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姜昆是什么级别?

三阎王11332606


姜昆老师现任国家曲艺协会主席,算是曲艺界和相声界最重要的领导层之一。早年姜昆师从相声大师马季,从中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相声功底;期间姜昆被老一辈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间言传身教并学到了很多真本领,其中与马季、师胜杰、李文华和唐杰忠的搭档堪称经典。



随着八九十年代文化的发展、相声的活跃,姜昆多次活跃于春晚舞台,成为最受欢迎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本人因春外备受关注,自己也获取了大量的民众称赞和相应的物质利益;同样社会地位亦水涨船高。


即便姜昆多次登上相声舞台,但因本身表演内容过于干涩、创新不足;加上在相声表演中未能体现应有的说学逗唱,一直成为业内诟病的对象。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姜昆相声并不如以前那么受欢迎了;加上相声段子思维创新的匮乏,与互联网的丰富性相比却变得更加索然无味。

在姜昆后辈的相声演员中郭德纲算是比较全面的一个,而因嬉笑怒骂更符合百姓的口味和更接地气儿,加上本身强大的相声功底,也在某种程度上把某些前辈比下去了。毕竟群众得眼睛是雪亮的,即便姜昆社会地位仍在,但是他的表演已不再成为民众听相声的第一选择。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伯德小姐


姜昆老师目前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此前任副主席、党组书记,主席是刘兰芳老师。从这两个职务看,原来曲协日常工作也应该是姜昆负责。曲艺家协会是中国文联的成员单位,主席书记可对应正厅级。曲协内并非只有说相声的,各曲艺形式都要囊括,如评书、快板书、各类鼓曲等等。其成员既有演员,也有曲艺作家和理论研究者。



相声的门户之见,由来已久。老一代的权威人士是张寿臣,即是寿字辈的大师兄,也有实际意义上的掌门人地位,当然这主要是新中国之前。建国后成立了各级文艺团体,包括曲艺团相声队之类,老中青相声演员们都有了组织,凡事要听领导的。以孙玉奎、侯宝林等开始张罗相声改革,这当然是被上边支持的。因为主席对侯宝林的关注,使得侯大师的地位逐步上升,成为新的相声一哥。马季是跟着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等学习相声的,特殊时期中老师学生之间发生一些问题。



文革后是相声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新相声的logo是马季了,相声马家军阵容强大。侯渐渐的退出舞台,马三爷在天津偶尔上上台,常家因为烈士家属而地位特殊。承继马季衣钵的是姜昆,冯巩的发展与其自身有很大关系。


至于近年郭班主与姜主席之间的观点分歧,本质是对相声圈子主导权的争执。从前这类问题上,组织上就能解决了,如今观众反馈占的比重更大。这一届之后,姜老师就要退下来曲协了,下一任不会再是相声演员。之后体制内的相声演员没有能扶的起来的了。未来写相声历史的时候,姜与郭两位都不会缺席。


几苇渡


要说现今相声界的领军人物当属姜昆和郭德纲,姜昆作为主流相声的代表,在相声界就如同“一哥”般的存在,其在相声界的级别还是相当高的。



基于姜昆在相声界的级别,我想从以下两方面说起。

第一,师承辈分为第八代相声演员

相声自开创以来,就特别注重门派关系、师承辈分。而相声的辉煌年代,最为知名的当属侯家、马家和常家,姜昆虽不属于其中任何一家族后代,但他师承著名相声演员马季。



马季师从相声大师侯宝林,这样一来,姜昆可谓是师出名门,在相声界也算是有着不错的辈分。他和郭德纲是同一辈分,属第八代相声演员,在这一代中,姜昆可是相声的“中坚力量”。

第二,在相声颇有一番成就

似乎不管是哪个领域,只要作品够优秀,地位、级别自然就有所凸显。相声界也是如此,那些相声名家,哪个不是靠不断努力,创造出优秀作品,而受到大众的肯定。



姜昆他是一位相声演员,早在七八十年代,他就开始涉及相声领域,曾经他所说的《猜谜语》、《虎口遐想》、《想入非非》等等作品,都获得不错的反响,与李文华、唐杰忠等相声演员的搭档也是非常默契。



而且,这些年,姜昆依然活跃于相声演艺,近几年也开启了全国巡演,来宣传自己的相声,对相声也算是兢兢业业啊。

除此之外,在曲艺这个团体,姜昆很早就有所涉及,在78年,姜昆就被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那时的他,还不到30岁,可以说是少年得志。



在85年,姜昆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并且担任中国说唱团团长一职,这可是当年其师父马季的职位。

如今的姜昆已担任中华曲艺学会会长二十几年,在这一职位上,姜昆也算是不断为相声的传承与创新做努力。



综上所述,姜昆在相声界的级别还是挺高的,毕竟师承马季,属第八代相声演员,在相声界有一定的成就,也颇有一番名气。

路过的朋友记得点赞哦,关注小练儿,更多娱乐资讯第一时间与您共享!

娱乐小练儿


主流相声的代表人物,抵制郭德纲相声的领头人物,把相声带入末路的罪人。至于级别,行政级别是曲协主席,辈分上和郭德纲同辈。今天就分析一下姜昆,为什么上面这么说。



第一,改革开放初期,马季先生响应时代号召,创造出了歌颂型相声,火遍大江南北。姜昆作为马老的徒弟,继承其部分衣钵,在改革开放和五个一进程中的确创作并演艺了好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段子,当之无愧的主流相声代表人物之一。


第二,随着时代发展的进程,任何艺术形式想要更好的发展,都要紧随时代潮流。而姜昆没有像马老一样在适当的时候对相声进行革新,而是穿新鞋走老路,相声在这种情况下,渐渐脱离大众视野。姜昆也曾经不止一次表示,相声已经处于暮年,如果不是郭德纲的出现,可能相声传承在他这里就出现了断层,成为相声界的罪人。


第三,郭德纲的出现使相声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并重新在喜剧界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此时姜昆却评价郭德纲相声三俗,缺乏教育意义。殊不知他自己已经忘了相声是扎根在底层老百姓中间的艺术,而郭德纲的段子是通俗而不是三俗。


火星生命


姜昆是国家一级演员,相声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可以说是当今相声界最权威的人物


论政治上的地位

姜昆在官场上是中国曲协主席,相当于正厅级,和《人民的名义》中的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同级。

论相声界的地位

师傅

相声是比较传统的,所以对辈分很看重,姜昆师承马季,属于第八代领军人物,和郭德纲是同辈的。

说道师傅,就要说说郭德纲,相声这个行业对于师傅比较看重。

而郭德纲曾经拜师一个不出名的人物,后来拜到侯耀文门下,但一直未承认上一个师傅,所以因为这个事在相声界名声不太好。

矛盾

姜昆在相声界的地位几乎是无人可比,最初相声行业和观众们也都认同。

但郭德纲的崛起使得姜昆的地位动摇,而后姜昆发起的“反三俗”矛头直对郭德纲,让他们关系变成不可调和,相声界虽然大多支持姜昆,但观众却大部分支持郭德纲。

作品

可能是相声体制害了姜昆,没任何压力的他这些年来再也没有创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传统相声变得不再那么好笑,大家也渐渐遗忘了他的才华。

相反的是郭德纲近年来的作品很多,而且还符合现在大部分人的口味,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相声行业

最主要的是郭德纲切切实实的拯救了相声这个传统艺术,让其在喜剧届再次占据了一席之地,否则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估计都不知道在喜剧行业中曾和小品并列的相声了。

姜昆也曾试图拯救相声,可惜无力挽回,而郭德纲却做到了,如果姜昆能容得下郭德纲,相信相声的发展将会更加迅猛。

总结

虽然现在支持姜昆和郭德纲的分成二派,但不管怎么说,姜昆论辈分算是第八代中的大师兄,论资历,官方认证的中国曲协主席,所以还是相声界的一哥。


米小粥粥粥


我感觉姜昆就像武打小说里的那样。是一个道貌岸然的武林盟主。他只信奉自己的武功从不赞赏别人的武功。岂不知自己的武功两个三属猫的水平都没有。只不过他是一个坐井观天的青蛙而已。我觉得在他年轻的时候相声说的还是很地道的。那时候的人们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只是从广播里听到他的笑声,就觉得挺逗乐。其实现在想想他的相声和郭德纲比真的就不叫相声。你看人家郭德纲老师把相声弄的是风声水起,说学逗唱哪个都是样样精通,既有传统的古风,又有现代的时尚。既有失传的小曲儿,又有现在流行的乐风。可以说郭德纲老师的相声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而且还为相声界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这是姜昆完全不能比拟。我觉得姜昆现在就像是一个小丑。她现在只要是发言就被讽刺的一文不值。我劝他还是该安享晚年吧。



伊春美食美客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你是问姜昆在相声界的地位,还是问他的行政级别?如果是后者,他应该是正局级。如果是前者,那可就没有标准答案了。喜欢他的人觉得他就是中国相声界的一哥,不喜欢的人当然不会这样认为。

在郭德纲成名之前,姜昆在中国相声界的地位还是相当稳固的。“批三俗”之后,郭德纲与姜昆的矛盾升级,粉丝们选边站。姜昆的粉丝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即便会上网也不会发评论发文章,而钢丝们就不同了,一段时间因特网上几乎是一边倒地抨击姜昆。骂姜昆,说白了就是为郭德纲出气。

实事求是地说,郭德纲的确有过人之处。也是因为他的出现,让亿万观众和听众才知道原来中国还有那么多的传统相声,原来“说学逗唱”里面的“唱”本门功是太平歌词。但也要看到传统相声当年之所以被抛弃,完全是时代的需要。第一个站出来与旧相声决裂的不是别人,正是侯宝林。后来成立相声改革小组,他就是组长。

旧相声里面的确有不少糟粕,与新中国新面貌格格不入,当然需要改。可问题是一起被否定的还有相声的师承和培养相声演员的方式。过去学相声的都是从伺候师父师娘开始的,伺候三年,师父收不收还单说。新社会当然不能再搞这一套。

旧相声没人敢再说了,当然也就没有再教下去的必要。包括姜昆在内的伴随着新中国而成长起来的相声演员多数都不会说传统相声,但这不是他们的错。不仅如此,他们还都是半路出家,都没坐过科,就是马季也一样。不能说郭德纲会说传统相声,姜昆就一定要会。他们不是一代人,得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毫不留情地摒弃传统相声固然有矫枉过正的问题,但也应该看到这么一点,那就是相声不能只活在过去,单说传统相声一定是没有出路的。现在的观众和听众喜欢传统相声只是图一时的新鲜,等这新鲜劲过去了,相信他们还是会钟情于新相声。再说,传统相声也就那么多,翻来覆去的听,总有听腻的那一天。只有创新,相声也才有发展,才有前途。

更多精彩的文章,请关注萧陶的头条号。

(PS 此回答最早创建于2017.11.28,不知何故突然消失了,故重发一次)


萧陶


这题有点泛,要分两方面讲。

从官方角度,他国家曲协主席,正厅级,在相声界属于官方代表,对外曲艺文化交流肯定是主导地位,就像前不久还代表国家到新加坡进行国家间的曲艺互访交流。



在国内体制(俗称主流吧)曲艺界也是首席,即使在世老相声艺术家也要尊他三分,毕竟位居业界高官,又是师出正门,也一直在为相声等曲艺的发展付出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从艺术角度说,早些年也创作了以«虎口遐想»为代表作的一批脍炙人口的好作品,不能因为他不会传统相声就把一个人的艺术成就全盘否定。但近二十年几乎没出什么受观众欢迎的好作品,总有些江郎才尽的味道,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政务缠身。



德云社的走红崛起,使观众重新认识了中国相声的原汁原味,也因此质疑了新相声的艺术性。"反三俗"运动也许官方需要,但在敏感的时间点发起,成了反推作用,也成了姜昆的败笔。

从相声艺术角度,特别是传统艺术角度,姜主席顶多就是个艺术家,够不上大师级别。


岑詮


按照相声届排名姜昆属第八代,一直驰骋在曲艺与相声之间,他又师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马季的学艺,业界也是风声鹤起;他本人的成就决定了他的未来之路,他还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组织性,这个协会属于正厅级,他可是有专业说唱表演天赋、还有行业领导的组织能力,可谓流光溢彩。所以说,按照他在相声界多年的摸爬滚打的功夫,今天的姜昆算得上“大师”级别,再加上他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的名头与分量,实至名归,无可厚非。


和谐131679225


有啥说啥。题主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是相声界的,不是什么行政级别。大家都知道姜昆是大师马季的徒弟,论功夫资历在相声界姜昆还难以称为大师,只能说是颇具影响力的前辈,为我国相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功不可没。至于部德纲,都知道他是已故相声名家候跃文的徒弟,仅论资排辈他和姜昆就不能相提并论。在相声的表演方面郭德刚偏重于传统的,嘴上功夫确实了得。总之对郭德刚的为人处事方面,本人不敢恭维。综上,姜昆和郭德刚在相声艺术方面各具特色,共领风骚,是相声界名符其实的领军人物,任何其他人不可替代。

本人观点,难失偏颇,勿喷为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