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房价上涨,也有人说暴跌,到底相信谁?

我的快乐生活66


现阶段的房地产就是稳字当头的资产,不会大幅度暴涨,更不会暴跌。

首先,房地产行情现在处于严厉的调控阶段中,所有的调控政策已经银行的资金政策,对房地产来说都是相当有压力的。国家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更是明确政策本身对房地产的目标。

第二,通货膨胀和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对房价的影响是巨大的,2008年的4万亿刺激之后针对房产的效应,在2016-2017年开始反映出来,很多地方的房价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同比前一年房价翻了一番, 4万亿刺激后通货膨胀被么有那么容易被消化掉的,最近两年里水果都打幅度大涨就是因为通货膨胀不能在房地产上消化就是需要找到其他的突破口。

第三,房地产现在表现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现在房地产是抵押资金中最具优质的抵押物,房产本身流动性弱,但是变为金融属性的抵押物就成了流动性良好的产品,如果房价大幅度下跌,信贷市场就会严重损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房产价格的大涨大跌对经济的杀伤力是很大的,目前的房地产价格以稳字为主。


炎恩岳看财经


有人说房价上涨,也有人说暴跌,到底相信谁?

都不要信,尤其是房价暴跌的话,完全是想当然。

房价上涨,这是必然的。关键在于,上涨的幅度大小。因为,大量的货币发行出来以后,总得寻找释放的空间。自然,买房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同时,大量的货币滞留于市场,也必然会带来物价的上涨,亦即通货膨胀,房价也就会对子出现上涨。纵然目前的房价中有一定水分,也会在通货膨胀中逐步消化。所以,从总体上讲,房价还是要涨,但决不会再出现非理性上涨,而是依据市场规律,稳定变化,涨跌互现,整体上涨,幅度较小。

房价暴跌,完全没有可能。政府不会同意,不会允许,以盲目对经济、金融安全带来冲击和影响。购房者也不希望,已经购了房,房价暴跌了,那心理的感觉,会是多差。银行最不愿意,一旦出现房价暴跌,第一个受伤的,就是银行。所以,房价不可能暴跌,而会稳定下跌,幅度极小。


谭浩俊


卖房者说,房价要上涨了,赶紧买房;刚需的人们在心里想,房价要下跌了,等等再买吧。那么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呢,我们现在能买房吗?

房价在未来预计是稳中有升的,作为刚需人群,看准一套房子就赶紧下手吧。货币在不断贬值,今年的1万块钱,可能明年只值9200块钱了。如果手中的资金不够全款买房,可以办理按揭贷款,而且办理贷款的时间越长越合适。

从长远来看,中国是处于通货膨胀之中的。在通货膨胀中,物价在涨,钱越来越不值钱,人们必须把赚的到钱尽可能的都花掉,甚至把明天的钱都消费掉才好,所以贷款买房还是比较合适的。

房价在以后几年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国家的调控政策核心一直是住房不炒。作为调控来说,是绝对不允许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跌的情况。想要房价回到10年前,甚至5年前,跌幅达到30%以上,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综上所述,房地产市场在未来几年应是居高不下的局面,会稳中有升。作为刚需人群,该出手时就出手吧。


河小葵话理财


请努力相信自己,这样做出判断才不会后悔。羊群效应就是跟着头羊的方向跑,而且结果往往是错误的。我不想做那只羊,我只想自由的决策并根据自己的判断行事,这是最好的决策方法,因为别人不会代替你承担盈亏。

其实房产的涨跌首先是不能一言而论,比如上海的房子,寸土寸金民国便如此,有传言说当年上海繁华南京路的铺子你要用黄金铺满地面,然后成交。(当然未必是真的)这能够说明房子在民国在上海就是昂贵的,如今一样昂贵。这并不是说昂贵不会改变,而是说其实土地是有地域性的,我们习惯区分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认为一二线的土地更加坚挺,这依然源自于地域的限制。也就是说,你必须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地理位置是具备垄断性的,在海边有很多土地,但是在海边,永远不会被海水淹没,距离城市中心非常的近,旁边有学校和医院,还有一个天然的沙滩且沙子干净游客不多,打开门就能看日出的土地老实说不多。你看,如果加上很多限定,土地自有贵贱,这样上涨下跌根本不是你说了算。

但是另一方面,房子必然有周期,即使很多人说,房子只会涨不会跌,但客观规律就是有周期,没人买,自然就萧条了。即使政府不停的打针,不停的鼓励买房,如果房子已经很多了,那么久不存在效用。所以周期存在,需求也存在。那么房价涨高了必然要跌,如今看全国部分地区跌的还比较快。未来在跌的那些地方,会跌的更快。当然政府可以有一个方法支持房价,简单的说就是让钱不值钱。

让钱不值钱,房子自然值钱。大城市1000万一套的房子,如果是1000万美元,感觉很贵,如果是1000万日元呢?感觉挺便宜。所以如果货币不发行过度,看供需,如今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基本到位,而一部分城市无房者,高房价对其没有意义,一个月赚8000的人面对1000万一套的房子,属于无效需求。所以房价整体要跌,如果在不超发货币的情况下。这就是我的判断。

不过你还是按照自己的判断。


凯恩斯


最近,有网友询问,现在有人说房价要上涨,也有人说房价会暴跌,作为刚需群体到底该信谁?对此,房产专家表示,房价暴跌,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政府不会同意,房价下跌会对经济、金融安全带来冲击。银行也不愿意,一旦房价暴跌,第一个受伤害的,就是银行。所以,未来房价将小幅上涨为主,房价暴涨基本上不可能。

事实上,中国国内并非没有出现房价大跌的情况,远的如海南省房地产泡沫,还有温州、鄂尔多斯房价大跌都发生过。近的有环京楼市的燕郊、通州等地房价也大跌过,结果不是没有发生过什么大危机么。事实上,只要大城市的房价不要集中大跌,部分中小城市房价出现调整也不足为虑。

还有人认为,中国房价若是大跌,受到伤害的肯定是银行。其实不然,面对弃房断供的老赖们,银行会通过法院进行拍卖,如果拍卖下来的钱仍不足以支持欠银行的贷款的话,银行有权将贷款追讨到底。而且失信人的污点将陪伴你一生。更何况,炒房者之间也会出现分歧,还有人认为房价跌多了,还会有大反弹,要长期坚持下去,根本不必弃房断供。

至于说到房价下跌,成交萎缩,会影响到房地产周围十几个行业的兴衰,导致企业倒闭,员工失业。但事实上,只有高房价才会削弱人们对房地产下游装修、家具、家电等领域的需求。如果房价与当地民众收入挂钩,跌至当地刚需购买得起的水平。那么,当地刚需的购买力,倒反而使得房地产下游十几个企业更兴旺发达。

现在问题是,有人说房价涨,也有人说房价暴跌,该听谁的呢?对此,我们认为,房价上涨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房价暴跌一二线城市由于受到房地产调控(限购、限售等)的影响,短期大起大落不太可能,但是会小幅逐步回落,逐步回归合理价格。而这二年房价翻倍上涨的三四线城市,有可能会出现部分城市价格出现暴跌的情况。

为什么我们并不看好房地产的后市呢?首先,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各地方政府,都坚持了“房子是给人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宗旨。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将不再依赖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长效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从4月份开始,也是“因城施策”全面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政府部门对房地产去杠杆、去泡沫态度坚决,未来国内房价总体将会平稳下行。

再者,很多人认为房价还要小幅上涨,买房总不会有错的。但我们认为房价没有上涨空间。数据显示,房产已经占了中国居民资产总值的77%,只有23%才是金融资产。而且中国有80%的家庭有房贷,5.6亿人在银行没有存款。这说明从2015年下半年,本轮中国居民加杠杆周期已经结束。未来房价上涨空间不大,下跌空间却很大。

再次,将来购房群体越来越少,房价只能跌回原形,不可能大幅上涨。目前购房的主力应该是90后,但是90后与80后相比,出生人口是最少的。而且大多数90后上一代人已经有房产传下来,很多人根本不需要买房。而且90后往往不愿意束缚在一个城市一个单位过一辈子,90后喜欢创业,有闯劲,所以往往喜欢通过租房来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未来90后购房需求越来越少,房价总体将呈现回落态势。

最后,由于2015年至2016年的疯狂举债扩张,很多开发商也已经把杠杆玩到极致。而今明两年又是开发商巨额债务集中到期,再加上现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困挠着开发商,还有房地产调控持续加压,开发商害怕资金链断裂,很可能会大幅降价促销,所以只要拖个一二年,购房者肯定能买到更加便宜的房产。所以,未来房价不可能上涨,只有逐步下跌,回归合理的市场价位。


不执著财经


半年内房价下跌5%以上为暴跌,那么很多地产项目实际执行的房价已经达到暴跌的程度了。但半年跌5%以上就是暴跌,估计没有人会同意这个观点。按我个人对地产市场的了解,目前公开挂牌的房价跌的不多,打98折左右的项目还是很容易找到,有些城市优质项目房价房源挂牌价有些微涨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有人说房价暴跌呢?

首先对暴跌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暴跌一般意义来讲是短时间内房价大幅跳水,在价格趋势图显示一条陡峭的下降曲线,也有叫崩盘或者叫价格雪崩的,道理都一样。自从上半年政治局对房地产定调以后,房价一直没有出现过以前快速上涨的现象了,很多地产项目采取的是房源挂牌价不变,通过以下方式促销:

1.一次性付款给予一定幅度的折扣,大概在9.2~9.8折之间,主要看开发商现金流的情况;

2.解除捆绑销售:很多项目把车位的使用权捆绑在房源进行销售的,现在基本都取消了;

3.大幅赠送:一般为全屋电器,家具,物业管理费,面积,公摊等等作为赠送促销,有些项目直接告诉你赠送品可以折价扣除房款。

4.特殊渠道大幅度优惠:对于特别渠道来源并不影响公开发售价格的群体,采取团购的形式给予大幅价格优惠,这个在以前是不可能的。资金回笼紧迫的项目一般折扣在8.8左右,降价幅度非常大。

5.优质房源按差房源价格销售;

6.降低部分首付款,承诺大额按揭贷款进行促销;

7.其他变相降价促销手段;

在地产项目销售火爆的17年初以前,想买一套房还得摇号,还得符合各种条件,还得熬夜排队申请,打折赠送就是天方夜谭了。地产销售的突然反转给人一种冬天的凛冽寒冷,满大街的DM派送也说明了开发商缺少大量的购房客源。在这种营销氛围下,暴跌或许就是从特殊购房渠道、团购客源渠道中流传出来的真实谎言。

给你一个实情作为参考:我个人处于职业关系设定了3个房产跟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的挂牌价不变,口头喊价10个月已经跌了15%左右,原来没有发售的优质房源现在任选,捆绑车位继续按原价出卖使用权,但使用权合同需要在两年后签订。其他两个项目一个采取高赠送促销,挂牌价和喊价基本一致,但有喊价的空间。另一个挂牌价微跌,售楼部销售代表减少了一半,除折扣以外暂时没有其他促销政策,有喊价的空间。

以上仅供你作为参考,至于房价暴跌的传言不值得相信。


HelloSeny


个人以为房价会跌。房子是用来住的,始终要回归到住的本性。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在城市独生子女具多,子女结婚可能会有一至两套新房。随时间推移两头父母百年后甚直手上会有三四套或更多房产。

还有一部分炒房人,他们手里有大量房产。

随着以后房产税,空置税的收取压力,也许谁都不会保留多余的房产。

尽管放开二胎,大家都知道多个孩子意味着什么。从孩子出生,抚养和教育,需要太多金钱和精力。

房子在不断的建设中。一套房产要花费几代人的钱。对于大多人凭一己之力恐无法实现买房的愿望。

房价应该终会回归理性,会逐渐回到应该的位置,应该回到大众居住的性质。





豫魏


房价暴涨暴跌,要取决于自然的经济规律,要顺应国情,民意。暴涨与暴跌对国家,人民都没好处。

中国是一个有着近十四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人并不富裕。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全民奔小康。最直观的就是居者有其屋,安居乐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共同富裕。

那么,安居乐业才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让大众不仅买得起房,更要住得起才是关键。

所以,房子是用来住的,让房价回归属性才是更重要的。

暴涨!虽然说对于少数人,炒房客,以及手中有多套房的人来说,得利了。但却使国民经济泡沫化,一旦泡沫破灭可是灾难性的。

暴跌,对于上述人打击自不必说。可对于银行,已经买房的人也是难以承受的。同时和房产的相关产业的冲击也难以幸免。

那么,正如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们说的那样,让房价回归正常。使绝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住得起才是王道。

中央政府,国家领导层,是该着手为这一最大的,根本性的民生工程下决心治理了。彻底铲除“高房价”这颗毒瘤。从而使国民经济得到良性发展,真正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走向共同福余之路。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论政y


凡是把房价上涨和暴跌,脱离变现的时间节点,单独放在当下来就事议论的人,都是在耍流氓,都不要相信。这些人只跟你讲政策、讲道理,大道理一堆堆,但从来没有人算过细账。

首先,房屋是特殊商品,变现时间有特殊限制。比如黄金,可以T+0交易;股票,股票可以T+1交易;房屋,受交易时间限制,以若干月为计算单位。以重庆为例,需要在取得房产证后两年交易。因此二手房的最快变现时间为24个月,新房从网购之日算起,最快变现时间至少30-34个月。房价涨跌,只在变现离场时讨论才有意义。离开这个时间段来讲房价上涨、暴跌,不是耍流氓的,就是装文盲的。下图是重庆市2017年关于限制房屋登记后交易时间的通知。其他城市的情况,请自行查阅。

其次,在限售时间到期后,比较销售价格才有意义。每个月15日,国家统计局都会发布全国7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交易价格统计指数。这个指数有三个指标,分别是环比、同比和定基比。其中,环比是和上月比,上月的价格为100;同比是和去年同期比,去年同期的价格为100;定基是和2015年比,2015年的价格为100。结合时间交易限制,对比定基指数,才知道房价是涨是跌。以今年11月的统计为例,在定基指数中,锦州最低为105.7,合肥最高为153.6。银行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3%左右,加上每年2%左右的CPI指数,在这张表中,凡是定基指数超过了15%以上的,就不能说房价降了,只有定基指数低于15%的,才可以说房价跌了。对照国家统计局的指数看看,低于15%的有几个?以下截图是11月的商品住宅交易价格统计指数。原始文件可在国家统计局查询。

最后,遏制房价上涨不等于房价不涨。房价构成中,土地成本依旧,建设成本日增,城镇化发展不停,房价就始终会上升。如果这个上升和GDP、CPI指数同步,比GDP和CPI之和略低,就不算涨;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与CPI之和,就算保值。政策提到的遏制上涨,是指超过以上参照系数指标幅度到一定程度的超规模超范围上涨。如果只是讨论冻结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完全不用考虑经济发展了。五十年代,5毛钱人民币可以好一顿大鱼大肉。今天,大鱼大肉一顿放在500以下,都算节约会过日子。虽然购买力差不多,但名义货币金额能一致吗?金银本位以后,以国家信用背书的流通货币(通货)天然会贬值,中外概莫能例外,除了刚需客、投机客以外,还有很多老百姓买房的原因是保值。弄明白了这点,再回看第三点,都会明白到底房子涨没涨。以下截图为银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仅2.75%,前面讨论时,参照银行揽储实际,做了上浮处理。


吴先森的沙龙馆


不管怎么说,稳定是大势所趋,今后不会暴涨,也更不会暴跌。

目前,各个区域也有所不一样,有的是跌了一些,有的也涨了一些,目前形式来看,占优势的还是买的早手里有房子的那些人,他们确实因为房子致富了,这不得不承认。以前有钱没买的或买不起的,无论国家政策怎么调控,媒体、大家如何怎么吵吵房子降价,我们没买的这波人怎么也是不会再买到合理价格的房子了,如果观望只能观望一辈子,最后变成了失望。而以前买的早的,买的多的,买的时候是现在一半的价格或三分之一的价格,怎么降只要卖出去都是赚钱。而我们没买的,就算会降一点点(我们沈阳的还一直在涨)今后再想买永远不可能这个价买到房了。

沈阳浑南全运村2012开始销售,当时最开始销售精装房内部价是7000~9000不等,过了2年这个房子,房价掉了整整一半而且十分的冷,好像是到了2017下半年还是18年初又回到9000+,这个时候是因为浑南成立了自贸区,自贸区成立两年了,老百姓现在也不知道自贸区有啥用,温州炒房团他们可知道,都跟自贸区跑来了沈阳浑南一股气把房价拉到了顶点,沈阳整体房价一下子也水涨船高涨的厉害,现在尽管全国调控,个别城市有一点点降了,不过沈阳上涨的趋势还是有一些余热的,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我本人本来计划买一套二手改善房,现在看来要么就买,不管从17年涨了多少,要么就不买观望,怎么选择都是心痛啊😄

没早点借钱下手买房的心情我们是一样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