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退耕還林二十年 綠水青山富百姓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程文軍 楊曉翔 康慧 呂睿 趙漢傑) 1998年,吳起縣率先實施封山禁牧、植樹種草、舍飼養羊,掀開了延安退耕還林工程的序幕,經過20年的努力,延安退耕還林面積達到1077.46萬畝。綠水青山,不僅扭轉了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還改變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廣種薄收難溫飽”的生活狀況。生態鉅變促進農民脫貧致富,生動詮釋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記者:“我現在是在吳起縣金佛坪流域,這個流域是吳起縣1998年一次性退耕的。98年之前,流域內林地和草地加一起還不到4000畝。現在,該流域共有林地26400畝。”

吳起縣吳起街道金佛坪村村民劉正軍:“1998年以前上山感覺,感覺整個山就是光禿禿的,老百姓靠天吃飯,有時候把地種上也收不上,有時候連種子也收不回來,白種了。”

吳起縣退耕辦副主任王樹學:“我們當時在吳起流行一個方言順口溜,山是和尚頭,溝是千丘丘,三年兩頭旱,十種九難收,這是我們吳起當時農業生產的一個真實寫照,當時由於土地的水土流失,大大的減弱了我們的農業生產力,群眾春種一面坡,秋收一袋糧。”

“越墾越荒、越荒越窮、越窮越荒”的惡性循環,讓延安人終於明白,“靠山吃山”的日子過不長久。1998年,延安吳起縣開始實施封山禁牧、植樹種草、舍飼養羊,一次性淘汰散牧山羊23.8萬隻。1999年,中央啟動退耕還林政策,延安人開始“從兄妹開荒變為兄妹造林”。經過20年的努力,延安的植被覆蓋度從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陝西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多公里。退耕還林為黃土高原增加1千多萬畝“綠被子”的同時,老區群眾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在延安甘泉縣,退耕還林生態治理與治溝造地等措施同步實施,不僅讓退耕農民人均達到了2.5畝的基本口糧田,而且建設了生產道路、灌溉系統等高效農業基礎設施。目前,甘泉縣被確定為陝西省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基地縣、示範縣和延安蔬菜的核心區。

甘泉縣下寺灣鎮龍咀溝村村民常紅梅:“感覺挺好的,比傳統的模式感覺無論是產量上還是什麼都提高了,最好的時候一天賣四五百塊,對這個收入還挺滿意的。”

延安市甘泉縣農業局局長王冀川:“截至2017年底,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9萬畝,產量達到15.8萬噸。產值3.87億元,棚均產值達到16408元。”

近年來,延安各縣區還因地制宜發展起了經濟林果產業,寶塔、安塞的山地蘋果,延長、宜川的花椒,延川的紅棗,黃龍的板栗、核桃,成為退耕群眾重要的收入來源。在主導產業支撐下,延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退耕前的1356元提高到2017年的11525元。目前整個延安林果面積達到676萬畝,實現產值在百億元以上,森林旅遊年直接收入達1.2億元,林下經濟年收入8.1億元。

延安市退耕辦主任仝小林:“延安的退耕還林的模式,把基本農田建設,移民搬遷,能源建設,後續產業開發等等和退耕還林結合起來,解決農民長遠的生計問題。我們基本上實現了山青,水綠,天藍,人富的這個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