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这座曾是风月场所的文物建筑应彻底取缔,还是该妥善保护?


混血出美人。

作为古代边疆,山西大同盆地宜农宜牧,自古以来就是塞外各民族南下盘桓之地。这里恐怕是中华民族混血最普遍最充分的地区。从明代人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那时雁门关以北地区的民族成分就已经说不清了。从北魏至元代,大同居然涌现了25位皇后和9位皇妃。其中以应县和浑源贡献最多。

“话说山西地方,生出来的女子,都是水喷桃花一般,颜色最好,资性也聪明。大同宣府一路,更觉美貌的多。” 明清至民国,大同美女和她们的“大同小脚”,以“瘦、小、尖、弯、香、软、正”的特色称霸北中国,赢得了“赛江南”的美誉。在清代和民国的文学作品中,我们时常能够读到人们对于“大同女子”的赞美,而这些作者,居然大多都是江浙沪一带的文人。由此可见,“大同美女”这个香艳品牌的流传有多么深远。

那时,大同风月场所多集中在最繁华的武定街。而浑源县地处大同城东南,位于太行山脉和恒山山脉交汇的咽喉之上,是一座沟通京师与边疆经贸往来的交通枢纽。即是商业重镇,自然也是风月云集的大码头。至今,在浑源县西关的垃圾堆上,还矗立着一栋神秘的小秀楼,叫“晴远楼”。这是华北地区正宗的青楼遗址。这座小楼本是一处大宅子的组成单位,上下两层,下层分为三个开间。据上过楼的居民介绍,楼上还有一个民国时期的抽水马桶。该楼门额极为奢华,别有趣味。既不同于官府民宅,也不像是商务会馆。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中间包围着一个巨大的砖雕中堂。“晓风吹开一天云雾,月夜照澈万里江山。”,字迹潇洒,字面暗含“风月”、“晓夜”直奔主题,“一天云雾”、“万里江山”暗示这里只接待“爱江山更爱美人”拥有大手笔的名流巨子。砖雕的中堂更是直白,一对婆子端着一个硕大的聚宝盆,堆金流银。没错,销魂之处亦销金,这楼上所曾居者可是头牌!可惜,中堂上的“晴远楼”三个大字无比丑陋,并非对联字体,且书写顺序也明显错误。经人介绍,这是此楼后来房主在修缮时所做的无奈之举。

现在问题来了。“晴远楼”是原汁原味的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老宅子,但它并非国家在册受法律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像这样的建筑,在大同,以至于山西,存量巨大。经济在发展,城镇在扩张,基础设施在改善,有很多这样的老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特别是“晴远楼”,这座在历史上有着特殊功用的老宅子,对于研究古老的中国另类文化发展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证。但这个领域在学术上真是太冷僻了,它的价值和蓬勃兴起的现代房地产之间,到底孰轻孰重呢?“晴远楼”,这座孤悬于塞北小城垃圾堆上的风月场所,究竟是该一拆了之、彻底取缔呢?还是应该妥善保护起来呢?

相信智慧的你,一定有自己的见解和答案。

难,这座被遗弃在垃圾堆上的古建筑是该彻底删除,还是妥善保护?


难,这座被遗弃在垃圾堆上的古建筑是该彻底删除,还是妥善保护?


难,这座被遗弃在垃圾堆上的古建筑是该彻底删除,还是妥善保护?


难,这座被遗弃在垃圾堆上的古建筑是该彻底删除,还是妥善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