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領跑”全國

繼國家統計局發佈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後,各省(市、區)也陸續亮出成績單。從目前已發佈的29個省(市、區)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排名情況來看,排名前十的省(市、區)中,西部地區佔據四席。

其中,貴州省以10%的增速成為中國經濟增速榜單中的領頭羊,也成為目前唯一一個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省份。雲南省以9.2%的增速位居第二。陝西省與四川省分列第四和第六位,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分別為8.6%和8.2%。

多因素推動經濟高速增長

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西部地區經濟實力穩步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強,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為骨架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初步構建,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力度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內生髮展動力和抗風險能力得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西部地區的發展動力主要來源於承接了一批來自東部的產業轉移。另外,西部地區很多省區的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告訴國際商報記者。

記者通過梳理數據發現,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是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7.4%,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4個百分點;雲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陝西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9%,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

徐逢賢分析稱,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持續領跑與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息息相關。

相較於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經濟數據基數相對小,近些年承接了多項產業轉移,並且得到國家政策傾斜,這些因素都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勇看來,當前西部地區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我國推動實施的“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等為西部地區提供了重大機遇和政策支持,今後一個時期,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此外,劉勇認為,西部地區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也是經濟發展最大的戰略縱深。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基礎設施的改善和經濟內生動力的增強,西部地區改善民生工作擁有了更好的條件。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備受關注。近年來,在黨中央的重視下,通過全國各部門、各地區的共同努力,西部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中共貴州省委日前召開常委會會議強調,要迅速掀起脫貧攻堅“夏秋攻勢”高潮,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共陝西省委召開常委會會議也表示,要以防範金融風險為重點嚴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起來,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不斷提高三秦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可以看到,近年來,隨著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區域經濟格局得到了一定優化,區域相對差距整體上呈縮小趨勢,區域專業化分工和產業集聚程度不斷提高,要素空間配置效率有所提升。

在我國著力擴大內需的背景下,更多的投資用於西部地區補短板、破瓶頸,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更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

然而,受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和體制機制等因素制約,區域協調發展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指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區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面臨重大機遇,也存在諸多挑戰,特別是區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老少邊窮地區發展相對落後、一些區域無序開發情況比較突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還不完善等問題亟待解決。

《意見》強調,要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不斷擴大協同合作領域和範圍,促進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推動東北地區新一輪振興,深化泛珠三角、泛長三角區域合作,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輝表示,未來,“一帶一路”建設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推進實施,將對我國區域發展格局起到總體優化和戰略提升的作用,將有助於形成內外統籌、南北互動、東中西協調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