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日記】讓病人儘量舒適對醫患雙方都是安慰

【援鄂日記】讓病人儘量舒適對醫患雙方都是安慰

【援鄂日記】讓病人儘量舒適對醫患雙方都是安慰

南醫三院ICU護士 吳小慧

今天是我在協和西院ICU工作的第七天,這裡的情況仍然嚴峻,昨天還護理著的患者第二天過去上班的時候就已經人去床空。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病情變化迅速,同時還常常合併多種併發症,護理的工作量極大,難度也極高。我們除了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關注呼吸循環的情況,同時也要做好患者氣道及管道的護理,行腎臟替代治療,ECMO護理及俯臥位通氣護理等。在做好這些護理的同時還要積極的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心靜脈導管相關的血流感染、尿管相關尿路感染、血栓及壓瘡的發生。我們每天都做著吸痰、清理大小便、打針抽血、換藥、更換被服、翻身,有時還要協助醫生纖支鏡治療及插管,這些都是我這麼多年的日常工作,我常常忘了我現在是在隔離病房,我面對的是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偶爾忙碌的間隙,我才意識到,每一個我習以為常的護理操作都有可能帶來暴露的風險,不過潛意識裡,搶救患者永遠在第一位,每一個以性命相托的患者,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今天早晨有一位患者非常倔強,他昨天剛剛拔了氣管插管,現在用了高流量吸氧,生命體徵趨於平穩,我們日常需要給他抽血查看他的內環境情況,但患者始終不願意配合,還試圖甩開護士的手。這樣的病人我以前也經常遇到,我上前耐心的跟他解釋為什麼要給他抽血化驗,但他還是不同意。我想起了以前護理的病人,頻繁的抽血會讓他們有恐懼,便問:“叔叔,你是不是怕抽血太疼了?”他點了點頭。“你相信我,我就扎一針,很快就會結束了。”我反覆跟他強調只用扎一次,他終於同意了。


一針見血其實對我們來說是個難題,不過已經承諾了,只能儘量想辦法做到,不然以後患者很難相信我們。因為要抽動脈血氣,經過評估,我們決定抽足背動脈,這名患者本來不是我的管床,但管床護士說他很少抽足背動脈。我自告奮勇,以前在科裡,抽動脈血我向來是信心十足,但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我感覺還是有難度,更何況我現在帶著三層外科手套,難度更高。我始終記著護士長的話,做事要慢慢來,不要著急,於是我放鬆心情,靜下心來,找到合適的位置,針推進去,抽到了。


能減輕患者的痛苦讓我非常有成就感,ICU的病人,本來就很脆弱了,還不能隨心所欲的表達,我們能做的就是為他們多想一點,多做一點,讓他們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儘量減少他們的痛苦。不管他們治療結果如何,能讓他們感受到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的救治、細緻入微的關懷,對他們和我們都是莫大的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