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房價上漲,也有人說暴跌,到底相信誰?

我的快樂生活66


現階段的房地產就是穩字當頭的資產,不會大幅度暴漲,更不會暴跌。

首先,房地產行情現在處於嚴厲的調控階段中,所有的調控政策已經銀行的資金政策,對房地產來說都是相當有壓力的。國家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更是明確政策本身對房地產的目標。

第二,通貨膨脹和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對房價的影響是巨大的,2008年的4萬億刺激之後針對房產的效應,在2016-2017年開始反映出來,很多地方的房價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同比前一年房價翻了一番, 4萬億刺激後通貨膨脹被麼有那麼容易被消化掉的,最近兩年裡水果都打幅度大漲就是因為通貨膨脹不能在房地產上消化就是需要找到其他的突破口。

第三,房地產現在表現的金融屬性越來越強,現在房地產是抵押資金中最具優質的抵押物,房產本身流動性弱,但是變為金融屬性的抵押物就成了流動性良好的產品,如果房價大幅度下跌,信貸市場就會嚴重損害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房產價格的大漲大跌對經濟的殺傷力是很大的,目前的房地產價格以穩字為主。


炎恩嶽看財經


有人說房價上漲,也有人說暴跌,到底相信誰?

都不要信,尤其是房價暴跌的話,完全是想當然。

房價上漲,這是必然的。關鍵在於,上漲的幅度大小。因為,大量的貨幣發行出來以後,總得尋找釋放的空間。自然,買房是最有效的一種手段。同時,大量的貨幣滯留於市場,也必然會帶來物價的上漲,亦即通貨膨脹,房價也就會對子出現上漲。縱然目前的房價中有一定水分,也會在通貨膨脹中逐步消化。所以,從總體上講,房價還是要漲,但決不會再出現非理性上漲,而是依據市場規律,穩定變化,漲跌互現,整體上漲,幅度較小。

房價暴跌,完全沒有可能。政府不會同意,不會允許,以盲目對經濟、金融安全帶來衝擊和影響。購房者也不希望,已經購了房,房價暴跌了,那心理的感覺,會是多差。銀行最不願意,一旦出現房價暴跌,第一個受傷的,就是銀行。所以,房價不可能暴跌,而會穩定下跌,幅度極小。


譚浩俊


賣房者說,房價要上漲了,趕緊買房;剛需的人們在心裡想,房價要下跌了,等等再買吧。那麼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呢,我們現在能買房嗎?

房價在未來預計是穩中有升的,作為剛需人群,看準一套房子就趕緊下手吧。貨幣在不斷貶值,今年的1萬塊錢,可能明年只值9200塊錢了。如果手中的資金不夠全款買房,可以辦理按揭貸款,而且辦理貸款的時間越長越合適。

從長遠來看,中國是處於通貨膨脹之中的。在通貨膨脹中,物價在漲,錢越來越不值錢,人們必須把賺的到錢儘可能的都花掉,甚至把明天的錢都消費掉才好,所以貸款買房還是比較合適的。

房價在以後幾年下跌的可能性並不大。國家的調控政策核心一直是住房不炒。作為調控來說,是絕對不允許房地產市場出現大跌的情況。想要房價回到10年前,甚至5年前,跌幅達到30%以上,幾乎是無法實現的。

綜上所述,房地產市場在未來幾年應是居高不下的局面,會穩中有升。作為剛需人群,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河小葵話理財


請努力相信自己,這樣做出判斷才不會後悔。羊群效應就是跟著頭羊的方向跑,而且結果往往是錯誤的。我不想做那隻羊,我只想自由的決策並根據自己的判斷行事,這是最好的決策方法,因為別人不會代替你承擔盈虧。

其實房產的漲跌首先是不能一言而論,比如上海的房子,寸土寸金民國便如此,有傳言說當年上海繁華南京路的鋪子你要用黃金鋪滿地面,然後成交。(當然未必是真的)這能夠說明房子在民國在上海就是昂貴的,如今一樣昂貴。這並不是說昂貴不會改變,而是說其實土地是有地域性的,我們習慣區分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認為一二線的土地更加堅挺,這依然源自於地域的限制。也就是說,你必須考慮到土地資源的地理位置是具備壟斷性的,在海邊有很多土地,但是在海邊,永遠不會被海水淹沒,距離城市中心非常的近,旁邊有學校和醫院,還有一個天然的沙灘且沙子乾淨遊客不多,打開門就能看日出的土地老實說不多。你看,如果加上很多限定,土地自有貴賤,這樣上漲下跌根本不是你說了算。

但是另一方面,房子必然有周期,即使很多人說,房子只會漲不會跌,但客觀規律就是有周期,沒人買,自然就蕭條了。即使政府不停的打針,不停的鼓勵買房,如果房子已經很多了,那麼久不存在效用。所以週期存在,需求也存在。那麼房價漲高了必然要跌,如今看全國部分地區跌的還比較快。未來在跌的那些地方,會跌的更快。當然政府可以有一個方法支持房價,簡單的說就是讓錢不值錢。

讓錢不值錢,房子自然值錢。大城市1000萬一套的房子,如果是1000萬美元,感覺很貴,如果是1000萬日元呢?感覺挺便宜。所以如果貨幣不發行過度,看供需,如今人口老齡化,城市化基本到位,而一部分城市無房者,高房價對其沒有意義,一個月賺8000的人面對1000萬一套的房子,屬於無效需求。所以房價整體要跌,如果在不超發貨幣的情況下。這就是我的判斷。

不過你還是按照自己的判斷。


凱恩斯


最近,有網友詢問,現在有人說房價要上漲,也有人說房價會暴跌,作為剛需群體到底該信誰?對此,房產專家表示,房價暴跌,完全沒有這種可能,政府不會同意,房價下跌會對經濟、金融安全帶來衝擊。銀行也不願意,一旦房價暴跌,第一個受傷害的,就是銀行。所以,未來房價將小幅上漲為主,房價暴漲基本上不可能。

事實上,中國國內並非沒有出現房價大跌的情況,遠的如海南省房地產泡沫,還有溫州、鄂爾多斯房價大跌都發生過。近的有環京樓市的燕郊、通州等地房價也大跌過,結果不是沒有發生過什麼大危機麼。事實上,只要大城市的房價不要集中大跌,部分中小城市房價出現調整也不足為慮。

還有人認為,中國房價若是大跌,受到傷害的肯定是銀行。其實不然,面對棄房斷供的老賴們,銀行會通過法院進行拍賣,如果拍賣下來的錢仍不足以支持欠銀行的貸款的話,銀行有權將貸款追討到底。而且失信人的汙點將陪伴你一生。更何況,炒房者之間也會出現分歧,還有人認為房價跌多了,還會有大反彈,要長期堅持下去,根本不必棄房斷供。

至於說到房價下跌,成交萎縮,會影響到房地產周圍十幾個行業的興衰,導致企業倒閉,員工失業。但事實上,只有高房價才會削弱人們對房地產下游裝修、傢俱、家電等領域的需求。如果房價與當地民眾收入掛鉤,跌至當地剛需購買得起的水平。那麼,當地剛需的購買力,倒反而使得房地產下游十幾個企業更興旺發達。

現在問題是,有人說房價漲,也有人說房價暴跌,該聽誰的呢?對此,我們認為,房價上漲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但房價暴跌一二線城市由於受到房地產調控(限購、限售等)的影響,短期大起大落不太可能,但是會小幅逐步回落,逐步迴歸合理價格。而這二年房價翻倍上漲的三四線城市,有可能會出現部分城市價格出現暴跌的情況。

為什麼我們並不看好房地產的後市呢?首先,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各地方政府,都堅持了“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宗旨。7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將不再依賴房地產來拉動經濟增長,同時要加快建立健全房地產長效機制。同時,地方政府從4月份開始,也是“因城施策”全面對房地產進行調控。政府部門對房地產去槓桿、去泡沫態度堅決,未來國內房價總體將會平穩下行。

再者,很多人認為房價還要小幅上漲,買房總不會有錯的。但我們認為房價沒有上漲空間。數據顯示,房產已經佔了中國居民資產總值的77%,只有23%才是金融資產。而且中國有80%的家庭有房貸,5.6億人在銀行沒有存款。這說明從2015年下半年,本輪中國居民加槓桿週期已經結束。未來房價上漲空間不大,下跌空間卻很大。

再次,將來購房群體越來越少,房價只能跌回原形,不可能大幅上漲。目前購房的主力應該是90後,但是90後與80後相比,出生人口是最少的。而且大多數90後上一代人已經有房產傳下來,很多人根本不需要買房。而且90後往往不願意束縛在一個城市一個單位過一輩子,90後喜歡創業,有闖勁,所以往往喜歡通過租房來解決自己的居住問題。未來90後購房需求越來越少,房價總體將呈現回落態勢。

最後,由於2015年至2016年的瘋狂舉債擴張,很多開發商也已經把槓桿玩到極致。而今明兩年又是開發商鉅額債務集中到期,再加上現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困撓著開發商,還有房地產調控持續加壓,開發商害怕資金鍊斷裂,很可能會大幅降價促銷,所以只要拖個一二年,購房者肯定能買到更加便宜的房產。所以,未來房價不可能上漲,只有逐步下跌,迴歸合理的市場價位。


不執著財經


半年內房價下跌5%以上為暴跌,那麼很多地產項目實際執行的房價已經達到暴跌的程度了。但半年跌5%以上就是暴跌,估計沒有人會同意這個觀點。按我個人對地產市場的瞭解,目前公開掛牌的房價跌的不多,打98折左右的項目還是很容易找到,有些城市優質項目房價房源掛牌價有些微漲這個是不爭的事實。但為什麼有人說房價暴跌呢?

首先對暴跌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暴跌一般意義來講是短時間內房價大幅跳水,在價格趨勢圖顯示一條陡峭的下降曲線,也有叫崩盤或者叫價格雪崩的,道理都一樣。自從上半年政治局對房地產定調以後,房價一直沒有出現過以前快速上漲的現象了,很多地產項目採取的是房源掛牌價不變,通過以下方式促銷:

1.一次性付款給予一定幅度的折扣,大概在9.2~9.8折之間,主要看開發商現金流的情況;

2.解除捆綁銷售:很多項目把車位的使用權捆綁在房源進行銷售的,現在基本都取消了;

3.大幅贈送:一般為全屋電器,傢俱,物業管理費,面積,公攤等等作為贈送促銷,有些項目直接告訴你贈送品可以折價扣除房款。

4.特殊渠道大幅度優惠:對於特別渠道來源並不影響公開發售價格的群體,採取團購的形式給予大幅價格優惠,這個在以前是不可能的。資金回籠緊迫的項目一般折扣在8.8左右,降價幅度非常大。

5.優質房源按差房源價格銷售;

6.降低部分首付款,承諾大額按揭貸款進行促銷;

7.其他變相降價促銷手段;

在地產項目銷售火爆的17年初以前,想買一套房還得搖號,還得符合各種條件,還得熬夜排隊申請,打折贈送就是天方夜譚了。地產銷售的突然反轉給人一種冬天的凜冽寒冷,滿大街的DM派送也說明了開發商缺少大量的購房客源。在這種營銷氛圍下,暴跌或許就是從特殊購房渠道、團購客源渠道中流傳出來的真實謊言。

給你一個實情作為參考:我個人處於職業關係設定了3個房產跟蹤項目,其中一個項目的掛牌價不變,口頭喊價10個月已經跌了15%左右,原來沒有發售的優質房源現在任選,捆綁車位繼續按原價出賣使用權,但使用權合同需要在兩年後簽訂。其他兩個項目一個採取高贈送促銷,掛牌價和喊價基本一致,但有喊價的空間。另一個掛牌價微跌,售樓部銷售代表減少了一半,除折扣以外暫時沒有其他促銷政策,有喊價的空間。

以上僅供你作為參考,至於房價暴跌的傳言不值得相信。


HelloSeny


個人以為房價會跌。房子是用來住的,始終要回歸到住的本性。

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在城市獨生子女具多,子女結婚可能會有一至兩套新房。隨時間推移兩頭父母百年後甚直手上會有三四套或更多房產。

還有一部分炒房人,他們手裡有大量房產。

隨著以後房產稅,空置稅的收取壓力,也許誰都不會保留多餘的房產。

儘管放開二胎,大家都知道多個孩子意味著什麼。從孩子出生,撫養和教育,需要太多金錢和精力。

房子在不斷的建設中。一套房產要花費幾代人的錢。對於大多人憑一己之力恐無法實現買房的願望。

房價應該終會迴歸理性,會逐漸回到應該的位置,應該回到大眾居住的性質。





豫魏


房價暴漲暴跌,要取決於自然的經濟規律,要順應國情,民意。暴漲與暴跌對國家,人民都沒好處。

中國是一個有著近十四億人口的農業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人並不富裕。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全民奔小康。最直觀的就是居者有其屋,安居樂業,增加收入,擺脫貧困,共同富裕。

那麼,安居樂業才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讓大眾不僅買得起房,更要住得起才是關鍵。

所以,房子是用來住的,讓房價迴歸屬性才是更重要的。

暴漲!雖然說對於少數人,炒房客,以及手中有多套房的人來說,得利了。但卻使國民經濟泡沫化,一旦泡沫破滅可是災難性的。

暴跌,對於上述人打擊自不必說。可對於銀行,已經買房的人也是難以承受的。同時和房產的相關產業的衝擊也難以倖免。

那麼,正如有良心的經濟學家們說的那樣,讓房價迴歸正常。使絕大多數人都能買得起,住得起才是王道。

中央政府,國家領導層,是該著手為這一最大的,根本性的民生工程下決心治理了。徹底剷除“高房價”這顆毒瘤。從而使國民經濟得到良性發展,真正使老百姓安居樂業,走向共同福餘之路。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論政y


凡是把房價上漲和暴跌,脫離變現的時間節點,單獨放在當下來就事議論的人,都是在耍流氓,都不要相信。這些人只跟你講政策、講道理,大道理一堆堆,但從來沒有人算過細賬。

首先,房屋是特殊商品,變現時間有特殊限制。比如黃金,可以T+0交易;股票,股票可以T+1交易;房屋,受交易時間限制,以若干月為計算單位。以重慶為例,需要在取得房產證後兩年交易。因此二手房的最快變現時間為24個月,新房從網購之日算起,最快變現時間至少30-34個月。房價漲跌,只在變現離場時討論才有意義。離開這個時間段來講房價上漲、暴跌,不是耍流氓的,就是裝文盲的。下圖是重慶市2017年關於限制房屋登記後交易時間的通知。其他城市的情況,請自行查閱。

其次,在限售時間到期後,比較銷售價格才有意義。每個月15日,國家統計局都會發布全國70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交易價格統計指數。這個指數有三個指標,分別是環比、同比和定基比。其中,環比是和上月比,上月的價格為100;同比是和去年同期比,去年同期的價格為100;定基是和2015年比,2015年的價格為100。結合時間交易限制,對比定基指數,才知道房價是漲是跌。以今年11月的統計為例,在定基指數中,錦州最低為105.7,合肥最高為153.6。銀行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為3%左右,加上每年2%左右的CPI指數,在這張表中,凡是定基指數超過了15%以上的,就不能說房價降了,只有定基指數低於15%的,才可以說房價跌了。對照國家統計局的指數看看,低於15%的有幾個?以下截圖是11月的商品住宅交易價格統計指數。原始文件可在國家統計局查詢。

最後,遏制房價上漲不等於房價不漲。房價構成中,土地成本依舊,建設成本日增,城鎮化發展不停,房價就始終會上升。如果這個上升和GDP、CPI指數同步,比GDP和CPI之和略低,就不算漲;不超過銀行同期利率的與CPI之和,就算保值。政策提到的遏制上漲,是指超過以上參照系數指標幅度到一定程度的超規模超範圍上漲。如果只是討論凍結數字,沒有任何意義,完全不用考慮經濟發展了。五十年代,5毛錢人民幣可以好一頓大魚大肉。今天,大魚大肉一頓放在500以下,都算節約會過日子。雖然購買力差不多,但名義貨幣金額能一致嗎?金銀本位以後,以國家信用背書的流通貨幣(通貨)天然會貶值,中外概莫能例外,除了剛需客、投機客以外,還有很多老百姓買房的原因是保值。弄明白了這點,再回看第三點,都會明白到底房子漲沒漲。以下截圖為銀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僅2.75%,前面討論時,參照銀行攬儲實際,做了上浮處理。


吳先森的沙龍館


不管怎麼說,穩定是大勢所趨,今後不會暴漲,也更不會暴跌。

目前,各個區域也有所不一樣,有的是跌了一些,有的也漲了一些,目前形式來看,佔優勢的還是買的早手裡有房子的那些人,他們確實因為房子致富了,這不得不承認。以前有錢沒買的或買不起的,無論國家政策怎麼調控,媒體、大家如何怎麼吵吵房子降價,我們沒買的這波人怎麼也是不會再買到合理價格的房子了,如果觀望只能觀望一輩子,最後變成了失望。而以前買的早的,買的多的,買的時候是現在一半的價格或三分之一的價格,怎麼降只要賣出去都是賺錢。而我們沒買的,就算會降一點點(我們瀋陽的還一直在漲)今後再想買永遠不可能這個價買到房了。

瀋陽渾南全運村2012開始銷售,當時最開始銷售精裝房內部價是7000~9000不等,過了2年這個房子,房價掉了整整一半而且十分的冷,好像是到了2017下半年還是18年初又回到9000+,這個時候是因為渾南成立了自貿區,自貿區成立兩年了,老百姓現在也不知道自貿區有啥用,溫州炒房團他們可知道,都跟自貿區跑來了瀋陽渾南一股氣把房價拉到了頂點,瀋陽整體房價一下子也水漲船高漲的厲害,現在儘管全國調控,個別城市有一點點降了,不過瀋陽上漲的趨勢還是有一些餘熱的,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我本人本來計劃買一套二手改善房,現在看來要麼就買,不管從17年漲了多少,要麼就不買觀望,怎麼選擇都是心痛啊😄

沒早點借錢下手買房的心情我們是一樣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