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突圍

中歐班列,突圍


拿出這張熟悉的表格。


2019年8225列——這個中歐班列年度開行的數據。儘管增速不再如過去迅猛,但也達到了歷史新的高度。


未來的期待,應當是年度萬列。以及萬列數據背後,更大的發運量,和更完善的硬件網絡和軟件配套服務。

辭舊迎新,行業發佈這個數據的時候,恐怕沒有人預料到,萬事開頭難,而2020這個春節難上加難。


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幾乎讓整個中國的社會經濟處於停滯狀態。這個迫不得已的假期,來得比以往更長一些。

中歐班列和鐵路貨運,復甦的速度相對更快些。從歐洲發往中國的東向班列大部分已經恢復,西向班列還要稍晚一些。

克服困難,箱子能裝,車子能發。但中國大部分地區停滯的生產線,導致短缺的出口貨源,才是限制中歐班列向西開行的最大因素。


中歐班列,突圍

日前,一輛貨車從鄭州發車開往歐洲,標誌著中歐班列開始恢復常態化開行(www.beltandroad.news)

境外段承運商DBO創始人董萬旭相信,中國工廠復工生產後,中歐班列的發運量將逐步回到正常水平。其公司從2010年開始,操作中歐班列發往俄羅斯,發往歐洲,連接物流公司與全球貨運代理,也見證過業界的歡欣和艱難。

2017年秋天歐洲鐵路節點網絡的崩潰,讓擁堵和延誤成為那時候的“常態”。中歐班列堵在了多斯特克,堵在了馬拉舍維奇,堵在了中國出境口岸。


經過1年多來的努力,我們已經很少聽到前方傳來的擁堵焦慮。過去的2018和2019,中歐班列運營過程中,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當然,我們更期待,終有一天能夠實時掌握班列和貨物的動態,就像用手機看Vlog一樣,班列“走進”我們的生活。


我們陸續讀到了有關統一運單、電子信息傳輸共享的消息,看到了“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沿線國家鐵路和海關部門的動作。出入境口岸、換裝換軌站點、海關查驗,這些關鍵節點的效率在提高。

過去的1年來,中歐班列的路線圖裡,不再只有“馬拉-佈列斯特”。當然,這裡依然是被使用最頻繁的通道,是最成熟的通道,也由於大量的班列在這裡中轉,車板、集裝箱等儲備充足,這個白俄羅斯和波蘭的過境點,比其他路線相對多了許多靈活性。


我們看到中歐班列開進了裡海,駛上了BTK鐵路,進入了土耳其;還進軍南歐,意大利米蘭,時尚之都如今也有中歐班列的身影;中東歐的波蘭、捷克、匈牙利,華沙、波茲南、克拉科夫、特熱博瓦、布達佩斯……依舊具備相當大的潛力。


中歐班列,突圍

由西安出發駛進土耳其的中歐班列(www.dailysabah.com)


我們聽到了更多寬軌的消息。當中、俄、歐可能永遠也不會使用相同軌距的情況下,至少我們有更多的選擇,而且是比以往更優的選擇。近萬公里的路程,無論是走更多的標準軌還是更多的寬軌,減少換裝換軌的次數,都是中歐班列的偏好原則。


也因此看到中歐班列開始往北走,往波羅的海走。在業界呼籲1年之後,從加里寧格勒到穆克蘭港,海鐵聯運模式開始真正改變人們的選擇

我們還在期待,中歐班列終有一天擁有屬於自己的數字化平臺


我們的國家,互聯網技術和通訊基建發展領先全球,美國汙名化華為,歐洲離不開華為,但我們終究還是需要催生更多的想象力和創意


中歐班列的數字化平臺,比起技術,更需要創意;除了創意,還需要信息與數據共享,還有更多的政策信任和國際協作。


有人說,腳踏實地,不賣夢想。的確,腳紮在土裡,我們的願景才能抵禦風雨。


以認識一種新型病毒的方式,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了,中歐班列的第二個十年開始了。


2020,我們在迷霧中,追逐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