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最美家庭】孟江濤宮梅夫婦:抗擊疫情攜手同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有一群白衣戰士,他們不顧個人安危,選擇與疫情戰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的孟江濤、宮梅夫婦就是其中一員。

17年前,孟江濤、宮梅夫婦在抗擊非典一線攜手作戰;17年後,他倆又攜手站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最前沿,丈夫在呼和浩特值守,妻子遠赴湖北開展醫療救治。雖然都在內心為對方擔憂,但是,他們卻在一直互相鼓勵、打氣。

初心不變

今年54歲的孟江濤、宮梅夫婦自1991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一直從事臨床醫療工作,是資歷深的老醫生了。他們從醫生涯中最為刻骨銘心的,就是共同攜手從抗擊非典的戰役中勝利走來。早些年,他倆在通遼市醫院工作。2008年春,他們夫婦二人以人才引進的方式來到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工作之初,他們就毅然選擇留在重症醫學科(ICU)和感染科這兩個最為特殊的科室。

孟江濤說,服從組織安排是一名醫療戰士最起碼的從業原則,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到哪裡去。這一干,就是12年。這12年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堅守,毫不動搖。他們也會恐懼,他們也會累的病倒,但卻始終沒有改變那份初心。

2019年11月上旬,內蒙古錫林郭勒、烏蘭察布兩地出現鼠疫疫情,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積極按照自治區衛健委安排,及時派出傳染病專家趕赴當地開展救治工作,和其他感染科的同事們一道,孟江濤就是專家組中的一員。

孟江濤是在11月26日到達四子王旗鼠疫防控一線的,作為專家組成員,從這名感染者入院,直到12月23日達到痊癒標準,治癒出院的這28天時間裡,他忙的不可開交。從開始的急熱到疑似,直到確診的過程裡,每天忙於病情談論、病人觀察,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檢測結果,而這些事情,在那段日子裡隨時都在進行著。病例確診之後,他又忙著不間斷的查看病人,並詳細指導當地醫生開展診療工作。起初見到患者心裡壓力很大,惶恐不安,孟江濤就想著法兒給予她心理安慰,下大力氣為她重樹陽光心態。就這樣,患者逐漸開始勇敢地面對病情,接受治療也更加積極配合了。就在忙著救治病人的同時,他也沒閒著,利用查房之外的那點兒時間給當地醫務人員普及鼠疫防治知識。他樂觀積極認真的那股子勁頭,深深感染和帶動著專家組的每一個人。28天裡,和他一起支援四子王旗疫區的外地專家陸續換了三批,而他卻一直堅守到最後。

12月23日,感染者治癒出院,孟江濤圓滿完成任務,返回醫院。他又隨即加入到科裡忙碌的工作中,而此時正值今冬流感和肺炎的高發期,與同事們奮戰在一起,疲憊是常態,但只要能撐住,就絕不下線,大家在一起相互鼓勁加油。

轉眼間,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全院上下高度重視,嚴陣以待,做好萬全準備抗擊疫情。疫情就是命令!醫院感染科接到命令,立刻投入戰鬥。全員上崗,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醫院同時設立預檢分診處、發熱門診、發熱留觀室、隔離病房,醫務人員24小時值崗。形勢越來越嚴峻,感染科的工作愈發緊張勞累,越來越多的有發熱咳嗽症狀和從武漢放寒假歸來的學生陸續來看發熱門診,門診工作量成倍增多,但是孟江濤和科裡的同事們沒有一個退縮。他們穿著防護服,經常互相做一個“V”字形的加油手勢,就各自埋頭工作了。

由於觀察病人不斷增多,在隔離病房裡,醫生護士都輪流上崗,根據情況採取不固定時長倒班,忙起來根本不知晝夜長短。只有上班點,沒有下班點!隔離病房都是三級防護,穿脫防護服必須嚴格而規範。穿著防護服,悶熱難耐,醫務人員身上很快就被汗水浸透,長時間戴著乳膠手套,手被泡得發白脫皮。很多人身上甚至長了溼疹和痱子,但每個人都不曾抱怨過一句。孟江濤說,“雖然醫院已經很支持我們的工作和裝備,但是大家都儘量省著防護服使用,為了不上廁所,基本都是數小時不吃不喝,每個人進去後都儘量延長工作時間”。

面對疫情,作為醫院的第一道防線,感染科醫務人員拼盡全力排查病患,嚴防死守,很好的保障了醫院其他科室及所有就診患者的安全。從2019年11月應對鼠疫疫情以來,直到此次新冠疫情的爆發,整整3個月,感染科醫務人員一直沒有休息過,依然堅持奮戰在第一線,嚴密把關,工作中無一疏漏,做到醫務人員零感染,被譽為醫院裡的“排雷戰士”。

臨危受命

說到宮梅,這個在醫院ICU工作的“老人”,一個字,忙!在同科室人的眼中,她默默無聞,就是一頭“老黃牛”,只知道埋頭苦幹,在醫院中知道她的人卻不是很多。除了輪排的夜班白班,一旦有難處理的病人,她幾乎任何時候都是隨叫隨到。

他們的兒子今年都26歲了,可因為工作太忙,一家三口基本是聚少離多,即便是過年回家,孟江濤和宮梅也大多是在崗值班。

隨著武漢疫情的不斷告急,1月27日17時,按照內蒙古自治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的指令,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在第一時間就完成了自治區赴湖北醫療隊醫院首批醫療隊員的徵調工作。該院首批援湖北醫療隊主要由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和ICU兩個科室的16名醫務人員組成,他們主動請戰,承擔了自治區首批醫療隊給醫院下派的專業徵調任務。宮梅,作為醫院ICU的一名中年業務骨幹,得知赴湖北醫療隊急缺重症專業的醫生後,毅然決然地接受了組織賦予的任務。54歲的她,是這批醫療隊員中年齡最大的。

前段時間,她才因糖尿病在內分泌科剛出院,不久又因病輸液治療了一週,可是面對疫情中武漢與日俱增的危重病例,作為老資歷的ICU人,儘管身體狀況並不允許,風險比別人更高,但她還是義不容辭地報名參加了醫療隊!臨行前收拾行李的時候,她特意隨身帶了血糖儀和降糖藥……

得知宮梅要赴湖北疫區抗災救援,年邁的婆婆一下子就急了,哭的像個淚人,旁邊的兒子也擔心媽媽的安危,失聲大哭……

職責所在

1月28日,呼和浩特霧霾嚴重,天色灰濛,寒風刺骨。13時許,醫院赴湖北醫療隊在門診樓下列隊集結,英雄的慷慨之師整裝待發。部分隊員的親屬、同事前來送行,場面令人淚目……

宮梅出發的時候,孟江濤僅僅把她送到了醫院。他說,最見不得分離……沒有到機場送行,更沒有趴在耳邊囑咐,抑或來一個深情的擁抱。對於宮梅的出發,孟江濤很不捨,妻子遠行,千里之外,臨危受命,很牽掛,更擔心……

1月29日晚,在交談中,留在呼和浩特值守的孟江濤說,對於妻子宮梅的大義赴鄂開展醫療救援時,他是支持的,併為她感到自豪。“目前,我們正經歷著一場重大的疫情,而且疫情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形勢嚴峻,作為醫務人員這個群體,正是職責所在,使命擔當之時!面對日趨增多的患者,開展科學、合理、規範的診療和防護工作,是當務之急。我的妻子響應號召,第一時加入到抗疫行動中,作為家屬,作為同學,更作為同道,牽掛和擔心是肯定的。但同為醫務工作者,面對黨和人民的需要,我們責無旁貸!我堅決支持妻子的選擇,為她感到自豪,更為我們的醫療隊自感!我相信,有黨的堅強領導,全國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那些為了人民生命健康捨己忘我,奮戰在火線上的孩子、妻子、丈夫和爸爸媽媽們,一個都不能少!你們一定會不負眾望、平安凱旋!”孟江濤堅定的說到。

孟江濤和宮梅的故事,沒有講完,也不會講完,這也是千千萬萬醫療工作者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