐富、醫術精良的副高以上職稱醫務人員入駐各企業,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努力。

海西州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領銜人、青海柴達木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劉秀蘭和州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領銜人、格爾木市一中教師王海花,主動面向全州各族群眾開通“疫情防控進行時”心理援助熱線,並帶領工作室優秀成員下沉到德令哈、格爾木市相關街道、小區,零距離為隔離時間較長的家庭無償提供心理輔導,穩定居民情緒、減緩人們壓力。

凡一切為民為國之舉,他們都盡心盡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州各領域專家人才踴躍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智慧力量。

醫護人才個個勇於擔當,用他們精湛的醫術、專業的力量、高尚的醫德服務防疫工作,全州醫務系統利用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和網絡課程,組織醫院、疾控機構、鄉鎮衛生院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以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人員,分層分類舉辦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防治等專項培訓,海西州600餘名醫護人員主動請戰,100餘人組成援鄂醫療救護預備隊隨時待命赴武漢醫療援助。

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在海西州醫護人員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青年人才個個爭做急先鋒,全州1349個團組織第一時間向黨組織報到,各行各業的青年人才主動請纓,立刻投身抗“疫”一線,成立道口防疫、社區防控、火線增援、在線抗‘疫’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在格爾木市,青年們身著“紅馬甲”、身背大型噴霧器或手持小型家用噴霧器,深入重點街區、商鋪消毒,用實際行動展現海西青年人才的使命擔當。

在德令哈市,正和天然氣有限公司全體青年幹部向火車站街道辦事處、市林草局、市紅十字會捐資捐物,彰顯著企業人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在烏蘭縣,青年們積極協助茶卡疫情防控檢測站疫情防控,恪盡職守、堅守崗位,築牢海西“東大門”的屏障;在學校,少先隊輔導員通過手抄報、繪畫、寫信、錄製視頻等“百變”方式,為抗擊疫情助力、為中國加油,充分展現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為。

在村社,廣大青年人才通過喇叭廣播、懸掛條幅、倡議書等多種形式,對疫情防控大力度、全方位宣傳,引導群眾科學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文藝界,文藝人才變身宣傳員,集中打造以理論輔導、事蹟報告、熱點訪談、文藝表演等為主要內容的“海西微宣講”平臺,率先用蒙、藏、漢三種語言開展網上疫情防控、科學防控宣講,創作快板、小調、“花兒”等為題材的《加油、加油、再加油》等文藝作品。

省“千人計劃”培養領軍人才、海西州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領銜人東主才讓精心創作《武漢,加油》——海西·武漢短視頻和抗擊疫情MV歌曲《大愛駐人間》《火線黨支部》《慈愛暖人間》《疫情防控,人人有責》防疫知識音頻、微動畫、訪談節目。

廣大文藝工作者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創作具有地方特色的賢孝、青海平弦、三句半等曲藝,“花兒”、秦腔等地方戲唱詞、歌曲等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

文藝工作者以無私無畏,鼓舞全州人民的士氣,傳遞人間真情。

在這場特殊的戰役中,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努力。在農牧區,“土專家”“田秀才”利用對當地熟知的環境、熟悉的風土人情等優勢,在重要路段、各村入口、小區門口、各校門口等地設置檢查點、登記處,24小時對過往車輛及人員登記檢查,切實做好返鄉人員的排查、登記和隨訪工作,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後勤保障。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我們中華民族對待疫情這個“敵人”的勇氣,更是體現了全州各行各界共同攜手,甘願服務於人民的奉獻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