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春节的“年”我的春晚“年”味记忆

小时候的春节晚上 印记中是吃好的 穿新衣和挨家拜年

拜年,是我小时候爷爷一到过年必须说的一句话。

小时候,在农村,过年可是记忆中和美好的事情。

我的童年就是在山东的老家莱阳东于疃村。当年我小时候在这里,记得春节晚上过年时,有部队驻军,他们当年大都住在乡亲家。部队杀的“年猪”,部队的小兵将猪肉耳朵偷偷给我们吃,至今还记得那味道真的很不错。

漫话春节的“年”我的春晚“年”味记忆

春晚舞龙


还有春节晚上过后就是大年初一,爷爷就领着我挨家拜年,有比我小很多的孩子,由于辈分大,我得叫爷爷,所以也得给叩头拜年。后来是行礼问好。

当时是按辈分从初一到十五,挨家拜年。

所以对“年”的印象很深。

那个年头,我新年早晨起来必须给爷爷奶奶拜年,叩头后,说,爷爷奶奶过年好,爷爷给我2元钱,我很高兴。

当时我的爷爷说的年份都是旧历年,过年时他很高兴。

漫话春节的“年”我的春晚“年”味记忆

春节剪纸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老一辈的人称之为旧历年。那时国人包括海内外的华人称之为“春节”。

春节一过,春风吹拂,冰雪消融,山河解冻,天暖了,草绿了,把世界装点得格外秀美,万物复苏使世界充满了生机。因此,我们中华民族把春节作为众节之首,来欢度节日。庆祝团圆,团聚,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所以一到春节,无论哪一朝,哪一代,辛勤劳作的一年的人们,都倾其一年的积蓄,办年货,做新衣,吃年饭,燃鞭炮。

在外打工的,经商的,读书的,从政的所有人,都要在这段时间里,从天涯海角,从异地他乡千里迢迢赶回家,回到祖辈们生活的老家,和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守岁,共享天伦。

而今年的鼠年,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年”,武汉的特殊时期,武汉人选择了留在武汉,而奋战在肺炎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却逆行到武汉,抗击肺炎。

漫话春节的“年”我的春晚“年”味记忆

春节晚会


中国人过春节和外国人过新年一样,都是辞旧迎新,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平安,有一个好的开端。

一年原始万象新,总把新桃换旧符,已经讲述了千年。

把春节称为旧历年,或把旧历年称为春节,始于何时,我无从得知。但是,“年”是什么意思,我留意过。爷爷给我讲过“年”来历。小时候,记得不是很清楚。

每年都过年,有了对年的追溯。

因为汉字几乎每个字都有说头。

我从资料里得知,一篇关于“年”的一种传说。

说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力大无比的怪兽叫“年”,它每到丰收喜庆,人们全家团聚共享佳肴美酒的时候来到人间,所到之处,房屋倒塌,并吃掉童男玉女,掠走丰收的果实,人们防不胜防。闹得民不聊生,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们谈“年”色变。

漫话春节的“年”我的春晚“年”味记忆

春节相聚


于是人们用各种办法,在“年”要到来时。想法设法把“年”赶跑。由于“年”害怕烟火,便把一段段的竹节放在火中烧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来驱赶“年”不要来此骚扰。一直到腊月晚上,人们通宵不睡,怕睡觉时“年”来骚扰。

初一一大早,人们开始问安,先拜父母长辈高堂,再拜兄长亲朋好友。看是否有谁被“年”带走了。

这个办法果然奏效。“年”一看这个场面,听到噼噼啪啪的爆炸声,就往别的地方去了。

人们一传一,十传百,都用这个办法驱赶“年”。演变至今日,人们把腊月二十三叫“小年”,年三十叫守岁。把互相致意问候称为“拜年”,并燃放鞭炮驱邪驱鬼,蹦去晦气。

贴对联挂门神以保平安。

漫话春节的“年”我的春晚“年”味记忆

春晚的灯笼


拜年话也是从问候平安发展到今天人们互相道喜,恭喜发财,吉祥平安,万事如意,身体健康,阖家欢乐等祝贺、祝福的话语。今年又更多了一句“平平安安过大年”。

如今人们拜年,足不出户就能拜年。微信和视频和西瓜视频,抖音等等,将人们的春节从遥远到近距离。

年味和年,让人们更加难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