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將夜 2》經歷了好幾集沒有啥實質性意義的戲份之後,終於在夫子以人間之劍向天開戰一幕,掀起了整個後半部高潮的序幕。

可惜,情節進展到這裡,整體氣氛依舊沒有調動起來,一方面是寧缺和桑桑之間的感情總是隔了一層遮羞布一樣,沒有情人之間魚水交融的融洽,甚至連朋友患難與共的惺惺惜惺惺都沒有達到。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另一方面,很多時候情感和場面的塑造確實流於表面,缺乏了深入揭露的力道,使得整體情緒沒有達到足夠的感染力,造成演員哭號連天,觀眾卻只覺得好笑的尷尬處境。

劇情發展到19/ 20集,情節大井噴,最重要的謎底的揭露,眾多人物的謝幕使得劇情堪稱大型離別現場。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首先,是夫子揭露了昊天與冥王這個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存在的真實面目,以及所謂永夜的最終真相。

夫子終於戳破了寧缺最後的幻夢——桑桑不僅僅的光明之女與冥王之女的矛盾體,她自身就是代表光明的昊天與代表黑暗的冥王的總和。光明至極便是黑暗,黑暗最深就是光明,兩者相依相存,看似兩個無法調和的極端,其實是一個渾然的統一。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為此,作為天意的代表,昊天和冥王將通過桑桑這個角色,來滅盡如今人間所有生機,然後從一片灰燼殘塬裡面再次生髮出一個全新的生命局面。

所以,寧缺多年來一直守護,拼盡背叛天下也要保護的女兒/情人/妻子桑桑,就算那個原本要毀滅人間的存在。這麼多年的捨生忘死,原來從根本上就算錯的,當年那些相擁溫暖是錯的,攜手對抗時間所有敵對也是錯的。自己執意要保護的東西,最後回收毀滅自己的殺機。寧缺之前那些自己執意相信,也帶著相信他的人拼盡全力去相信和守護的意念,從來都是自己一廂情願了。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況且,為了保護寧缺和桑桑,夫子祭出人間之劍的同時,一直在迴避的宿命輪迴就已經重新開啟。夫子用全身修為迴避躲藏的冥王,終於找到讓夫子重入生滅輪迴的契機,讓夫子必須面對作為人類必然湮滅的既定命運。

於是,在寧缺眼前,自己守護的人和最為崇拜的人,同時從人間消失,變成自己無法挽留的存在,那種理想和現實同時破碎的痛苦,該是錐心刺骨的痛楚吧。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可是,王鶴棣用他的撕心裂肺,讓觀眾笑得前仰後合,也是演技出眾吧!

而同時,夫子昇天,視寧缺為骨肉兄弟的唐王李仲易也因為舊傷復發,拋開王后夏天和整個帝國而崩逝,大唐實際上和幕後的兩位守護者同一天失去,整個帝國暴露在外來者的虎視眈眈當中。《將夜2》即將迎來最為黑暗的局面,為了鋪墊整個局勢的危如累卵,愣是用了兩個重量級人物的死來渲染氣氛。

可問題是,這呈現出的緊張氣氛,分分鐘讓我笑場了呀!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寧缺的撕心裂肺在王鶴棣頓足捶胸,涕淚橫流,不顧形象,跑了兩百米然後闕倒在地捶地大哭的演繹“我媳婦兒和師傅一起私奔了,我好傷心啊“的浮誇裡,讓我忍不住噴了可樂;後面有大唐皇帝李仲易和皇后夏天的生離死別,拜託,保劍鋒和練束梅之間那些情感互動,真的抵不上施詩在《知否》裡面梨花帶雨騙自己爹爹的那種感情投入。(當然,我還是不能接受黎明和施詩這二十多年的年齡差,以及老夫少妻的斷崖式表演差異!)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再然後,是長公主李漁和皇叔的一場宮鬥,三場大型戲劇衝突集中在一起,本來是想要讓觀眾感激涕零,涕淚齊下的大型殺人祭天的離別場合,卻全程讓觀眾看起來想笑?!

最起碼,長公主全集的表現,讓我懷念《如懿傳》裡面那個腦子不夠大,全靠撒嬌充氣勢的高貴妃扮演者童瑤了。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如懿傳》這個大型比氣勢場合,童瑤的角色和本身氣質限制,形成了一種撒氣跟撒嬌一樣的”奶兇“氣質。按照眉眼之間的氣勢和心機謀算排位,高晞月早高手如雲的《如懿傳》劇組裡排不到前十位之列,但是靠著心無成算反而博得了觀眾同情。

說實話,《如懿傳》裡面高晞月不是智謀型選手,氣勢也不如人,要不是靠家世和會站隊,估計混不到貴妃這個頭銜上。但是,她可恨卻也著實可憐。因為家世原因,她的恩寵從來都是伴隨著算計的。她一輩子想的也簡單,沒有覬覦皇后的位子,最大念想也就是有個自己的孩子,然後給皇后當個臂膀,保住自己的恩寵和家族的榮光,用寵妃的身份壽終正寢。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高晞月不傻,但是歸根到底信錯了人。她愛著的皇帝,依靠著的皇后富察氏,敵對的皇太后紐祜祿氏,以及眼紅她恩寵的其他人,都把她當作利用的工具。所以,一輩子心浮氣躁的她被當成了槍使,對付這個,抗擊那個,最後在局勢裡磨滅了自己。

童瑤很用功的演出了高晞月的張揚與脆弱,使得這個相對簡單的女子,在複雜的局勢裡,因為相對簡單,反而被觀眾所原諒了。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童瑤和章子怡那七分相似的面相,讓這個初看寡淡,但是細看堅韌的女子,擁有了一種外表平靜但內心又千丘萬壑的層次感。這樣的面容,只需要某種堅定的眼神 加持,就可以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與氣勢。

童瑤可以演出李漁那種從塞外王庭出逃以免被殉葬的灰頭土臉,也可以在稍事打扮之後就回歸長公主身份,登堂入室坐鎮朝堂的高貴。李漁是那種裝侍女都是頤指氣使的氣派,以及外表柔弱做偽裝的矛盾體。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尤其是那種骨子裡的蠢蠢欲動,在如今父親和自己痛恨的王后同時去世,她要通過扶植自己弟弟登基王位的決絕。

童瑤有那種追求權位的氣勢,也有對於父親對待自己和死去母親的那些隱約恨意,這種恨意需要足夠深厚生活閱歷的沉澱來支撐。所以,現任李漁扮演者就算把眉頭擰成四十歲的小李子,觀眾還算看不出李漁內心的那些愛恨糾纏。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而且,這孩子氣勢不足,整個人唯唯諾諾,溫溫柔柔的,看起來也不算特別聰明,放在過去,一箇中等人家的家事都未必撐得起來,何況唐帝國這個鎮國公主的殺伐決斷!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不過想想也對,李漁這個角色要是還是以前的童瑤那一瞪眼的氣勢,王鶴棣的寧缺根本降不住長安的局勢。以後的情節就與寧缺迴歸說服李漁,最終歸政六皇子的既定結局了。


《將夜》:夭壽啦,我媳婦兒和師傅私奔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