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金融安全风险首次披露——记住“六不”口诀 远离非法集资陷阱

五大金融安全风险首次披露——

记住“六不”口诀 远离非法集资陷阱

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日前重磅发布《2018上半年互联网金融安全报告》,详细分析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首次对外披露五大金融安全风险及其大数据,为网民防范金融安全风险提供了实用建议。

五大金融安全风险:非法集资平台、金融理财类传销、P2P网贷违约、互联网外汇交易、不正规荐股机构。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非法集资平台。

数据显示:上海检察院发布金融检察白皮书显示,2017年,检察机关受理的非法集资案件数量继续高位攀升,涉众型犯罪风险突出。一方面是受理案件数量高位运行,另一方面是大案、要案频发,涉及金额巨大,仅“e租宝”“申彤大大”“中晋系”“快鹿系”“善林系”五大系列案件,涉案金额就将近2000亿元人民币。

其中,“善林金融”实际控制人周伯云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涉案金额近人民币600亿元,于2018年4月24日被批捕。

截至2018年6月,腾讯灵鲲大数据金融安全平台累计发现网络非法集资平台1000余家,目前已立案查处200余家。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发案数量增多,形式越发多样,隐蔽性和欺骗性也越来越强,非法集资涉案金额超千亿元,给国家的金融、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陷阱?

一看经营范围。

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了解相关企业是否属于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超范围经营等。

二看回报率。

要看是否以高收益为诱饵,如果所承诺的收益率大幅超过同期社会平均利率水平,就可能属于非法集资。

三看对象。

要看是否针对社会特定公众吸收资金,“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如果是“一对多”,极有可能就是非法集资。

四看资金流向。

要看筹集资金为谁所用,若是其自己占用,就可能是非法集资。

为使大家远离非法集资,提醒牢记“六不”口诀:

高息诱饵不动心,老板实力不崇拜,官方背景不迷信,合法吸储不大意,熟人热心不轻信,违规吸储不参与。

(来源:腾讯安全2018上半年互联网金融安全报告、大同晚报、浙江经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