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面試官稱“農村的孩子普遍過度自信且愛說大話”,你怎麼看?

July-黃小晶


農村的孩子是普遍被嚴重低估的群體,為什麼會被嚴重的低估呢?一方面是因為農村孩子的“選擇空間權越來越低”農村孩子自出生開始就面臨著“生存權和選擇權被嚴重的擠壓”比如農村的孩子有很多特長,但是沒有機會參加專業的培訓班,我小時候身邊就有二個孩子只要看一眼就可以畫出來,但後來中學畢業就種地了,這就是他們的天賦沒有選擇權,類似這樣的事在農村孩子身上發生的特別頻繁。



農村孩子無論是上學、考學、選擇專業、畢業、找工作,在任何方面都嚴重的缺少選擇權,大量的充滿不公平的對待,這就是“角色弱勢帶來的底層生存的劣勢”,比如很少有人相信農村的孩子會有如此高的天賦,在這個“以成敗論英難的時代”農村孩子要想把天賦+想法付諸以實際行動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要付出多麼大的磨難呢?他們是普遍缺少重視和機會的群體。


我們曾經都大量的看到這樣的新聞,四川雲南的農村孤兒被美國普通家庭領養,然後我們的媒體就關注這些孩子的成長記錄,結果發現這些孩子中很多成長的特別優秀,好多都成為學霸,知名高校的高材生,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孤兒獲得了“優越的選擇權”這些孩子回到國內很多都是“大家眼中的天才”,但如果這些孩子還是在農村呢?是不是也會被所有人嘲笑、輕視、甚至是打擊呢?


說農村孩子愛說大話?那這個“大話”尺度是什麼?

這裡無非就二個核心的原因:一是瞧不起這個說話的當事人;二是不相信這種事會出現在當事人這種人身上。前一種是對“農村角色身份的輕視”;後一種是對“能力的質疑”。人都有對高勢能的幻想,對低勢能的打壓,比如馬雲說要改變世界,大家都會優先選擇相信他;而農村孩子說“我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所有人都會優先選擇打擊他們,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人性的卑劣性。


現在農村的孩子想要出息越來越難了,並不是他們不優秀,也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這個社會變得“努力和優秀可能根本沒有什麼大用了”,因為農村家的孩子的資源、生存空間越來越被擠壓,從小就不斷的被身邊某些極少數的人超越,我在大學時曾有個校友對我說:洪鶴,別看你現在在學校這麼優秀,你畢業奮鬥十年也不如我,這就是社會。當時我還竭盡全力的反駁人家,後來發現:類似這樣的話,說的還真是事實,因為人家的家族背景強大到讓你對自己都失望了。



其實以我的經歷而言:農村孩子哪有說大話的勇氣呢,更多的是說實話。但在這個“說大話,忽悠人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認為對方在“說大話”,你即使是說個實話,也是認為你吹牛比,而很多人都瞧不起農村孩子,總是認為農村孩子說大話,其實這種思維就是卑微者的思維,因為只有弱者才會更加瞧不起弱者,這就如同奴隸管理奴隸更加兇殘一個道理。


我是孫洪鶴,每天都給大家分享原創短視頻創業脫口秀,每天都有更新原創短視頻,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