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精”化身的妲己,真的顛覆了一個王朝嗎?

​因為一部《封神演義》使妲己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妖姬。千年狐狸精化身,嫵媚異常,妖豔動人。致使紂王為其造酒池肉林,設炮烙、蠆盆之刑,坑害忠臣,禍國殃民。但,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並不其然。

“狐狸精”化身的妲己,真的顛覆了一個王朝嗎?

妲己

一代妖姬,如何“練成”

帝辛是一個剛愎自用,性好美色的人。為人勇猛,又精力充沛。自帝辛三十餘歲接掌商朝開始,便忙著開疆擴土,攻城略地。商朝威名遠播的同時,各族部落首領也是膽戰心驚,如履薄冰。

妲己本是有蘇部落國君之女,年過六十的帝辛攻打有蘇部落的時候,妲己還只是一個妙齡的少女。與建國500餘年,國力雄厚的商朝相比,有蘇部落自然不是對手。所以,年輕貌美,風姿綽約的妲己便被作為了貢品獻給了帝辛。帝辛對於妲己這個戰利品很是滿意,帶走她的同時,也放過了有蘇部落。

年垂老矣的帝辛見到青春洋溢,貌美如花的妲己之後,內心深處原本熄滅的火焰瞬間又燃燒了起來。國家日漸強盛的同時,面對妲己這樣的美人,就再也顧不上國事了。日夜與妲己宣淫,載歌載舞,醉生夢死。

帝辛荒廢無道的同時,也變得愈加暴虐。寵信奸臣,誅殺良臣。殺王叔比干,囚兄長箕子,只弄得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而此時,周朝則在文王姬昌的韜光養晦之下,變得日漸強盛。能人異士紛紛選擇逃離暴虐的帝辛同治,投奔姬昌去了。姬昌病逝後,其子姬發更是仰承父親的遺訓,以待時機,伐紂安民。

史書上從未記載過妲己挖心比干,剖腹探子這樣種種的暴行。只在《史記·殷本紀》中有過記載。(帝紂)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聽計從。這裡也只能看出第一是一個好酒淫逸的人,很愛妲己,並對她的話言聽計從。

但是,是想商朝那個奴隸主統治的社會,即使妲己已經做到了王后的位置,統御了帝辛的後宮,但是她的主人仍舊是帝辛。而帝辛這麼一個有卓知遠見的帝王,怎會任一個婦人所擺佈。

禍根深種,“妖姬”背鍋

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野史,醜化妲己,將她塑造成一個蛇蠍婦人的形象呢?那麼讓我們遵從史實再去看一看。

商周之間素來就有仇怨。出現那麼多醜化妲己言語,甚至讓一個女人來為一個朝代的滅亡背鍋的原因,也有部分就在這裡。

“狐狸精”化身的妲己,真的顛覆了一個王朝嗎?

妲己

首先,周部族作為夏朝後稷的後裔,這一個說法就很有政治層面了。畢竟夏朝的滅亡是商朝直接導致的。所以周部族臣服於商朝的同時,自也是日夜都在做著滅商復國的美夢。不過,國力不夠強實,又師出無名,自然是隻能等待時機,伺機而動。而另一個導致周滅商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殺子之仇。

姬昌即周文王,他的長子伯邑考前往朝歌進覲時,被妲己的美色所迷,竟對妲己展開了追求。這惹怒了帝辛,被剁成了肉醬,做成了肉餅,賜與姬昌食用。這件事《封神演義》也有講述,雖緣由有些微不同,但是殺子之仇,也是促使了姬昌想要伐紂的導火索之一。

周文王與周武王要滅商朝,其根本上基於歷史政治上的緣由以及私人仇怨。醜化妲己自然也成為了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

妖姬惡名,兩種結局

帝辛的暴虐終於給了周朝伐紂的理由。所以著名的武王伐紂也這麼上演了。姬發羅列了帝辛的十大罪狀之後,集合天下諸侯,浩浩蕩蕩的向朝歌殺去。因為帝辛的殘暴無德,兵士大多選擇了繳械投降甚至譁變,周人不費吹灰之力的便直搗黃龍。兵臨城下之際,眼見大勢已去,帝辛唯有退入城內。將寶玉戴在身上之後,選擇了在鹿臺自焚而亡。

“狐狸精”化身的妲己,真的顛覆了一個王朝嗎?

紂王

而對妲己的去向卻沒有明確的交待。史書上對於妲己的結局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司馬遷所說,紂王自焚於宮室,妲己為周武王所殺。另一個說法是引自《世說新語》孔融之言,周師進入朝歌以後,妲己為周公所得,成為了周公的侍妾,故而後來再無任何關於妲己的貶低之語。

不管上述兩個結局如何,都可以明顯的看出,商朝的滅亡並不像《封神演義》那樣描述。對於妲己的描繪也不全然。妲己作為一個深宮婦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頂多只能與後宮嬪妃爭鬥,引起眾嬪妃身後的眾諸侯的不滿罷了。

而商紂王是否暴虐,我們也要另議。畢竟紂王這個稱謂也是後世加給他的惡諡,畢竟哪個帝王會用“殘又損善”這種貶義詞來做自己的帝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