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的沒落與振興

按:中國戲曲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歷經秦漢的萌芽期、唐代的形成期、宋、金的發展期、元代的成熟期明清的繁榮期、民國至解放後的革新期,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1]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其他比較著名的戲曲 種類有: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滬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墜子、湘劇、湖南花鼓戲等。

我認為,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戲曲漸漸沒落了。

從大環境來看,人們都有強烈的物質慾望,渴望迅速發財致富,心氣也越來越浮躁。改革開放前人們的生活普遍貧窮而樂觀,開放後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幹什麼都爭先恐後,尤其是搶著做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如今貧富分化日益嚴重,使人們心態變得浮躁,新一代的年輕人不再接受這種相對拖沓緩慢的藝術形式,這樣觀眾群體也出現了斷層。

從娛樂形式來看,過去的娛樂形式比較少,藝術產品也比較少,集中在幾首歌曲,幾部電影,八個樣板戲上。改革開放後,大量的港澳臺和外國的音樂歌曲、電影、電視、遊戲機紛至沓來,衝擊了人們的頭腦,很快抓住了年輕人的眼球。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智能手機的普及,卡拉OK歌廳、舞廳等這些藝術門類由於通俗易懂,節奏明快,容易抓住年輕人的求新求異求快的心理需求。還有各類遊戲刺激大腦,使人上癮,更是讓年輕人夜以繼日,廢寢忘食,樂此不疲。中國戲曲內涵深刻,藝術性強,要求觀眾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懂得欣賞戲曲中的表現手段。這需要長期的薰陶和培養才能獲得這種欣賞能力。

還有就是改革開放以來,市場化的觀念深入人心。把中國戲曲劇團推向了市場,讓劇團自己養活自己。這種改革缺乏頂層設計,盲目急躁,大多數劇團一下子在市場這片深水裡嗆著了,因為不能養活自己,很多戲曲人才被迫紛紛自謀出路,離開了戲曲行當,進軍影視小品行當裡去了。劇團解散了,人氣也沒了。這是中國戲曲的最大的損失。看這改革四十年,我作為行外人,根本就不知道有什麼新的劇目創作,能夠跟文革時期的八大樣板戲可以並肩,值得傳唱和傳承。沒有新的劇目,意味著吃老本,甚至老本都丟了不少。雖然這麼多年來,有關部門一直在搶救祖宗傳下來的很多傳統劇目,以音配像這種方式保存下來,但是有多少人去學習,這是一個未知數。中國戲曲行當學起來很苦呀。這需要童子功,從小熱愛戲曲才能堅持下來。行內人才流失,沒有更多的新人學習戲曲,再加上市場不景氣,前(錢)景渺茫,就這樣惡性循環,形勢越來越壞。目前來看,票房的利益讓影星、歌星紅得發紫,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去報考電影學院,即使是學戲曲的孩子,也願意去影視圈發展。這類的事情不少,恕不舉例了。

郭老師認為,過來科技落後,通訊信息不發達,到清末民初才有了留聲機,後來隨科技發展逐步有了礦石收音,那時叫耳機子,只供一人聽,但進步的一點就是能聽到很多東西。到現在就更別說了,各種通訊工具應有盡有。舊時只能是看戲,所以就顯得戲曲興盛。近幾十年來由於文革除樣板戲之外,傳統戲形成斷層,那時過來的年輕人難以接受,觀眾群體減少很多人,另外戲曲是高雅的藝術,現在的流行的東西很多是低俗的,打比方說,廟會上有的民間演出班子為吸引觀眾,出現難以入目的半裸或更甚的演出,但能把很多人攏去,有的人欣賞的不是藝術,追求的是低級趣味,這是在戲曲中看不到的,總之戲曲低靡是多方面的原因。

蔡老師認為, 年輕人不喜歡戲曲,跟戲曲的拖沓緩慢沒有關係,不能作為愛好與不愛的根據。過去人們生活艱苦,條件差的可憐,也沒燈光,也沒擴音器,怎麼反倒出現紅火的劇團?最根本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剛解放,沒戰爭了,感謝黨和毛主席分給貧農土地房屋,加上政府抓文藝,人們揚眉吐氣,精神實足,積極向上。所以可以越辦越紅火。再如,出海河(指的是出河工),一分也不給,幹那十多個小時,累的人真夠嗆,一干就是幾個月,衣服破爛了,但是為什麼還高興?就是單純的精神,沒有腐敗現象,宣傳力大。首先是造福子孫萬代,再者,治河大軍走到哪裡‘’大幅標語,熱烈歡迎治河大軍,設有接待站,給出河工的準備水。完工後每人發枚紀念章戴胸前,上有毛主席題寫“一定要根治海河”,戴上它無尚光榮。等回家路過的村莊大標語,歡迎治河大凱旋迴家。等等。這是根本原因。

中國戲曲如何振興?

目前在我來看還是相當渺茫的。一方面老一輩戲曲藝術家漸漸老去,陪伴著他們的觀眾也漸漸老去。沒有相當數量的觀眾,根本養不起一個劇團。原來中國戲曲繁榮的時候,大城市有大劇團,小城鎮有小劇團,村裡也有很多微型劇團,很多票友。大劇團的藝術家們經常下鄉,跟小劇團交流,甚至到偏僻的農村去,跟票友交流。另一方面,年輕的表演藝術家還不成熟,難當大任,年輕的觀眾沒有培養出來。中國戲曲以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為主要藝術特徵,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臺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但是這些,大多數年輕人根本不懂,也不想懂。

我的想法是國家還得抓起來,而且是從娃娃抓起。要讓中國戲曲進學校,跟音樂、繪畫、書法一樣,走上課堂。要有專業的老師給孩子們講戲曲的藝術特徵,講唱唸做打,講各種曲調,講各種樂器。讓孩子們從小熟悉中國戲曲,從中尋找好苗子,培養戲曲方面的專業人才。

國家要給戲曲學校特殊地位,給戲曲人才特殊津貼,目的就是傳承。兩千多年的傳統,一旦失傳,無可挽回。即使留下音配像也於事無助。因為口耳相傳,私相傳授是戲曲學習的根本方法。裡面的門道,如果師父不說,徒弟無論怎麼看音配像也不能學到手的。

我也看到,很多戲曲票友自發組團,自掏腰包購置道具、樂器,自拉自唱,自娛自樂。票友們在廣場或公園活動,也吸引了很多觀眾駐足靜聽,擊節歎賞。這說明戲曲在民間仍有強大的生命力。很多梨園世家,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培養了很多小童星,唱唸做打,有板有眼。有關部門舉辦各種比賽活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參賽,為振興戲曲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希望各方面人才,集思廣益,全力挽救中國戲曲。我希望戲曲編劇更要與時俱進,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從劇情到節奏,從戲詞到唱腔,精心打磨,創作出有影響力的新作品,讓更多的年輕人感受這種古老的高雅的藝術形式在新時代仍然煥發活力。

我不是行內人,近來喜歡聽人們說說戲曲行內的事,做一些記錄整理,有感而發,貽笑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