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書,你就只會說“俺也一樣”

蘇東坡是歷史上著名的段子手,他的軼聞趣事,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更讓人佩服的是,他的玩笑高級而優雅,至今讀來,都是一種享受。

不讀書,你就只會說“俺也一樣”

1、不讀書,你拿甚麼開玩笑

《詩經》雲,“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指一個男子言論幽默,為人風趣,開的玩笑不讓人惱。

蘇東坡就是如此的一個人。

他稀飯開玩笑,但是他的玩笑不是侮辱人格佔人便宜,沒有半點市井的粗鄙。

此中盡顯文人的伶俐與幽默。

腹有詩書,氣自華;腹有詩書,故事自來。

東坡幽默故事之:磬下有魚

佛印沙門稀飯吃肉飲酒,他曉得蘇軾也同有所好,所以時常備好酒肉,叫蘇軾來一路享用。有一次,他弄了一條魚,做好了正籌辦開吃,蘇軾突然造訪,沙門心想壞了,一條魚不夠吃此次沒喊他,怎麼辦?沙門匆忙之下將魚藏在磬下。

這時候蘇軾曾經進來了,急急忙忙問道:沙門,“朝陽花木早逢春”下一句是甚麼?沙門笑道:“朝陽花木早逢春”下一句對“積德人家慶多餘”。蘇軾笑了:既然磬下有魚,何不拿出來一路享用?

沙門無奈,因而拿出來,一路享用了。

東坡幽默故事之:皛飯毳飯

蘇東坡曾親睦友劉攽提及當年讀書時,每天吃三白飯,一撮鹽、一碟生蘿蔔、一碗米飯,滋味好極了。

劉攽聽後大笑。幾天後,劉攽請東坡去吃皛(xiǎo)飯,東坡歡然前往。

去了才發現,桌上惟有鹽、蘿蔔、米飯,才清楚被戲弄了,只好苦笑著吃光了。

過了幾天,蘇東坡約請劉攽吃毳(cuì)飯。

劉攽明知蘇東坡要報仇,但又獵奇,或是去了。

到了飯時,劉攽肚子餓得咕咕叫,可桌上甚麼也沒有。

催了幾次,蘇東坡才慢吞吞說:“鹽也毛('沒有'之意),蘿蔔也毛,飯也毛,這就是毳飯啊。”

不讀書,你就只會說“俺也一樣”

2、讀不讀書,差別真的很大

前段時間有個三國的故事很火:

關羽:“關某雖一介武夫,頗知忠義二字。正所謂擇木之禽得其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就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為劉兄之軀,但憑差遣,絕無二心!”

(劉備打動地淚涕橫流。)

張飛:“俺也同樣!”

關羽繼續:“某誓與兄磨難與共,終身相伴,死活相隨!”

張飛有一句:“俺也同樣!”

關羽接著說:“有違此言,天人共戮之!”

張飛第三次:“俺也同樣!”

關羽讀書就能下筆成章,張飛不讀書就只能跟在關羽背面:“俺也同樣!”這個例子使人捧腹,也使人尋思。

3、讀書,是平生的修行

從古到今,在學識和事業上有所造詣的朋友們,沒有一個人不稀飯讀書的。

蘇軾被貶到海南島,沒有隨身佩戴書籍,在簡陋的草棚裡,和兒子一路默書抄書,樂此不疲。

王陽明被貶龍場,本是毒瘴之地掙扎求生,他卻仍然不忘研習《易經》。

曾國藩半生兵馬,行軍途中哪怕再忙,他也會抽時間看書。

讀書,是一個人進步本人眼界的非常佳途徑。

翻開一本好書,我們可以獲取種種不曾清楚的知識,打聽不同的見聞,甚至可以聆聽智者的人生感悟。

它能坦蕩人的眼界,給人以精力的動力與養料,使人心胸豁達,眼光高遠,成為一個豐富的人。

不讀書,你就只會說“俺也一樣”

讀書,是去見更大的宇宙,去來往更多偉大的魂魄,它讓你收成更高的人生地步。

讀書是成本非常低的投資,也是門檻非常低的高雅。

無論甚麼時候,都不要放棄讀書。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興趣,甚至於一種生活方法。

讀書到處淨土,閉門就是深山。

讓我們一路讀書,讓生命,在閱讀中厚重;讓魂魄,在書香中豐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