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創下5個“第一”

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

  

由重醫附一院醫護人員構成

  隊員163名。其中正高5名,副高12名;重症、呼吸、感染等專業醫生共14名;8名護士長,重症和呼吸專業護士31

  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第十、十一重症病區

  30天收治83名患者,其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比例佔70%左右

  已治癒67人,年齡最大的91


 

戰“疫”一線 | 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創下5個“第一”

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團隊正在給患者做手術。(重醫附一院援武漢國家醫療隊供圖)

“武漢,我的江城。我愛你,有所求——我要你在自此以後的歲月裡,平安,歡喜。”

  3月13日,一位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王越寫給武漢的一封“情書”,刷爆網絡。

  這天,是醫療隊進駐武漢市第一醫院“滿月”的時間。王越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紀念自己和隊友們在武漢戰鬥的一個月。

  30天,163名隊員用收治83名患者、已治癒67人(其中年齡最大者91歲)的成果,交出一份“滿月”答卷。

  首批進入病區的先鋒,有38名黨員

  2月13日深夜,一支163人、身著藍色衝鋒衣的隊伍急行抵達武漢市礄口區。

  這支由國家衛健委要求組建的醫療隊,由重醫附一院醫護人員構成,將整建制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第十、十一重症病區。

  讓醫療隊領隊、重醫附一院副院長肖明朝沒想到的是,由於救治任務重,2月14日,國家衛健委便要求醫療隊進駐醫院工作。“太緊急了!”肖明朝告訴記者,醫療隊原本計劃先培訓考核後再上崗。

  “我是黨員,我先上!”緊急時刻,81名黨員紛紛請戰。這是一支有覺悟、有擔當、能打硬仗的隊伍!

  當天中午,在駐地,醫療隊火速成立臨時黨總支,81名黨員再次莊嚴宣誓!

  臨時黨總支挑選了46名醫生、護士(其中黨員38名)預備首批進入病區。

  14日晚,由10名醫生、15名護士組成的“先鋒隊”,率先進入病區。

  不一會兒,守在醫院門口的肖明朝收到護士長王希罕的求援電話:“病人多,需增援。”隨後的21名勇士,也立即進入病區。

  詢問病史、體徵監測、登記採樣、安撫病人……面對零熱身的環境和陌生的操作系統,隔離區內外、以黨員為骨幹的醫護人員緊密配合,3個小時內便收治70名患者,所有病床全滿。

  在抗疫前線,許多關鍵時刻,醫療隊的黨員同志都體現了模範帶頭作用。“請把我的面屏取下來,影響我操作。”肖明朝回憶,黨員醫生王小文和吳彬在負責進行ECMO(體外膜肺)操作時,在看不清縫合的情況下,不顧高度的感染風險,毅然要求取下防護面屏,以免干擾操作。“情況緊急,只想著病人,顧不上那麼多了。”面對事後同事擔心的詢問,他們這樣回答。

  “17年前的非典,我還是一個懵懂的小孩。如今我已經卸去了孩子氣,揹負著責任也來保護國家。”記者瞭解到,眾多把青春熱血灑在抗疫戰場上的“80後”“90後”,紛紛寫下入黨申請書。

戰“疫”一線 | 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創下5個“第一”

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症病區主任周發春正和隊員討論救治方案。(重醫附一院援武漢國家醫療隊供圖)

  在10支醫療隊中創下5個“第一”

  在重病區建立臨時ICU救治危重患者、實施ECMO(體外膜肺)、針對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危機干預的國家醫療隊、採用中藥煎劑治療新冠肺炎、針對患者開展肺康復訓練……在武漢市第一醫院,一共有來自全國的10支醫療隊,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共創下這5個“第一”。

  全力搶救患者生命,盡最大努力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這是醫療隊來武漢的最大目的。因此,醫療隊派出強大的陣容:其中正高職稱5名,副高職稱12名;重症、呼吸、感染等專業醫生共14名;8名護士長,重症和呼吸專業護士31名。醫療隊副領隊、重症病區主任周發春是全國著名的重症醫學專家,曾參與汶川地震救援;醫療隊總護士長米潔,有20年重症護理經驗。

  “隨時做好打硬仗的準備,關口前移,敢於亮劍。”周發春介紹,醫療隊收治的83名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症病人比例佔70%左右;60歲以上共47人,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其它基礎疾病的有52人,是醫院裡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比例最高的一支醫療隊。

  2月21日,十病區81歲的吳婆婆病情變化,血氧飽和度下降,情況十分危急!只有氣管插管行有創機械通氣,才能“向死神搶時間”。

  然而,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已經沒有病床了!“馬上建立臨時ICU,準備插管救治……”關鍵時刻,周發春一聲令下。

  當天下午,在肖明朝指揮協調下,兩臺有創呼吸機迅速到位,米潔落實相關必須物品、抽調具備資深ICU工作經驗的醫護隊員到場,不到20分鐘,就完成臨時ICU正式運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王璞、徐昉、蔡佳等醫生、護士為兩例危重症患者順利實施了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周發春感慨道,建立在病區的臨時ICU不是負壓病房,插管時患者氣道會直接開放,是感染風險最高的時候,但大家都沒有退縮。

  連接呼吸機後,患者血氧飽和度很快升至98%,各項生命體徵逐漸平穩,病情得以緩解,搶救成功了!

  記者還了解到,醫院收治了一名71歲女性患者,由於病情迅速惡化,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醫護人員先後採取氣管插管、俯臥位通氣等搶救,但患者肺氧合狀況依然沒有改善。

  “給予ECMO搶救性治療,才能為患者搶得一線生機。”周發春介紹,但該項技術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尚未開展,於是,由周發春指揮,吳彬、王小文、曾彥超等麻醉、外科、體外循環灌注師迅速集結,完成了醫院首例體外膜肺操作。目前該患者生命體徵平穩。

  “我們是帶著使命來的,武漢人民以性命相托,我們必然全力以赴。”周發春說,醫療隊先後組織了4次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針對重症及危重病人進行專人專護、一人一策,闖過一道道難關,啃下一塊塊硬骨頭,在科學救治、精準施策上苦下功夫。

  為有壓瘡的老人成立12人傷口管理小組

  “護士老師,你們辛苦啦!‘三八’節快樂!你們是最可敬的人!”3月8日,出院的祁大爺用三張餐巾紙寫下了最樸實的致謝,臨走前塞給護士羅夢玲。

  祁大爺基礎疾病多,病情重。量體溫、打針輸液、心理疏導等,20多天的精心護理,祁大爺早已將羅夢玲視為親人。

  “你就像我的女兒!”“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這是醫療隊聽得最多的感謝話語。

  “護理組一共120名護士。接到馳援武漢的命令時,1個小時內有400多名護士報名。”米潔不無感動地回憶。

  病房裡有一名80多歲的老爺爺,他是一名孤寡老人,由於缺乏照護,他的臀部、肘關節等處都有壓瘡。

  由米潔牽頭,成立了包括國際傷口造口師陳倩竹在內的12人,組成傷口管理小組,對這名老人實施個性化護理。“12名護士都是各個科室的壓瘡管理員,很專業。”米潔介紹,大家每兩個小時為老人全面翻一次身;把尿不溼剪開鋪在病床上方便老人大小便;老人嘴唇很乾的時候,用注射器打水到嘴裡面……在護士們的精心照料下,老人逐漸恢復。病友們都誇獎:“你們比兒女都做得周到。”

  在重症監護室,還有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米潔說,重症監護室的工作量大,風險高,但護士們從不推諉、勇敢地進去工作,老奶奶雖然不能說話,但她用手緊緊地抓住我們的手,表示感謝。

戰“疫”一線 | 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創下5個“第一”

重慶市第八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醫生走在積起冰渣的路面抵達醫院外,準備進入病區。重報集團武漢報道組 謝智強

  牽頭武漢市第一醫院及10支國家醫療隊,組建“圓夢心理睡眠聯合干預工作組”,在武漢市成立首家“陽光醫院”,心理干預也是醫療隊工作的特色之一。

  2月14日晚,醫療隊接到病人的當晚,隨隊的心理醫生李靜教授就接到病區醫生的電話,說有的病人不肯睡覺、不配合治療。

  “一些病人害怕、焦慮或恐慌,甚至不吃不喝。”李靜介紹,除了對病人的身體進行治療,還需要進行心理干預,這是此次抗疫不一樣的地方。

  “有一位50多歲的患者,不配合抽血、吸氧,大約2月20日,他的病情開始加重。”李靜告訴記者,當時隊裡針對這名患者開了幾次討論會,要麼插管,要麼用一種特效藥。但李靜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名患者睡眠不好、焦慮抑鬱,心理方面的原因佔了很大因素,可採取保守治療。

  此後,李靜每天都與這名患者通過電話、微信等聯繫,並不時進病區探望他。“我老婆也生病了,我不想活了。”“您愛人怎麼樣?”“她很樂觀,狀態比我好。”“是呀!那個小病毒最怕樂觀,最喜歡悲觀。”在類似這樣的開導和醫生精心治療下,病人狀況越來越好。

  “這是團隊呼吸、重症、感染、心理等多學科聯合挽救危重患者的一個成功典範。”李靜認為。

  記者瞭解到,目前,李靜已開發出一套心理評估系統,醫療隊聯合武漢市第一醫院和其它國家醫療隊成立了心理干預小組,對病區實行三級查房和組長制,已完成2000餘人的睡眠心理測評和統計分析工作,以及上百例一對一的心理治療和35例心理危機干預。

  團隊還有周國慶、嚴謹兩名中醫醫師。“中西醫結合治療是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周國慶介紹,自己和嚴謹針對病人的不同情況,調整中醫治療方案,比如針對食慾不好的老人健脾胃,內環境不好的患者進行整體調理,達到提高患者免疫力、刺激免疫系統清除病毒的目的。

  “目前病區年齡最大的出院患者為91歲。”周國慶說,從目前患者的臨床表現來看,加入中醫治療後,部分老年及重症患者沒有從重症轉成危重症,還康復出院了。

  “武漢有難君來援,白衣執甲血濃於水。”中南民族大學教師熊嶽煒在回覆王越給武漢的“情書”的信中這樣感謝道。他認為,自己這句話說出了武漢人民的心聲。


重報集團武漢報道組記者 李星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